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282741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示例 质量守恒定律之一 教学目标1用原子、分子的观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发生的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引言】新课以前,先请同学用化学符号表示这样两个变化。【投影】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磷的燃烧。 【投影】请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教师抽几个答案投影作纠正。 P+O2P2O5【设问】这两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为什么?【回答】略。【设问】能否用原子、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下?【回答】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分子。【投影】【讲述】由此看来,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变化。那么,在

2、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数量有没有变化?【投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其他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是增加?减小?还是相等?【演示】演示略。【投影】【讲述】实验步骤:1在锥形瓶里放10mL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小试管里放5mL稀盐酸,瓶口上套一只气球(见上图),锥形瓶必须密封。把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侧转锥形瓶,使两种液体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投影】3再进行称量。【投影】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演示】在密闭容器中磷的燃烧。【投影】图见课本。实验步骤:1称量装有少量磷的密闭容器的质量。2引发反应。3冷却后第二次称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3、的质量总和相等。【思考】这两个演示实验说明什么?【投影】讨论:1反应物是什么?2混合后根据什么现象判断已经发生反应?3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 (回答略。)【投影】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设问】化学反应中这种量的关系有没有普遍意义呢?请同学自己做实验来验证吧。【学生实验】分三组做实验。【投影】1装置图:2药品和装置3用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投影】小结:1参加化学变化的物质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变化。【讲述】小结第二点能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投影】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设问】怎样用道尔顿原子学说的理论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讨论略)。【归纳】道尔顿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既不能创造,也不会毁灭。如,【投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O22H2O【讲述】用磁性黑板上的小棋子分析。用贴黄色纸的小棋子(即小磁块)代表氢原子,贴蓝色纸的代表氧原子。在这一反应中,氢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分子中的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在这一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所以说,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投影】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

5、化学方程式。【投影】讨论: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它认为,物质只能相互转化,而不能任意消灭或创生。但是,当人们在赞美蜡烛高贵品质的时候常说:“照亮别人,毁灭了自己”,这里所说的毁灭自己,是否指物质任意的消灭呢?如何解释?2有人说:“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他说得对吗?怎样解释?(回答略。)【投影】思考:磷在锥形瓶中燃烧时,如果不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天平能不能保持平衡,为什么?【作业】118g水充分电解后能得到2g氢气,还能得到氧气多少克?2将32.7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反应后冷却,称得固体混合物重23.1g,这时产生氧气多

6、少克?教学说明本堂课中用原子、分子论分析化学反应,引出化学反应除了质的变化外,还有量的变化。通过设问,转入新的课题研究,使教学形成师生同步。以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架设桥梁,边观察,边思考,组织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的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又通过提出问题和学生讨论,把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让学生加深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专家评注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素质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质量守恒定律是很重要的知识。教师的教学分四个层次。首先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化学变化的质引入量)。其次是架设探求的桥梁(演示实验)。再次是验证探求得出的结论(学生实验)。最后用于实践(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学生初步接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实验探索得出结论实验检验普遍规律解决问题。学生学得自然,知识掌握也牢固。本节课还注意充分应用媒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陈基福)选自名师授课录中学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