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2786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 李氏源流 (一) 李姓由来 姓氏: 李 祖籍: 陇西祖宗: 利贞 郡望: 陇西郡堂号: 陇西堂分类: 以官为氏李姓占大陆汉族人口的7.9%,人口超过9203万人,在海外华人中占七分之一,海内外总人口超过1亿,是世界第一大姓,中华第一大姓(引自百度、百科、寮东村)。 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不仅是国内大姓,也遍及全世界,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李姓也是常见姓氏 。 据历史资料记载:李姓是嬴(yng)姓颛顼(zhun x)的后裔,最初为“理”姓。 颛顼帝高阳氏后裔皋陶的儿子被赐姓嬴之后,子孙三代担任理官(掌管邢狱之官)之职,遂以官名理为姓。至殷商末年,当时理氏家族后

2、裔理徵因执法不阿,得罪了商纣王而遭受迫害。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儿子利贞逃亡在外,途中饥饿不堪,时值春夏之交,沿途有李树,果实累累,只好采食李子充饥,保住性命。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也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将理氏改为李氏。 李姓后代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李利贞的十世孙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为老子,生于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周平王时做过管理图书的官员,著有道德经留传于世。据及记载,李耳生李宗,字尊祖,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生同,为赵大将军。生兑,为赵相。生跻,为赵阳安君。二子:曰云、曰恪。恪生洪,字道弘,秦太

3、子太傅。生兴 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生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葬柏人西。生四子:崇、辨、昭、玑。长子崇,字伯佑,陇西(今甘肃境内)守、南郑公,为陇西房,陇西房后又分为39房;四子玑为赵郡(今河北境内)房,赵郡房后又分为东、南、西三组。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內。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历蜀汉、晋、唐、宋,都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其中有的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被视为最尊贵的氏族。 在唐朝以前,李姓主

4、要是在北方发展,还有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到了唐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作为“国姓”的李氏统治中国将近300年,最为显贵,人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朝李家皇室子孙众多,人才辈出,李氏帝王20位, 宗室宰相12人;陇西李氏宰相10人;赵郡李氏宰相17人,又分出许多支脉。另外,凡唐初跟首领李渊、李世民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或有功于唐王朝的人,均被赐从国姓李氏。载李氏的都望有12个:陇西、赵郡、顿丘、渤海、中山、襄城、江夏、梓潼、范阳、广汉、梁国、南阳等。唐代称:渭州陇西部13姓之首为李氏;鄂州江夏郡7姓之首为李氏;冀州渤海郡28姓之首为李氏;赵州赵郡7姓之首为李氏。李氏支庶既番,子孙必众,于是

5、便广泛地向各地播迁。经过唐朝的大发展之后,李姓开始南迁,据记载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唐朝初,李氏部分人南迁,河南的李姓于唐高宗年间进入福建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不少李姓因避战乱迁往南方;第三次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因中原地区长期动乱,李姓自长安转道开封再迁往福建,有河南等地方的李姓直接进入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此后,李氏还有一些因为在福建、广东等地做官而落户南方的。从 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潮州誌(饶宗颐编著)关于李氏南迁有如下记述“唐末宗室李孟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汴梁,再迁宁化石壁乡,粤闽赣李氏多出其后”(崇正氏谱)。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当时有去琉球国的教

6、师,为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据记载,明洪武25年,明朝曾赐给琉球国,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王称帝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大成、西凉、凉、吴、魏 、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李宪称天子;李雄创建大成国,后改称汉;李高建立西凉国;李轨起义称凉王,李子通在江淮地区起义,称吴帝,年号明政,都杨州;李密瓦岗军起义,称魏公、年号永平、都巩县;李渊建立唐朝,都长安,历24帝290年;李希烈攻汴州(今河南开封),称楚帝,年

7、号武成;李存创建后唐,都洛阳,历4王14年;徐州人李升创建南唐,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历3王39年;宋代,李顺起义,在成都称大蜀王,年号应运;李继迁曾建立西夏囯;李自成率军灭明,建立大顺政权,都北京,年号永昌唐太宗的后裔李公蕴,建立安南国(今越南)李朝,都河內,历8主216年。门辽东迁至朝鲜,都汉城,传26代,历时500余年。古往今来,李姓历代人才辈出。春秋时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渊,李世民、大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等;五代词人李煜;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名将李显忠;明代杰出医药家李时珍、文学家李梦阳、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晚清名臣李鸿章,太平天国将领李开芳、李秀成,戏

8、曲理论家、作家李渔;近代有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地质学家李四光、抗日英雄李宗仁、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涌现了许多杰出人才。美籍华人李政道、李元哲,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为当今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家;祖籍广东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总理;现代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广东潮州人李嘉诚,热心家乡建设,捐资创办汕头大学、潮州医院等。 (二) 道德传家道德传家源自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五千言,是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內容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治国兴邦等方面;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创立以“道”为核心的学说,阐明厚德载物、尊

9、道贵德、道法自然、有无相生、无为而治、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以德报怨、止战息争、见素抱朴、清虚慈俭、和光同尘、柔弱胜刚强的思想精华。“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亦是万物存在和发展所遵循的法则。“道”落实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成就了人的社会行为方式和处世待人的准则。循其道之所得即是德;众人直心,以诚相待;社会上的人、家庭成员如果能够做到以诚相待,社会、家庭也就和谐了。老子“万物负阴而葆阳,冲气以为和”,表达了尊道而贵德的思想。“和”就是和谐、平衡、有序、正常的状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全世界所有的人彼此相处达到“和”,就是太平盛世;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所有的人彼

10、此相处达到“和”,就是幸福安康之家庭、精诚团结之家族了。老子的思想,对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若能够做到道德传家,则必会家声远播,流芳世泽。正所谓: 李起柱下道传远,家和由德世泽长。 (三) 陇西衍庆陇西,陇山以西之地,陇山即今六盘山(甘肃省)。秦汉时期的陇西郡,包括六盘山以西,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其郡治在秦、西汉、东汉时期均在狄道,三国、魏、晋、隋时期均在陇西。隋末,李渊统率的十万大军,号称关陇军。李渊的祖籍在陇西成纪,军旅也贯以“陇”字为荣;李渊荡平天下后,便封其子李世民为“陇西郡公”。李世民登基后, 诏令天下,李姓的郡望是陇西,天下李姓是一家,

11、共奉“陇西堂”。以陇西为荣,尊陇西最亲,这就是李姓的堂号均以陇西命名的原因。陇西李氏宗支的子孙,不管走多远,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始终以陇西作为自己的堂号。李姓人氏对“陇西”二字注入了亲情,一提到陇西,就联想到当年先祖发迹的所在地,有怀念不已的感情,特别是生活居住在远方的人,情感更为强烈。这信念永不动摇,至今李姓人家在宗祠和祭祀祖先的场合,挂“陇西堂”,或在门匾上写“陇西旧家”、“陇西派衍”,或悬吊“李 陇西旧家”大红灯笼,承继祖先的遗训,宗功祖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陇西世裔源流远,唐代宗支美誉香。 33 三 上古世系表 李氏受姓前世系表 第一表 黄帝 昌意 顓頊 大业 女華 大费皋陶 益

12、 恩成 理徵 李氏受姓后世系表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第二表 理徵 利贞 昌祖 彤德 李慶 李承 碩宗 李显 李奭 李乾 隴西世系表 九世 十世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第三表 李乾 李耳 李宗 李同 李兑 李跻 李恪 李洪 兴族 李曇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世 第四表 李曇 李崇 李瑶 李信 李超 仲翔 伯考 李尚 李廣 李敢 二十七世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世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世 第五表 李敢 李禹 李丞 李先 長宗 君况 李本 李恣 李軌 李隆 三十六世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世 四十一世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世 第六表 李隆 李艾 李雍 李柔 李弇 李昶(仲坚)李暠(玄盛) 李歆 重耳(景顺) 李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