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28130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7.1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于2006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在给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总体改革方案的批复中指出,要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为重点,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特别是在综合配套改革和口岸监管体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国函201151号),在国际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以及租赁业务创新发展方面,给予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先行试点的政策支持。一、区域概况和功能定位东疆港区是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陆域距

2、离欧洲和中西亚最近的港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综合运输成本最低。东疆港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港口综合配套服务区“三大区域”,其中部分码头作业区和物流加工区共10平方公里为东疆保税港区,由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的监管原则,实行全域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监管。东疆保税港区是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区,是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是天津市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要求,东疆保税港区将重点发展完善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

3、际贸易、航运融资、航运交易、航运租赁、离岸金融服务等八大功能。二、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东疆保税港区经过四年多的建设,一期4平方公里基本建设完成,二期已经通过封关预验收。已建成标准仓库面积57.5万平方米,堆场面积66万平方米,并有6个集装箱码头泊位和4个件杂货泊位投入使用,具备集装箱枢纽港口、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邮轮,设计年旅客通过能力50万人次。低密度住宅、安佳酒店、金融贸易服务中心、海景度假酒店、综合配套商业等一批综合配套服务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东疆的旅游、

4、商务、休闲服务功能,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2亿元,注册企业937家,注册资金达到530亿元,其中航运物流企业*家,租赁企业*家,贸易结算企业*家,市场建设企业*家。同时,东疆保税港区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实现税收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88%;外贸进出口达到23亿美元,同比增长252.8%,其中进口20亿美元,同比增长250.6%;集装箱吞吐量达245万标箱,同比增长25.4%;进出区保税货值达到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92.1%。东疆保税港区各项经济数据在滨海新区范围内保持了领先的增长态势,带动了新区周边区域的发展。三、功能创新和政

5、策突破东疆保税港区自建区以来,一直大力推动综合配套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为驱动,着力推动政策、功能和管理服务三个层面的创新。特别是,2011年5月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国函201151号)的正式获批,标志着东疆保税港区整体创新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租赁产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东疆保税港区以“推动业务-探索流程-形成模式”的方式,推动租赁业务创新,成功实现了租赁公司在中国开展飞机单机租赁业务的“第一单”和租赁公司借用境外商业贷款购买飞机“第一单”的突破。东疆保税港区单机单船租赁业务在引进指标、外债使用、税收

6、政策、进口通关等环节完成全流程贯通,在全国率先形成单机单船租赁业务新模式。(二)进口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已经注册成立了19个市场主体公司,形成了以进口红酒、游艇、房车、私人飞机等为代表的高档消费品交易平台,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医疗设备、船舶、汽车等为代表机电设备交易平台,形成了以矿产、乳品、冻品、农产品等为代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已经初步具备了采购中心、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的特色。其中,乳品交易量已占到国内进口量的近40%,冻品将建设成为天津市最大的冻品交易平台。(三)贸易便利化支持进口贸易发展按照国务院要求东疆保税港区进行口岸监管模式创新的要求,推行诚信管理,实施分类通关模式,

7、进一步深化“三集中”查验模式改革,积极开展“一次开箱分别查验”试点工作,便捷口岸通关模式。制定实施东疆保税港区进口葡萄酒通关指南,实现了进口葡萄酒通关效率全国最高,并逐渐拓展到冻品、农副产品等进口商品,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物流仓储成本。同时启动货物备案清单管理模式和进口贸易融资服务创新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深入促进贸易便利化奠定了基础。(四)完善政策体系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落实国家给予政策的同时,制定完成东疆保税港区促进产业发展暂行规定、东疆保税港区促进商品交易市场建设的暂行规定、鼓励船公司运营的鼓励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和办法,吸引国际贸易项目落地。吸引了包括中建材、中煤、中储、中粮等一批“中”字头

8、央企投资项目落户,高银、英利等知名企业在东疆建立进出口基地,奔驰VPC、远大汽车等汽车进出口贸易项目在东疆运营并初具规模。(五)实现与国内腹地、中亚国家进口贸易流通衔接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区位、产业和政策优势,以及天津港亚欧大陆桥节点的优势,带动京津冀、环渤海和华北西北区域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强与日本、韩国以及东北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合作。利用国务院批准的启运港退税政策,积极推动在内陆无水港设立进口的红酒、冻品、农副产品等营销中心,把东疆的功能优势拓展到内陆无水港,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为一体。已有7家蒙古国中小企业注册并开展业务,与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拓展到中亚国家的汽车转口贸易。(六)加强口岸电子商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施“智慧东疆”发展战略,推进大通关体系建设。加快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物流监管、卡口监控等管理的电子信息化,满足了海关监管和企业贸易便利化的需求。逐步推行港口货物电子放行和无纸化报检,节约企业运营成本,“一次录入、分别申报”试点企业成功运行,提高了通关效率,将继续推广实施。东疆国际商品交易网稳步运行,实现实体销售与网上交易相结合,多种国际商品在网上进行展示展销,扩大了商品知名度和营销渠道,为企业发展赢得商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