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26383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权威资料-心理学概论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经心理学思想:精神节约论 【作 者】燕良轼 【作者简介】湖南师范学院心理系,副教授,长沙,410081 【内容提要】道德经运用自然类推和逆向求索的方法论揭示、阐发了一个基本的观点 精神节约论。所谓精神节约论即指:人应当以最小的精神付出获得最大的实际效果或行为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将精神节约论的具体运作概括为九条定律,即守静律、寡欲律、守中律、爱身律、自知律、弃智律、俭啬律、处柔律、贵言律。 【关 键 词】精神节约/守静律/俭啬律/寡欲律 道德经以其丰富的内蕴和高度凝炼的哲理性,古往今来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这部寥寥五千言的著作是一座含藏有多学科的智慧之矿。当我们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审视,居然又发现

2、它也是一部对人类精神现象进行透辟独到阐发的心理思想著作。据笔者的研究,道德经通篇都在揭示、阐发着一个基本的心理学观点 即精神节约论。所谓精神节约论就是:人应当以最小的精神付出获得最大的实际效果或行为效果。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即是治人事天,莫若啬。那即是说,人们无论在个体活动中还是在群体活动中都要啬其精神。我以为,精神节约论是道德经最富逼真度的命题,是道德经的实质所在。道德经与儒家所倡导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即通过自身不断精神付出和体力消耗去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的方式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它主张通过节约、保持、修养自己的身心而获得最佳实际效果。它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就是建立在精神节约论基础上的。

3、道德经的这一观点与马赫的思维简明教程,河北教育社1989年7 月第一版第29、30页。)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道德经的精神节约论进行解译。 一、道 精神节约论的起点 道是道德经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范畴。在中国先哲从抽象意义把握的开始。在道德经中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一个未分化的物质和精神实体。虽然道具有许多神秘色彩,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但其主要特征还是可以把握的。首先,道是自然规律的体现者。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这一基本特征就决定了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为精神节约论提供了一个总的前提。第二,道是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产生者,构成者,

4、即道为万物之母,万物持之以生,持之以长。显然这里所说的万物,不仅包括客观之物质世界,也包括主观的精神活动。第三,道是质朴、简约、寂静的。因为道法自然,而自然界本身就是简单、质朴、宁静,不加雕饰的,因此道也必然具备这一特征。道的这一特征就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现象也是俭啬的、节约的、质朴的。这一特征为精神节约论提供了直接依据。第四,道细小柔弱,无状无名,但却决定、驾驭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所谓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宾。道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人类不仅可以节约自己的精神,而且通过这种节约使精神发挥更高的效率。所以,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自然也是人类

5、精神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二、自然类推与逆向求索 探索精神节约的两个主要方法论 如前所述,道德经的核心是精神节约论。那么老子是怎样获得精神节约论真髓的?我以为,他主要运用两个方法论:即自然类推与逆向求索。 (一)自然类推方法论。道德经在探索精神节约论过程中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自然类推,即根据自然界存在的基本事实和特点类推到人类社会及人类的精神活动。比如,老子认为,自然界是质朴无华,不加伪饰,因此人类社会及人类的精神活动也应当保持这种自然状态;自然界是无私无欲、淳朴无邪,因此人类的活动也应少私寡欲,去智去巧。在老子看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是婴儿,所以他不厌其烦地告诫世人要复归

6、于婴儿,因为在老子看来,人类越接近自然状态就越有利于精神节约、身心和谐。纵观道德经我们发现,老子所使用的自然事实最多的是水或江海。因为在老子看来,在自然界的万千事物中,似乎水或江海最能体现道的本质,最能体现精神节约的思想。所以在道德经中最多的是以水喻道。因为:(1)水是柔弱的,但能克服刚强。 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据此类推出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2)水具有向下流的特点, 故推论出统治者争雄天下最节约精力的方式是善处下。只有善于处下的统治者才能成为圣明的君主。所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因此,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7、民,必以身后之。在老子看来,不仅在处理君与民的中,君主要善于下之,后之,而且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中也要善处下,即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3 )水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特点,从而推论出统治者欲称霸天下,一个简捷的方式是善于处众人之所恶。一句话,要像江海一样,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的精神节约的思想主要是依据自然类推方法论获得的。 (二)逆向求索方法论。在道德经中,自然类推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逆向求索则是在自然类推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辅助方法论,即根据自然界中事物的相反相成规律类推到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认为人们要达到某种目的,获得某种成功,其捷径常常不是靠径直取得,而是要通过

8、迂回的方式向相反的方向去获取,也即是说,按照道德经的观点,达到目标的捷径常常不是在距离目标的最近点,而是在距离目标的最远点。所以他主张人们要有效地达到目的就要从与目标相反的方面着手,由曲求全,求枉求直,由洼求盈,由弊求新,由少求多,由下求上,由柔弱求刚强,求勇武于仁慈,求大方于俭啬,求为天下先于为天下后。 总之,逆向求索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论,它看到了事物对立的双方不仅互为前提而存在,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掌握了这个方法论,就会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措置裕如、游刃有余。 三、精神节约论的九大定律 道德经中的精神节约论主要是通过九个定律具体展示出来。这九个定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或方面:即基本定律(

9、包括守静律、寡欲律、守中律),个体心理生活定律(包括爱身律、自知律、弃智律),群体心理生活定律(包括俭啬律、处柔律、贵言律)。当然以上划分只是相对的,只能就其主要倾向而言。现依次加以阐释。 (一)精神节约论的基本定律 所谓基本定律,我们设定那些无论对于个体心理生活还是对于群体心理生活都普遍适用的定律。在道德经中,我们把这一层次的定律概括为三个: 1.守静律守静律亦称虚静律。道德经把致虚极,守静笃看成是最高境界。它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变化。显然这一定律是通过自然类推和逆向求索获得的。老子把守静看成:(1)生命之本。在老子看来,只有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才能蓬勃生长。同时他

10、认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也就是说万物无论怎样千变万化最后都要返回到根本。这根本就是静,这种静就是生命:归根曰静,静曰复命。(2 )是人们智力活动和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老子认为复归于生命就是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是聪明智慧,即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反之,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举妄动,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不知常,妄作凶。他认为人的品德也是这样,真正的有德之人(上德)是顺应自然的接人待物、处理问题,这是一个人品德的最高境界,又是一个人智慧的最高境界。用道德经的原话即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一句话,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绝顶的智慧就是与自然

11、相吻合。这就是所谓静。 守静律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中,而且体现在群体心理生活中。比如在管理活动中,只要一个管理者不欲以静就会天下将自定。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也即是只有守静才能以最小的精神付出获得最大的统治效果。老子还认为,如果某些统治者不能守静,不能遵守自然之道,产生了贪欲行为,亦可用道来镇服它。不仅如此,即使在军事活动中也要坚持守静律。首先要不以兵强天下,如果不得已而用之也要恬淡处之,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就可以了,不能夸耀,逞强,自以为是。在战争中不得已杀了人也要以悲哀莅之,取胜之后还要以丧礼取之。总之,守静律所提倡的恬淡、清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据此提

12、出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却是不足取的。 2.寡欲律寡欲律亦可称为废欲律或弃欲律。在道德经中强调人们要做到清静安宁就必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认为只有去掉各种私心和欲望,才能保持人的自然本色。怎样才能寡欲呢?老子认为:(1)要抵制外物特别是物欲的诱惑。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无争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怎样抵制外物的诱惑呢?那就是阻塞感官与的通道。它认为塞住欲念的孔穴,闭起欲念的门径,终身不会有烦忧之事。反之,打开欲念的孔穴、纷乱和烦恼就会纷至沓来,以致终身无可救药。这即是所谓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在老子看来,一个人只有远离物质欲望的诱惑才能获得大德。老子之所以选择

13、这样一条寡欲的途径,既是他方法论的使然,也是他亲眼目睹当时统治者在物欲驱使下的腐朽糜烂的生活所致。由于方法论的局限和扭曲的社会现实使他产生了扭曲的认识,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不可能从外界的社会环境中获取养料,恰恰相反,是一个不断摆脱社会环境,并通过这种不断摆脱环境的积累,最终回到至真质朴,无私无欲的婴儿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道德才是尽善尽美的道德。显然,这是一种倒立的社会化过程或直立的社会化过程。事实上,物质世界或丰富的对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只要人们具备良好的主观选择能力和抗诱惑的能力,仅仅依靠阻塞感官与环境的通道,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做到了也未必获得身心健康。(2)要怀有知足心理。 老子认为要寡

14、欲不仅在客观上远离物欲的环境,而且还要在主观上怀有知足之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行。故知之足,常足矣。知足也是道德经反复强调的一条重要的寡欲途径,认为人之所以欲望无穷就是因为不知足,不知足是一切灾祸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提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守中律所谓守中律是老子提出的为防止事物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下去的一项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生存原则。老子深谙事物的两极盈缩的变化规律,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为了防止早已,他要求人们对财产(金玉)、地位(富贵)、功名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将莫之能守、自遗其咎。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15、;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为了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要守中,就要损有余以补不足。因为在老子看来,守中是自然规律的要求: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可是他发现现实社会中却常常违背了这一规律,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他认为只有那些有道者才能有余以奉天下。因此,他号召人们要自觉守中,自觉损有余以补不足,才能获得保长之道。他认为无论在自身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应坚持这一基本原理。因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显然,守中律是在自然类推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生存策略。在老子看来,自觉运用这一策略,即可以体现自然规律,避免挫折和失败,从而避免精神的无谓的消耗和浪费。 (二)精神节约论的个体心理生活定律 所谓个体心理生活定律主要适用于个体心理生活和修养的定律。属于这一范畴的定律也有三个。 1.爱身律爱身律的基本涵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