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281361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光纤光缆工艺设计流程(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光纤光缆工艺流程1、 主要光缆的工艺流程如下:2、光纤着色工艺着色工艺生产线的目的是给光纤着上鲜明、光滑、稳定可靠的各种颜色,以便在光缆生产过程中和光缆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地辩认光纤。着色工艺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光纤及着色油墨,着色油墨颜色按行业标准分为12种,其中按广电行业标准及信息产业部标准规定的色谱排列是不一样的,广电标准的色谱排列如下:本(白)、红、黄、绿、灰、黑、蓝、橙、棕、紫、粉红、青绿,信息产业部行业标准的色谱排列如下:蓝、桔、绿、棕、灰、本(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允许使用本色代替白色。现本公司采用的色谱排列按广电标准进行,在用户要求时也可按信息产

2、业部标准色谱排列。在用户要求每管光纤数在12芯以上时,可根据需要用不同的颜色按不同的比例调配出其它颜色来对光纤进行区分。光纤着色后应满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1、着色光纤颜色不迁移,不褪色(用丁酮或酒精擦拭也如此)。2、光纤排线整齐,平整,不乱线,不压线。3、光纤衰减指标达到要求,OTDR测试曲线无台阶等现象。光纤着色工艺使用的设备为光纤着色机,光纤着色机由光纤放线部分,着色模具及供墨系统,紫外线固化炉,牵引,光纤收线及电器控制部分等组成。主要原理为紫外固化油墨经着色模具涂覆于光纤表面,经过紫外线固化炉固化后固定于光纤表面,形成易于分色的光纤。使用的油墨为紫外固化型油墨。3、光纤二套工艺光纤二次套

3、塑工艺就是选用合适的高分子材料,采用挤塑的方法,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给光纤套上一个合适的松套管,同时在管与光纤之间,填充一种化学物理性能长期稳定、粘度合适、防水性能优良、对光纤有长期良好保护性能、与套管材料完全相容的光纤专用油膏。二套工艺作为光缆工艺中的关健工序,控制的主要指标有:1、光纤余长控制。2、松套管的外径控制。3、松套管的壁厚控制。4、管内油膏的充满度。5、对于分色束管,颜色应鲜明,一致,易于分色。光纤二次套塑工艺使用的设备为光纤二次套塑机,设备组成由光纤放线架,油膏填充装置,上料烘干装置,塑料挤出主机,温水冷却水槽,轮式牵引,冷水冷却水槽,吹干装置,在线测径仪,皮带牵引,储线装置,

4、双盘收线及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4、成缆工艺成缆工艺又称绞缆工艺,是光缆制造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成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光缆的柔软性及可弯曲度,提高光缆的抗拉能力和改善光缆的温度特性,同时通过对不同根数松套管的组合而制造出不同芯数的光缆。成缆工艺主要控制的工艺指标有:1、成缆节距。2、扎纱节距,扎纱张力。3、放线、收线张力。成缆工艺使用的设备为光缆成缆机,设备组成由加强件放线装置,束管放线装置,SZ绞合台,正反扎纱装置,双轮牵引,引线及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5、护套工艺根据光缆不同的使用敷设条件,缆芯外加上不同的护套,以满足不同条件下以光纤的机械保护。光缆护套作为光缆抵御外界各种特殊复杂环境的保护层

5、必须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环境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机械性能指光缆在铺设、使用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机械外力的拉伸、侧压、冲击、扭转、反复弯曲、弯折作用,光缆护套必须能经受这些外力的作用。耐环境性能指光缆在使用寿命中,要能经受住外界正常的此外线辐射、温度变化、潮气的侵蚀。耐化学腐蚀性能指光缆护套能耐受特殊环境中的酸、碱、油污等的腐蚀。对于阻燃等特殊性能则必须采用特殊的塑料护套来保证性能。护套工艺要控制的工艺指标有:1、钢、铝带与缆芯的间隙合理。2、钢、铝带的搭接宽度满足要求。3、PE护层的厚度满足工艺要求。4、印字清晰,完整,米标准确。5、收排线整齐,平整。护套工艺使用的设备为光缆护套挤塑机,设

6、备组成由缆芯放线装置,钢丝放线装置,钢(铝)纵包放带轧纹成型装置,油膏填充装置,上料烘干装置,90挤塑主机,冷却水槽,皮带牵引,龙门收线装置及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着色工序工艺控制;着色工序:所谓着色是在裸纤(本色光纤)外在涂覆一;着色工序是光缆生产控制的第一道工序,同时也是光缆;在着色工序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影响断纤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模具尺寸合理选用;光纤导轮的部位有杂质或硬块,将高速运行的光纤刮;光纤本身有质量问题:如本色纤强度较差、有裂点、;着色模具的大小与光纤断纤有着直接的关系,选着色工序工艺控制着色工序:所谓着色是在裸纤(本色光纤)外在涂覆一层颜色涂料,其涂料成份

7、中含有光引发剂,通过吸收紫外光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反应,将涂料由液体变成固态,从而紧密牢固地附着在光纤上,以便光纤的颜色识别和工程接续。光纤收线张力光纤本身有质量问题:如本色纤强程中因断纤产生高速摔打 1.1 模具合格度较差、有裂点、夹丝等。1.1 模具合格选用着色模具的大小与光纤断纤有着直接的关系,选择合适大小的着色模具可以降低光纤因模具配比不合适产生断纤的情况。着色模具根据光纤外径进行选择,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进出口模具尺寸。一般情况进口模具比出口模具大10m左右,因为在进口模处光纤入模口时有轻微高频震荡,进口模太小时容易导致光纤因震动而刮伤产生断纤。实际生产中参考模具配比1.2 着色模

8、口有杂质堵塞同种颜色着色光纤长时间着色生产,会在模具口堵塞着色料硬块或杂质,光纤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光纤刮伤断纤。同种颜色着色光纤长时间着色生产,会在模具口堵塞着色料硬块或杂质,光纤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光纤刮伤断具。1.3 光纤导轮部位有杂质等赃物。光纤高速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漏料等情况将各部位导轮弄脏或堆积杂质以及在高速生产过程中产生静电将灰尘杂物吸附到导轮等光纤走线部位,造成光纤受伤产生断纤。在实际生产中,应对着色车间进行除尘、封闭,并定期清洁光纤走线部位。1.4 光纤收线张力着色工序光纤生产过程中,收线张力需要合理控制,若张力不足时,容易导致光纤松弛排线不良(抛线、压线、跳线等),最终可能会

9、导致着色光纤在二次套塑工序的放线端容易被拉断。但收线张力太大时,光纤内部应力比较大,容易产生1550波长衰减大。1.5 光纤本身质量问题因光纤本身质量问题(强度差张力筛选不合格、有裂点)等情况属于原材料质量问题,此问题不在本次论述范围之内。本文主要讨论因光纤运输等原因造成光纤内部存在跳线等原因而产生的断纤情况。现阶段光纤运输多为航空运输,运输过程可能经过多次搬运,搬运过程中大多存在不注意轻拿轻放和不按光纤包装标识进行搬运情况,造成光纤在运输过程中受力,使光纤内部产生跳线、压线等情况,从而在着色生产过程中产生断纤。光纤生产公司虽然不能控制光纤运输等环节,但光纤到厂后应注意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光纤包

10、装标识进行搬运,防止光纤再次受力,降低着色生产过程中断纤的几率。1.6 着色过程中因断纤产生高速摔打。主要发生在光纤收线盘上,着色结束时收线盘未能及时停止而导致光纤末端突然断纤并打伤光纤盘上的光纤;同样,在放线盘上突然发生断纤时也可能会发生光纤摔打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着色设备控制系统至光纤着色生产前设定长度前250m左右时开始降速生产,线速降至150m/min时开始上下盘,防止光纤产生摔打。发生摔打的光纤末端某个部位光纤可能已受伤,所以在投入二次套塑生产前,进行外观检查,在白炽灯下检查明显就看到光纤表面存在白色的亮点,通常1500m/min线速生产时发生断纤摔打时外端500m光纤可能会受伤。(具

11、体情况具体分析)2固化着色光纤固化不合格表现出来的现象通常有:光纤收线很紧,整盘光纤特别硬;在用酒精棉擦拭光纤时出现掉色情况;并带时光纤剥离性不好,光纤粘带。光纤固化度检测方法:用脱脂棉蘸溶剂(95%医用酒精)来回擦拭100次,擦拭力度应均匀适中,已能够听见“吱吱”的摩擦声为宜,固化测试过程中着色光纤不发生颜色迁移。影响光纤固化不良原因有以下几点:氮气流量;油墨搅拌;清洁石英管; 清洁反射板。紫外灯灯管最大工作功率,固化炉温度控制。2.1 氮气流量控制。氮气在固化过程中的作用,由于氧气会阻止液体油墨中高分子聚合物链的交联,使油墨固化不完全,而氮气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中氧气成分,其纯度要保持在99.

12、9% 以上,且流量应控制在适当范围,过小的流量不能阻隔氧气,过大则会产生真空效应,反而将固化区进口处的空气吸进去。实际生产中,氮气流量应保持在0.82.0m3/h,液氮罐体使用极限压力应在1.5MPa左右,以避免因压力不足影响着色光纤的固化和防止外界空气混入影响液氮纯度。2.2 油墨生产前应搅拌均匀着色油墨黏度会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相应改变。当黏度越大时,油墨的流动速率就越小,表面附着力就越大。当光纤从模口处快速移动时,由于液面的粘滞,油墨并不跟光纤一起运动,而是保持相对静止,从而造成着色时会引起颜色深浅不一,甚至着不上色和着色层固化不好等问题。可以看出通过找到速度与黏度的平衡点来克服着不上色

13、或着色固化不好等现象发生。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涂覆压力、适当升高涂覆温度以降低油墨黏度或降低生产线速来实现平衡,从而解决着色过程中出现固化或着不上色等问题。可以看出温度越高,油墨黏度越小,油墨黏度与温度成反比。由于油墨中的颜色颗粒是一种无机矿物质,密度较大,经长时间放置后,会出现沉淀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油墨的黏度,色度和均匀性。所以着色油墨在使用之前,必须被充分搅拌均匀,应放置在以8转/分的速度的滚料器上滚动6小时以上或用不锈钢棒手动搅拌5分钟(若用其它材料会催化油墨的反应而引起胶化)。手动搅拌时应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尽量避免产生汽泡;且每搅拌一周后,应将不锈钢棒轻轻的从油墨瓶底提起来,

14、以便将底部的颜料带到表面,使之达到均匀的效果。实际生产过程中涂杯温度应控制在50左右。2.3 定期清洁石英管石英管应干净透亮、无水珠、水斑、无指纹印。石英管内外表面的洁净度对紫外光的透过率影响极大,表面有灰尘的石英管在紫外波段的透过率低于干净的石英管,表面非常脏石英管的透过率大约是干净石英管透过率的20%。采用国内某品牌的油墨,在着色速度一样和不同氮气流量下,着色固化情况。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石英管。酒精棉测试固化度( 擦拭次数 )氮气流量16/h0/h干净石英管10020有点脏石英管8010非常脏石英管2052.4 定期清洁反射板定期擦拭固化炉反射罩,保证其良好的镜面效果;2.5

15、 紫外灯光管工作功率及固化炉温度控制通过配置智能电源,改变传统电源始终最高功率工作方式,通过对灯管功率的由低逐级调整至最高的工作方式,以达到延长灯管使用寿命、节约电量和提高生产速度的目的。配置高精度单体固化炉,对光源反射聚焦精度严格控制。改变原配置的双体固化炉,以达到减少灯管数量、减少氮气充气流量、提高着色固化质量的目的。智能电源功率增大与线速度关系为:W=Kv;K值越;图1智能电源功率调整关系示意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将紫外灯灯管提前预热,避免因固;光纤着色是光缆制造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着色质量。智能电源功率增大与线速度关系为:W=Kv;K值越大,对应线速度的固化模块输出功率越大,光纤的固化也越高。生产人员只需根据智能不功率情况及当前功率下光纤固化程度设定合适的K值,就可得到符合工艺性能的光纤固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将紫外灯灯管提前预热,避免因固化炉温度不够而产生光纤固化不合格情况,同时注意控制风机流量及频率,将固化炉温度控制在100120为宜。3 结束语光纤着色是光缆制造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着色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光纤的传输性能和温度性能,同时也会影响到光缆的性能和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从而确保光纤、光缆产品质量要求。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着色工序常见的一些不合格现象及对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