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26382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读图甲与图乙,回答12题。1图甲的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A B C D2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A海沟 B海岭 C褶皱山 D裂谷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图,图中数码代表岩层,回答34题。3岩层从新到老的排序是()A B C D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下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4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花岗岩5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

2、应右图中的()A B C D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下图甲为盐丘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有关盐丘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岩层受张力作用裂开导致盐丘沿裂隙溢出B盐层因上覆的岩层被风化剥蚀而露出地表C盐丘“刺穿”上覆岩层溢出后向低处流动D受到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影响7图乙为盐丘上独具特色的“石芽”,“石芽”的形成过程类似于()A峰林 B冲积扇 C沙丘 D风蚀柱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

3、完成89题。8甲处属于()A向斜成谷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9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A25 m B35 m C55 m D65 m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011题。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大约在4 0

4、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回答1213题。12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1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

5、表示降水。据此回答1415题。14该山脉南坡为()A背风坡、向阳坡 B迎风坡、背阴坡C迎风坡、向阳坡 D背风坡、背阴坡15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 A耐干热 B喜温凉 C耐低温 D喜湿热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6题。16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下面两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和“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719题。17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8图中序号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

6、带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19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2021题。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20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最高温/最低温北京28/18上海25/19哈尔滨24/11西宁22/3A B C D21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D该日北京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右图是“沿某经线附近

7、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2223题。22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23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425题。24图中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25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

8、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2628题。26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径流汇入 D多阴雨天气27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A雨热同期 B冬季多雨 C降水稀少 D冬冷夏热28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 B陆上径流汇入 C暖流势力强大 D底层海水上涌图4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各题。29若图中气流由于热力因素,气温低冷却下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可能不同B甲、乙中可能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一定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30若甲控制地区盛行西北风,则下列

9、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冬季可能受到甲风带影响 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我国东部主要的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度过了一个史上最炎热的夏季。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3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描述正确的是( )“台风”一般形成于副高南侧“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A.B.C.D.32若副高处于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有关地理现象的

10、叙述,正确的是( )A.江淮地区进入伏旱季节B.华北地区干旱缺水C.青藏地区雪线位置最低D.西北地区受寒潮影响下图表示的是四个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资料,据此回答各题。33.气候资料中的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水稻冬小麦大豆甜菜 B甘蔗玉米棉花苹果C椰子甜菜油橄榄春小麦 D天然橡胶冬小麦葡萄水稻34图中所代表的地区与其所在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印度 B中国 C阿根廷 D英国35当地出现最低气温值时,从科伦坡驶往亚丁湾的轮船将是:( )A顺风顺流 B逆风逆流 C顺风逆流 D逆风顺流读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36.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1、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C该山地所在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37.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图甲和图乙示意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回答56题。38有关此时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正午太阳高度Q地大于M地地球自转线速度Q地小于M地M地的白昼时间为14小时Q地位于M地的西北方向A BC D右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图示范围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据此回答910题。39C点地方时最晚可能是()A18:40

12、B22:20C9:00 D8:40ZXXK40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值为()A2/3 B7/12C11/12 D3/4二综合题(共50分)41读“某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判断该河流名称和图示范围该河流所属的气候类型。(6分)(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4分)(3)读图乙,并结合图甲,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10分)42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为法国西海岸最大的沙丘,沙丘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乙图为非洲西海岸塞内加尔河入海口处的沙洲,近年来该沙洲不断向南伸展。(1)据图描述甲图沙丘的形成过程,并比较沙丘东西两侧坡度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乙图中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8分)43.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在我国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_为主的自然灾害系统。(2分)(2)我国台湾和横断山区多地震的原因是_。(2分)(3)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_有关。地震是地球内能以_的形式释放的过程。(4分)(4)泥石流成因:自然原因:_。(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