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习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27594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循环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血液循环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血液循环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血液循环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血液循环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循环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循环习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将心肌细胞分为快、慢反应细胞,主要是依据(D )A. 心肌自律性高低 B. 动作电位 2 期复极速度的快慢C. 动作电位 3期复极速度的快慢 D. 动作电位 0 期除极速度的快慢E. 动作电位 1 期复极速度的快慢2. 心室肌细胞 0 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主要是( D )A. K+ 外流 B. Ca 2+ 内流 C. Cl - 内流 D. Na + 内流 E. Na + 外流3. 快反应自律细胞是( D )A. 心房肌细胞 B. 窦房结细胞 C. 心室肌细胞 D. 浦肯野细胞E. 房室结细胞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是由于( C )A. Na + 内流和 Cl- 内流B. Na+

2、 内流和 K+ 外流 C. Ca 2+ 内流和 K+ 外流D. Ca2+ 外流和 K+ 内流E. Ca2+ 内流5. 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D )A. 位于心脏上部 B. 最大复极电位负值较小 C. 没有平台期2+D. 4 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快 E. 0 期除极由 Ca2+ 内流引起7. 衡量心肌细胞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E )A. 动作电位的幅值 B.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C. 阈电位水平D. 0 期去极化速度 E. 4 期自动除极时程的长短8.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 C )A. 收缩期开始 B. 收缩期中间 C. 舒张早期 D. 舒张中期E. 舒张晚期心室肌

3、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B )10.11.13.14.15.A. 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速度C.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D. NaB.动作电位 2 期的时间长短+ 泵的功能 E.心室收缩时间的长短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其原因是(A. 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B.C. 动作电位 0 期去极速率快于正常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D.刺激阈值大于正常E. 此时,钠通道处于备用状态,且距离阈电位较近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A.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C. 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很长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D. 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

4、E. 心室肌收缩后细胞内 Ca2+ 浓度明显减少房室延搁一般发生于( C )A. 兴奋由房室结传至心房肌时C. 兴奋在房室结内传导时E. 兴奋由窦房结传至心室肌时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DA. 使心室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C.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E. 有利于心室充分舒张D.关于心肌生理特性的说明,错误的是(B.B.D.兴奋由房室结传至房室束时兴奋由浦肯野细胞传至心室肌时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A.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B. 房室交界传导最慢 C.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D. 心房肌和心室肌引起同步收缩E.心室内浦肯野细胞传导最快16. 关于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叙述,错误

5、的是( E )A. 绝对不应期内兴奋性暂时丧失 B. 有效不应期较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稍长些C. 相对不应期内阈上刺激可产生扩布性兴奋D. 超常期兴奋性增高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E. 低常期兴奋性降低17.关于心肌收缩的特点,错误的是(A. 依赖细胞外液中的 Ca2+ 内流B.全或无”式的收缩C. 心房及心室分别先后同步收缩D.会发生强直收缩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

6、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E. 心房与心室各自构成一个功能合胞体18.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心肌(A. 是功能上的合胞体B.呈“全或无”式收缩C.不能产生自律性收缩19.D. 有效不应期长E.存在房室延搁现象心肌在整个收缩期内不再兴奋的原因是(A.兴奋-收缩脱耦联B.钠泵处于抑制状态C.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D. 钠通道处于复活状态 E. 兴奋性正处于相对不应期内20.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的关系可表示为( A )A.心动周期=1/心率 B

7、 心动周期二100 /心率 C 心动周期二60/心率D.心动周期=心率/60 E 心动周期二心率/10021. 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E )A. 舒张期时间大于收缩期时间B.心房、心室有共同舒张的时期C. 通常指心房和心室的活动周期D.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E. 心房、心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22.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就会缩短,其中缩短最明显的是A. 心房收缩期B .心房舒张期 C.心室舒张期D .心室收缩期E.心房舒张期和心室舒张期23. 心动周期中占时最长的是( E )A. 等容收缩期B.等容舒张期CD. 心室充盈期E.心房舒张期心室射血期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

8、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24.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B )A.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C.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D. 胸内负压促进回流25. 房室瓣关闭开始于(A. 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减慢充盈期开始时E. 心动周期延长A )B.快速射血期开始时E.心房收缩期开始时C .等容舒张期开始时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26. 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左心

9、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B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期 C. 快速射血期D. 减慢射血期 E. 快速充盈期27. 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D )A. 等容舒张期末B.快速充盈期末C.减慢充盈期末D. 心房收缩期末E.心房舒张期末28. 房室瓣开放开始于(C )A. 等容收缩期结束时B.快速射血期结束时C.等容舒张期结束时D.减慢充盈期结束时E.心房收缩期结束时29. 主动脉瓣开放始于(B )A. 等容收缩期初 B.快速射血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 减慢充盈期初E.心房收缩期初30. 关于正常人心输岀量的说明,错误的是A. 左心室输出量较右心室多B.C. 搏出

10、量:心率=心输出量D.E.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31. 心输岀量是指(B )A.每分钟由一侧心房流入心室的血量C.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血的血量之和E. 1次心动周期由两侧心室射岀的血量33. 心指数等于(D )(A )一侧心室每次的射血量称搏出量静脉回流量与搏岀量维持动态平衡B.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岀的血量D. 1次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岀的血量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A.搏出量x体表面积B.搏出量/体表面积C. 心率x搏出量x体表面积D. 心率x搏出量/体表面积E.搏出量x体表面积/心率34

11、. 搏岀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D )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等容舒张期末容积C.心输岀量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 心室等容收缩期末容积35.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D )A.收缩压 B. 舒张压 C.外周阻力D.心输出量E.平均动脉压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36. 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B )A.心房压力B.大动脉血压C.心室收缩期心室内压D.心室舒张期心室内压E.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A.心室收缩末期

12、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A.心室收缩末期容积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C.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D. 动脉血压 E. 快速射血期末期容积39. 下列哪项叙述与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无关(C)A. 心肌收缩力 B.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血量C. 大动脉管壁弹性D. 动脉血压 E. 心率40. 下列评价心功能的指标中,可在不同个体间进行比较的是( E )A. 搏出量 B 搏出功 CE. 心指数41. 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CA. 动脉瓣关闭 B. 动脉瓣开放E. 动脉瓣和房室瓣同时关闭42. 第一心音到第二心音期间代表 ( B )A .心室舒

13、张期 B .心室收缩期E.等容收缩期46. 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C )A. 主动脉 B.小动脉 C.47. 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A )A. 主动脉 B.小动脉 C.心输出量D.心室内压变化速率)C. 房室瓣关闭D.房室瓣开放C .心房收缩期D.心房舒张期毛细血管 D.小静脉E.腔静脉毛细血管 D.小静脉E.腔静脉50. 整体条件下,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压力差主要是( D )A. 收缩压 - 舒张压之间的压力差 B. 动脉压与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C. 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差D. 主动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E. 循环系统各组织部位的压力差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A. 管壁厚 B.口径大 C. 血流速度快 D. 管壁弹性大56. 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C )56. 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C )E. 距离心脏较近51. 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伴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是( D )A. 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降低 B. 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 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