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25757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梅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正是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状况下,导致在农村出现了一大批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的问题,他们的道德发展和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他们是我国未来的劳动力,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程度、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的稳定。关 键 词 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问题;原因;对策当前,“打工族”留守子女道德教育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远离直接监护人、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道德失范、情

2、感孤独等“留守学生”作为广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教育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真正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情感孤寂困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而且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社会形成重视、关爱留守学生的浓厚氛围。 “留守学生”的道德发展与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每个“留守学生”同样享有生存、发展、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不仅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一、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的含义与特点(一)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的含义所谓

3、“留守子女”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务工,将孩子交给长辈或亲属抚养教育的未成年学生。(二)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的特点目前,这个群体的学生在我国已相当普遍,在农村尤其突出。这些学生的主要特点为:成绩差,不良嗜好多,易受不良诱惑;道德失范,情感孤独,常有违纪违规现象。尤其在初中阶段的“留守子女”,由于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等原因,他们的心理发展面临着一个艰难的过渡期,即离开双亲的保护以求个人的自主时期,也叫“心理断乳期”,这时他们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如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反抗性和服从性的矛盾、闲锁性与合群性的矛盾等,这些特点使他们的心理发育处于“多事之秋”。二、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的

4、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农村实行包干责任制后,一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进城市,走出国门,走向广阔的市场经济舞台,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为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诸如,治安问题、计划生育问题、打工子女入学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其中“打工族”留守子女教育和成长问题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子女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价值观上:不少留守子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认为读书无用,部分学生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缺乏进取心,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产生了

5、“读书无用论”、 “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形成了功利主义价值观。 (2)、学习方面:留守学生一般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差一些,学习困难重重。甚至有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有的个别学生公开表示不是自己要来读书,是爸爸妈妈强迫来的,根本不服从教育指导,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教学秩序。(3)、心里方面:留守学生往往不是性格内向、孤僻,就是性情暴躁、自私任性,心理脆弱敏感,做事缺乏自信心,心理逆反较重,并常以自我为中心。 (4)、道德方面: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着自控能力弱,亲情淡漠,是非观念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如:不文明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5)、行为方面:

6、不少留守学生都存在着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不遵守规章制度,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还变卖家里的东西换钱,用以喝酒、抽烟、进网吧和游戏厅,常常出现三五成群闲逛、不按时回家甚至夜不归宿等现象,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年人混在一起,违法犯罪情况和比例较高。留守学生的年龄从几岁到十几岁,20到30年后他们正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而未来的二三十年,对于我国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正是关键时期,因此这一代孩子的成长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7、。缺乏父爱母爱,使留守学生心理失衡,情感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应该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共同承担,现在缺失了三分之一,对孩子的成长必将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学生正处在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他们往往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家人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留守学生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留守学生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留守学生往往亲情淡漠,性格不健全,特别是留守学生低龄化加剧了这种

8、危险。当留守学生产生了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时,自己的父母却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与其联系较少,有的甚至多年未与孩子谋面,很难与子女交流。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使有些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而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或亲戚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又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心理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造成留守学生大多心理脆弱敏感,性格孤僻内向,情绪异常,不善与人交流和沟通,自我封闭,甚至产生仇视心理,动辄就是逃学、离家,安全隐患难以保障。监护人教育的不力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得力甚至缺位,使留守学生

9、的行为习惯差,品行状况不佳。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一般由祖父母或亲戚监护,监护人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或者几近于没文化,家庭教育理念和技能缺乏,导致其对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面临的诸多困惑不能给予及时引导、全面解答。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留守学生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以祖辈为主的监护人既要劳作忙于自己的农活和生活,又要额外增加管教孙辈的负担,使他们的精力、能力顾之不及;以亲友为主的监护人则更多了一层顾虑,既担心孩子受不了管教外逃,又担心别人非议虐待孩子。因此,监护人对留守学生的监护大多停留在浅层监护的状态,仅把管住其安全、 “有吃有穿有住”作为监护的主

10、要内容,而疏于对留守学生进行学习的辅导、思想的交流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督促培养,家庭教育十分薄弱。家庭教育的不力、家庭温暖的匮乏,使得有的留守学生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年人混在一起,形成行为偏差。 (三)社会环境方面原因。留守子女正处于人格形成、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目前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良莠并存,对于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他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父母远在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行为。(二)学校方面的

11、原因。现有教育资源欠缺,有效监督缺乏,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教育软硬件设施及其简陋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有科学的育人理念。这就不利于留守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 “留守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亲情需求较强,急需学校及老师更多的关爱与指导,需要学校教育尽可能多地填充他们无人约束的课余时间。目前,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师资不足、体育设备设施匮乏、校舍简陋等现象,不少基层中小学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已是超负荷的工作量。针对留守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每年l70天左右的节假日时间,学校虽然也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但由于现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有效地杜绝留守学生进入游戏厅、网吧等不良

12、社会环境。由此可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仅靠学校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必须由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 四、加强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教育的对策注意:对策部分可以根据原因进行思考。思路: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社会方面应该如何做出反应,以加强对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教育。对于农村“打工族”留守子女的种种问题,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缓解或加以解决。把对策的1-3点都整合成一个方面,即学校应该如何做。下面分成几层意思来写即可。(一)家庭方面。加强监护人的培训工作,全面推行“代理家长”制。学校可以成立家长联谊会,密切家校关系,组织开展好对监护人的培训,交流家教知识和观念,教育监护人对“留

13、守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多关心,行为方面多督促,正确行使其监护权利,承担监护义务。针对留守学生“家教缺位”的状况,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和举措规范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并要求“代理家长”能做到:一是掌握思想动态,关怀留守学生的精神成长,与他们沟通情感,及时矫正不良行为习惯;二是关心留守学生生活,了解他们一日三餐及生活经费开支情况,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三是及时辅导学业,提高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四是注重安全监护,确保留守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五是提供必要帮助,逐步教会留守学生自我管理。通过“代理家长”队伍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位”、 “有效监护缺乏”的问题。(二)学校方面。1

14、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优化学生发展环境”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管理板块结为一体,保障每个留守学生同样享有生存、发展、受教育、受保护的权利,实现“幸福留守、健康成长”的目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情况,对各地和各部门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建立“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引导、教育和管理。2建章立制,构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15、。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使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各学校应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情况登记制度,全面掌握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及时采集各类信息,准确统计相关数据;二是建立留守学生监护人联系制度,采取召开监护人会议、家访、通讯联系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校外情况,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三是建立留守学生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教师人头,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提出统一的工作要求;四是重视留守学生的安全管理、健康和心理状况,建立留守学生情况报告制度;五是建立留守学生沟通交流制度,让留守学生告别孤独,感受亲情,引导其正确认识人生。有条件的学校还应配备专门

16、的心理辅导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六是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实施结对帮学和强化辅导,对生活困难的学生优先纳入“两免一补”范畴,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立志成才;七是建立留守学生入学、升学指导制度;八是建立留守学生寄宿优先制度,优先满足留守学生寄宿需求。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要积极探索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思路和办法,成立“一对一”、“多对一”、 “手拉手”帮护小组,鼓励留守学生多参加健康、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进行感情沟通,开设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帮助“留守学生”走出情感孤寂的困境,度过身心发展的一个个难关,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健康成长。针对留守学生群体特点,各级各类学校要对留守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深入剖析,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五心”育人:以“爱心”温暖学生,以“细心”研究学生,以“匠心”教育学生,以“耐心”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