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28132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正文(1)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七星瓢虫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七星瓢虫教学目的:1.在认识瓢虫以后学会儿歌,巩固所学知识。2.进一步知道瓢虫的特征,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了解瓢虫与农作物的关系。3.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教学准备:七星瓢虫图片,玩具两个教学过程:1.咱们小朋友上次认识了瓢虫,哪个小朋友能讲一讲七星瓢虫长什么样子?(找幼儿讲述)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和咱们小朋友说一样

2、?(看图片,幼儿观察,导入活动)2.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概括七星瓢虫的特征:“有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是半球形,穿了一身花衣服,花衣服就是它的第一对翅,第二对翅膀是透明的,在第一对翅膀的下面,只有飞的时候才能看见。头很小,有一对大眼睛,一对触角,六条腿(三对足),背上有7个美丽的大黑点,它飞到菜园里,棉田里去抓害虫,爱吃蚜虫,是益虫。”(巩固复习)3.听教师读儿歌,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七星瓢虫,教师领读,幼儿结合图片记忆。4.各种形式引导幼儿记忆,如齐背,分组背,小组比赛等等,激发幼儿背诵兴趣。(可找幼儿扮演瓢虫)5.游戏,边背儿歌,边与玩具七星瓢虫做游戏。6.背着儿歌去户外寻找

3、七星瓢虫。(结束活动)附:儿歌:七星瓢虫小瓢虫,真美丽,身上穿件花花衣。数数它有几颗星?一二三四五六七。小瓢虫,真卖力,一飞飞到棉田里,专抓蚜虫当点心,乐得棉桃笑眯眯。活动反思:活动根据中班发展情况而选择,比较容易熟念。在学习儿歌时,结合相应的儿歌图片,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能达到活动目标。启发幼儿创编时,也结合了鲜明的图片,幼儿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及目标。而不足之处,是在选材时,应选些较肯定的儿歌,教具,做起来也比较鲜明易懂。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还算是很成功的,活动基本达到目标要求。(2)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兔奶奶病了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兔奶奶病了活动目的:1.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说话,并注意

4、正确使用量词。2.初步掌握打电话的常识。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活动准备:1.在活动室内设置一个小兔的“家”,家中摆放部分家具,如橱、柜、桌及用积木搭成的椅子和沙发等;在适当的地方放置部分日用品。画有礼物的小卡片若干。2.在活动室另一侧设置一个“小医院”,事先用屏风与“家”隔开,并约请一位大班女孩扮演兔奶奶。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兔头饰;玩具电话机一架;兔妈妈的电话录音。活动过程:一、“奶奶,我们回来了。”1.教师自戴头饰扮演兔姐姐,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兔,一起来到室外草地上边念儿歌(小

5、白兔,蹦蹦跳,跳到草地吃青草),边自由做小兔动作。2.下雨了,小兔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兔姐姐带领小兔们大声喊:“奶奶,我们回来了。”二、“奶奶哪去了?”1.小兔们走进家门,自由地围着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沙发或地上。2.“咦,奶奶呢?奶奶不在家,她会去什么地方呢?”(启走幼儿猜猜奶奶有可能去的地方)3.“这么长时间了,奶奶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想,怎样才能知道奶奶到哪去了)4.根据幼儿的回答,兔姐姐决定打电话问爸爸妈妈。三、打电话了解奶奶的去向。1.“怎么打电话呢?”(先拿起话筒,再拨妈妈单位的电话号码)2.兔姐姐拨打电话后,对小兔们说:“妈妈不在单位里,这可怎么办?”

6、(引导幼儿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3.“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4.兔姐姐拨通电话,与爸爸通话。“喂,爸爸,我是小兔。您知道奶奶上哪儿去了吗?妈妈也不在单位里,我们很着急啊?!奶奶病了,妈妈送奶奶上医院了。”兔姐姐无奈地搁下电话。四、接到妈妈的电话。1.正在此时电话铃响了,兔姐姐拿起电话,原来是妈妈打来的电话。2.(放电话录音,传来妈妈清晰的声音)“小兔,我是妈妈。奶奶病了,现在住在医院里。请你们赶快为奶奶准备一只脸盆、一块肥皂、一条毛巾、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和一双袜子,听清楚了吗?妈妈再说一遍好了,等一会儿妈妈来拿。”3.“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什么?”(请幼儿复述电话

7、内容)4.请小兔们分散在柜子、橱、抽屉等处寻找奶奶需要的物品,并请找到的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量词)。五、准备去看望奶奶。1.“过一会儿,我们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望奶奶。见了奶奶,应该说些什么话呢?”(启发幼儿想一句让奶奶听了高兴的话)2.“奶奶生病了,我们带点礼物给奶奶好吗?带什么礼物好呢?”3.请各小兔自己挑选一件“礼物”,并说说自己送给奶奶的是什么礼物。(引导幼儿用上正确的量词)4.“现在我们一起带上礼物到外面去等妈妈,然后乘车去医院看望奶奶。”六、去医院看望奶奶。1.教师扮演兔妈妈,带小兔来到“医院”。(撤去屏风,“奶奶”躺在病床上)2.“请你们把想说的话说给奶奶听,

8、并告诉奶奶,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不过奶奶需要安静,请大家说话时小声一点。”(小兔们围在奶奶的病床前,与奶奶愉快交谈)3.“奶奶现在要休息了,我们跟奶奶说再见吧!我们一起祝奶奶早日恢复健康!”活动反思:虽然课上完了,但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时还没有考虑全面,如果在唱歌前可以借这个故事的寓意让幼儿来说说“自己可以为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呢?”这样会更加激发幼儿的感触,我想他们会说可以为老人端茶倒水啊捶背啊唱歌跳舞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对故事内容有更深一步理解并有生活经验的提升,让孩子们感受到幸福的大桌子传递的浓浓亲情,懂得“幸福在于奉献”的道理。(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快乐的橡皮泥猪含反思

9、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设计:快乐的橡皮泥猪(故事)教师:快思活动目标:1、通过参与猜测、想象的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知道快乐源于帮助别人的道理。2、学习词:捏、背、按、驮,词组:快快乐乐。3、能耐心地倾听同伴的表达,体会故事情节生动奇妙的特点。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活动准备:1、泥塑:橡皮泥猪、河马、小象、大皮球各一个;橡皮泥一块。2、故事图片一套。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一块橡皮泥,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和幼儿互动,并随幼儿的想象即兴捏泥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玩过它吗?想想看,用橡皮泥可以变

10、成什么?二、出示泥塑的橡皮泥猪等,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并提问。橡皮泥猪都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要变?它都做了哪些事情?帮助了谁?你觉得橡皮泥猪快乐吗?为什么?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请幼儿参与再次讲述故事。四、讨论:你有快乐的事情吗?说给大家听听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交流,小结生活中帮助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受)活动延伸与建议:1、感官和益智区根据故事的主题情景,投放操作学具卡片找出断桥的一部分、看看树上藏着谁:运算连线等,幼儿自选操作。2、美劳区自制泥塑小书示意图,幼儿可按照图示的提示进行泥塑活动。3、图书角提供关于友爱互助的绘本、图书,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阅读,体验互助的快乐。活动反思:

11、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教师的引导,大胆地用动词进行表述、理解并学习运用了动词“拍”“跳”“打”“转”“揉”“撕”“敲”“抖”等,丰富了幼儿对动词的学习和应用,也有个别幼儿不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用正确的动词进行表述,需今后进一步的练习与巩固。(4)中班语言教案快乐的果园含反思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快乐的果园教师:快思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变化。2、能大胆地讲述和表演,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3、感受丰收和朋友带来的快乐。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梨树

12、、桃树、苹果树组成的果园,摘果子、高高的苹果树的音乐2、头饰:小蜜蜂、小鸟、小兔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带幼儿进果园,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果园玩玩好吗?(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随摘果子的音乐进入果园)2、说说果园里有什么?3、(教师手指三棵果树)那这三棵果树到底是什么树呢?想知道吗?那老师给大家来念一篇散文诗吧。二、基础部分教师朗诵散文诗,幼儿理解内容。(1)谁还记得刚才老师念的散文诗叫什么题目?(幼儿说:快乐的果园,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字快乐的果园)那你们知道这三棵是什么果树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了解梨花是白白的,桃花是粉色的,苹果花是红红的。)(2)什么时候果树上会开出

13、这些花呀?(幼儿说春天,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春),你觉得有了这些花,果园怎么样?它会感到怎么样?这个时候谁会来呢?它来干什么?(3)夏天到了,(贴出夏字)果树上长满了什么?(幼儿说叶子,果子)(教师在果树上贴绿绿的果子,并帮助幼儿理解沉甸甸的果子是什么意思。)谁来到果园里呢?小鸟来干什么?(4)接下来,小朋友们请看,刚才绿绿的果子,现在变得怎么样了?(教师贴出大梨、桃子、苹果)(引导幼儿说:黄澄澄的大梨,粉粉的桃子,红红的大苹果),你们说这是什么季节呀?(贴出秋字)秋天到了,果园里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子,谁来了?(5)(教师翻出白色的一面,变成洁白的果树),现在果树什么变成这样啦?小朋友们想想看,这又

14、是什么季节,果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幼儿讨论,并理解冬天到了,下雪了,雪花落在果树上,就好象穿上一件洁白的衣裳。)这是什么季节?教学反思: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5)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夸西安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富有节奏的韵律美,会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2、丰富词汇:名胜、骊山晚照、名家书法等,理解词的含义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3、萌发幼儿当一名西安人的自豪感。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

15、哲理。活动准备:1、中国地图一张;响板一个。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里面有儿歌的相关图片。3、活动室里布置主题展板夸西安(分西安的名胜、西安的风俗小吃、现代的西安三个板块)。活动过程:一、在中国地图上找找我们的家乡-西安,谈话导入。教师: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你感觉西安美不美?和小朋友一起夸一夸吧!二、请幼儿打开用书,自由聊聊西安的名胜、小吃等内容(按照画面分组讨论)。三、教师交代名称,并有感情地示范朗诵儿歌。交流:儿歌听上去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儿歌里都夸西安的什么了?是怎么说的?四、对照主题展板,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整体跟学儿歌。五、幼儿朗诵儿歌。1、教师提示请幼儿完整朗诵儿歌。2、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