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273990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罗斯经济乱世中走强.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罗斯经济:从崩溃到重建2011年08月26日 22:50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刘乾一从1988年开始政治体制改革以来,苏联领导人专注于选举、民族问题、外交等政治议题,对坚持经济改革的关注持续降低。同时,在僵化的决策机制下,无法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就更别说实际执行了苏联的经济改革为什么失败了,而俄罗斯经济又发展得如何?一般认为,苏联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体制在过分集中、僵化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无法解决诸如劳动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消费者的需求无法在生产中体现等问题,继而导致国内产值下降。同时,由于政府过度依赖原料出口,在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预算崩溃导致了经

2、济的崩盘。盖达尔在其帝国的消亡一书中说,到1991年11月,苏联财政和货币流通的崩溃已是既成事实。不过,也有人认为,苏联经济不仅没有紧缩,更没有“崩溃”。大卫科兹在来自上层的革命中写道,苏联经济的问题并不比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更严重。“戈尔巴乔夫和他的伙伴们第一次退出他们主要的经济改革方案几年后,改革者迅速被所谓的革命团体夺取了权力。到1990年,苏联经济体制日渐走向分割,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彻底粉碎了一切改革的努力。”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到苏联解体,六年时间苏联领导人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苏联经济制度改革的道路。一方面,经济僵化到不能为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以满足国内和对外

3、贸易的正常需要;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缺乏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变革的阻力。1985年3月,当戈尔巴乔夫被推举为苏共最高领导人时,苏联已经面临诸多问题: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大量资源被用于维持军备竞赛、经济依靠大量出售原料维持、粮食和日用品消费极度依赖进口。在经历二战后的迅猛增长并完成国家工业化之后,苏联经济在1975年左右开始出现停滞。因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首先提出了“加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总路线为此需要大量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的效率,重工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被确定为而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但是,从1985年开始严重下跌的国际油价导致苏联外汇储备大幅减少了三分之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4、和亚美尼亚大地震额外增加了预算开支。为提高劳动效率而进行的“反酗酒”运动不仅导致私酿酒泛滥,还因酒类贸易减少而导致预算收入损失。在“加速发展”路线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决定进行市场化改革。1986年到1988年,苏联相继通过了个体劳动法、国有企业(联合公司)法和合作社法。根据戈尔巴乔夫的设想,重建苏联经济体制的计划包括建立市场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自主性,发展私人的主动性,甚至允许扩大私人和集体所有制。但是,国家没有放开价格,没有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化的尝试,也不愿用自由市场代替计划体制,真正的市场经济改革并没有实现。当经济改革并没有出现戈尔巴乔夫所预想的效果后,他认为应该从政治体制上进行

5、改革,从而用民众的力量推动改革。于是,1988年,戈尔巴乔夫开始了政治制度改革,即所谓的多元化、公开化。1986至1988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缓慢,但从1989年起开始下滑,居民实际收入减少,消费品短缺,越来越多的食品需要定量配给。劳动者开始抗议和罢工。1988至1989年的经济困难使戈尔巴乔夫认为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不过,无论是经济学家阿巴尔金院士的工作小组提出的加快市场化的建议,还是部长会议主席(总理)雷日科夫提出的用5年时间进行的渐进的“可控制的市场经济计划”,都让戈尔巴乔夫犹豫不决。与此同时,苏联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基本崩溃,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力日益增大。叶利钦以“革命家”的形

6、象控制了俄罗斯,这个苏联最大、最具实力的加盟共和国。1990年8月,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商定,由一个经济学家小组提出新的改革计划,即沙塔林-亚夫林斯基的“500天计划”。这一计划要求苏联经济在500天内进行激进的改革建立自由市场,进行大规模私有化,鼓励外国投资并建立新的金融体系。不过,戈尔巴乔夫最终从“500天计划”中退了回来。他提出了一个更渐进的方案。但是,到10月16日,俄罗斯领导人否决了戈尔巴乔夫的经济计划草案,宣布将在俄罗斯联邦推行“500天计划”。到1990年12月,雷日科夫承认经济崩溃,“改革遇挫”而提出辞职。苏联经济开始剧烈的变化,中央丧失了对经济的控制。到1991年7月,苏联计划

7、委员会和国家物资供应委员会被解散,计划经济解体。到此时,苏联的经济决策和执行部门完全陷于瘫痪,旧的体制完全被打破了,而新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究其原因,从1988年开始政治体制改革以来,苏联领导人专注于选举、民族问题、外交等政治议题,对坚持经济改革的关注持续降低。同时,在僵化的决策机制下,无法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就更别说实际执行了。当高度集权化的制度被打破的时候,导致的往往是灾难性的后果。而叶利钦在新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时,也只能依靠其个人意志和身边的小圈子来选择国家的发展方向。1991年10月28日,叶利钦在俄罗斯共和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告人民书,宣布了俄罗斯市场改革的主要方向稳定财政、

8、价格自由化和私有化。11月,叶利钦作为政府首脑,成立了“改革内阁”,成员包括主管经济政策和财政问题的盖达尔和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和私有化的丘拜斯。12月25日,苏联宣告解体。二从叶利钦第二任期内,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斗争基本掩盖了经济领域的问题。多次更换政府总理导致俄罗斯缺乏完整和战略性的经济振兴计划为了摧毁旧的苏联经济体制,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叶利钦选择了盖达尔,选择了激进的“休克疗法”。这是由于,“极端”的年轻人不留恋旧制度,他们能够进行彻底的改革而不会走“回头路”。而且,他们也没有政治资本来掌握政权,对叶利钦本人形成威胁。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盖达尔、丘拜斯身边有一批在市场经济方面做了长期理论

9、准备的年轻人,他们能够形成经济决策班子。盖达尔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纲领:价格和贸易自由化,稳定财政(减少预算开支并严控信贷),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私有化。这就是所谓的“休克疗法”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很快实现经济转型,把国家社会主义体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市场体制。1992年1月2日价格自由化政策开始实施,国家放开了大约90%的批发和零售价格,产品统一分配(国家计划和控制)情况改变了。稳定财政和缩减预算赤字的措施同时进行。国家实际上停止了对工业和农业的资金投入。而在私有化方面,1989至1991年期间已经开始了自发的官僚私有化政府官员和厂长们在缺乏私有化规则的情况下将工厂和企业据为己有。而从休克疗法开

10、始,丘拜斯开始主导政府的私有化政策。1992至1994年的“证券私有化”可以算做私有化的第一阶段。1.44亿份私有化证券被分发给居民,这些证券可以用于兑换私有化企业的股票,可以直接卖掉,也可以通过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当然,很多这种基金最后都破产了。在这期间,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小型企业都被私有化了。1992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4.5%,工业生产下降18%,固定资本投资大约下降了40%。而通货膨胀达到惊人的2500%。显然,休克疗法没有使俄罗斯经济变成有效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另一方面是由于,该政策忽视了从苏联时代继承下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政

11、策预期与实际结果严重不符。盖达尔和他的班子还缺乏政策的执行力。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抵制全国性的私有化计划。在他的坚持下,莫斯科的经济改革和私有化被单列(这是卢日科夫的莫斯科独立王国的开始)。而控制议会的哈斯布拉托夫则公开嘲笑这些“穿粉红裤子的年轻人”,始终拒绝支持“休克疗法”。灾难性的经济状况最终成为了反对派的口实,主导该政策的盖达尔也始终未能获得总理的职位。在叶利钦同议会的斗争中,政府的人事安排成为妥协的对象。叶利钦被迫同盖达尔们进行切割。当然,年轻的经济学家号称他们无意卷入肮脏的政治斗争之中。最终,切尔诺梅尔金被任命为总理。尽管经济形势相当严峻,但在1992至1995年期间,俄罗斯并没有严重

12、偏离休克疗法。俄罗斯领导层拿不出也没有能力实施更为有效的经济改革措施。在紧缩的财政政策下,政府没有扩大对工商业的投资,也无法保障文化教育领域的拨款,更别说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退休金制度了。在1993年同议会的斗争取得胜利后,叶利钦取得了几乎无限的总统权力。他有意在政府中任命年轻的“副手”(包括最初的丘拜斯和后来的涅姆佐夫等人)来平衡切尔诺梅尔金的影响力。1996年,金融家波塔宁被任命为主管经济、国有资产、证券市场和能源的第一副总理。叶利钦认为,大金融集团的负责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投资决策能力,这可以提高政府的经济政策效率。但叶利钦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说实话,吸收金融界代表参加政府机构工

13、作的想法结果是错误的。”1996年总统大选时,政府通过抵押拍卖赢得了政治上的同盟与大商人共同防止俄罗斯共产党上台。当时被交易的大公司包括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新利佩茨克冶金联合公司和尤科斯公司等。这些资产至今都是俄罗斯经济中“耀眼的明珠”。而在叶利钦赢得第二任期的大选后,政权将国家财产分给了帮助他赢得大选的人。这造就了一批所谓的“寡头”,他们不仅把持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还掌握着部分政权。国家通过抵押拍卖实施的借贷机制导致了无法避免的危机。银行获得国债的同时贷款给国家,但随着债务总量的增加,对国家偿还这些债务的信任逐渐降低,国家为此不得不一再提高利率。由于大

14、量外债,俄罗斯开始受控于贷方,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整个90年代,国际油价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甚至跌到每桶10美元。这导致俄罗斯无法从能源出口(这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来源)中获得资金,从而没有能力实施有影响力的财政政策。1997年3月,叶利钦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尽管切尔诺梅尔金继续担任总理,但主导经济政策的是丘拜斯和涅姆佐夫等人。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但是,不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同别列佐夫斯基的斗争、同杜马的矛盾)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机会。而切尔诺梅尔金势力的上升对叶利钦形成了威胁。叶利钦解散政府,启用了年轻的基里延科。正如叶利钦所言,他给了年轻人第二次机会。但是,年轻人并没能

15、抓住这次机会。1998年8月17日,俄联邦政府和中央银行宣布卢布贬值,无力偿还国债(政府违约),基里延科政府垮台。所有俄罗斯的银行濒临崩溃,一些银行破产。不过,卢布的贬值提高了俄罗斯本国的商品竞争力,经济开始恢复。到1999年初,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出现了回暖迹象,生产开始增长,特别是大众消费品和食品加工行业。但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叶利钦将政府总理当成了手中的一张牌,两年内四次更换总理,从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直到1999年8月,普京被任命为政府总理。需要指出的是,从叶利钦第二任期内,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斗争基本掩盖了经济领域的问题。多次更换政府总理导致俄罗斯缺乏完整和战略性的经济振兴

16、计划。这非常类似于1990年前后苏联的混乱时期缺乏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乏力,也没有人为此负责。可以说,叶利钦是改革家,是政治斗士,但不是经济专家。他希望以保护人的身份来组建自己的经济班子,愿意给年轻的经济学家自由改革派们提供支持。而他自己,既需要同政敌们(比如哈斯布拉托夫、久加诺夫)和老牌政治家们(切尔诺梅尔金、普利马科夫和卢日科夫等)进行权力斗争,又需要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西方大国的承认,还背负着车臣战争和多病的身体。但可惜的是,年轻的经济学家既没有自己的执政基础,又常常被当作叶利钦政敌们的靶子,最终成了牺牲品。三普京的执政,除了其本人的意志力和坚决果断的品质 (叶利钦语)之外,其政策还有很高的执行力和平衡性。普京把握住了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