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秀课”到“真课”.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26472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秀课”到“真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秀课”到“真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秀课”到“真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秀课”到“真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秀课”到“真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秀课”到“真课”说起这个话题,应从教育系统经常开展的赛课活动谈起。三人同上圆的认识。听课中,三种教学观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考。应该说教师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都做得比较好。一位教师正式上课前,为了学生当堂能有精彩的发言,预演时还给几个学生做了个别辅导。可想而知,他留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是什么印象假。另一位教师课前让学生“好好自学”了一下,结果,一开始,发言又积极,兴致也很好。课堂结构组织得更是严密,一环扣一环,似乎无可挑剔,偶尔有学生“出轨”,教师也能巧妙地将其“拉回来”,整堂课可以说顺顺畅畅、波澜不惊、按时按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我们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是学生的发展呢,还是学习的

2、过程呢?反正大家觉得学生都学得这么好了,还有上这课的必要吗?一句话浪费时间。第三位教师,在上前,既末布置学生预习,更未进行预演。因此,开课10来分钟了,学生学得磕磕碰碰的,后来慢慢地进入了状态,不知不觉中,课堂变得流畅起来了,课尾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课后,大家都说,这一课上得好真实。真实在让学生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成长。看着眼前的三堂课,想到近两年曾听过的数次区、市、省级公开课(比赛课),我不禁感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异常活跃,师生显得轻松愉快,尤其是公开课,“活而不实”的课堂现象更是愈演愈烈,难怪一位教育学者在给第五

3、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的开幕式书面讲话中说:“掌声雷动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有特色的、符合课改方向的课才是好课;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课才是好课。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数学,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数学教学,我们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教学境界,我们更要追寻教师那种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淡泊名利,无私忘我的心。”真实是课堂的生命。 我们曾经对一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给予热烈的掌声;曾经对一节课教师讲完结束语正好响起下课的铃声赞不绝口;曾经对一节课的板书工整得像一首小诗格外看好。的确,这样的课很中看、很

4、精彩、很“完美”,但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精彩不实在”、“中看不中用”的所谓“完美”的课,是以牺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代价的,是对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遗失,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弱化。它使课堂失去了生命,成了工厂的操作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不知所措,“沉默是金”,常常“不懂装懂”、“懂装不懂”,常常答非所问,辞不达意,常常不说自己想说的话,尽说老师想要的话,提出的不是“真的问题”,而是“假的问题”,是摸着教师的心理、脾气、照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假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不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是怎样学到的?而是自己,是自己的教学“预设”。是的,我们要追求“完美”,我想关键在于教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心中装着的是谁?是学生?是自己?还是听课的老师?在于教者关注的是学生感受了多少?收获了多少?还是有自己的教案、自己的“预设”完成了多少? 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作为教者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尊重学生,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宽松的氛围,这不仅是课堂环境问题,而且是师生关系问题,尤其在价值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的今天,教师更应该理解、尊重、宽容学生,要从根本上为“学”服务。俗话说:“鸣在林间自会啼”“鸟儿”自会引颈高啼。课堂自会呈现如鱼得水竞遨游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