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25618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说明文专题复习晋江紫帽中学 苏辉福授课地点:初三年2班授课时间:2015年5月21日星期四上午第三节教学目标: 1、回顾说明文的相关内容。 2、感知中考关于说明文的考试题型。3、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考题答题策略。教学重点:1、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2、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一)展示近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文体 1、2008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3分) 说明文 奥林匹克精神永传扬 (13分) 议论文 2、2009年苏州园林(9分) 说明文 圈子决定你的未来(14分) 议论文 3

2、、2010年蔡资深古民居群(9分)和 说明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4分) 议论文 4、2011年神奇的地声(15分) 说明文 5、2012年每天进步一点点(14分) 议论文 6、2013年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13分) 议论文 7、2014年时间都去哪儿了(12分) 议论文(二)展示语文版初中课本所涉及的说明文单元1、七下(五):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 洲际导弹自述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鼴2、八上(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3、 笑、南州六月荔枝丹、善待家园、龙统图趣说WTO二、新课教学 (一)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说明文的定义:说

3、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事物或事理为主要内容,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2、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等。5、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

4、二)中考考点分析1、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2、把握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及作用。 3、辨析说明顺序。 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4、整体把握内容。 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5、选择题。(三)具体考点点拨1、考点一题型: 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子采用了_的说明方法, _说明了_。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 第二空填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术语。 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示例: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 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示例: 划线

5、句子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答题格式: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作用的关键术语+说明对象的特征2、说明方法的关键术语: 举例子 + 具体贴切 列数字 + 科学准确具体 分类别 + 条理清晰 打比方、摹状貌 +生动形象 作比较 + 突出强调 +说明对象的特征 下定义 + 科学准确简明 列图表 + 直观形象 引用 + 增强说服力 作诠释 + 使得说明对象 的特征更通俗易懂3、考点二题型:(1)、分析加点的字或词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先解释 词或说明词性作用, 再分析 词在句中的作用, 最后再说明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性的特点。示例:松鼠好像

6、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答案:“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 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 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2)、XX词语能否删去或替代?并说明理由?解题思路: 第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删或不能替代。 第二步:再解释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第三步:若删去了或替换了,句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或太绝对了)。 第四步:最后说明作用: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示例:(2013年孝感市中考题)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

7、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 文段中第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答: 。答案示例:不能去掉,绝大多数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去掉后,与事实不符,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直击全国各地市中考试题(1)【考点一】练习 (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8、,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013年梅州中考) 第段划线句运用了 、 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答案示例: 划线句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2)【考点一】练习 (二)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据新华社2007年4月报道,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据人民日报2012年10月报道,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2013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 17.第二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4分) 答:_

9、 答案示例: 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的说明了“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3)【考点二】练习(一)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201

10、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12.简要说明第段中加横线的词“尽量”的表达效果。(4分)答:_答案示例:“尽量”一词表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考点二】练习(二)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2011年广东中考)11.第自然段“人类发

11、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答:_答案示例:不能去掉。“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考点二】练习(三)其实,在很早以前,猫就被列入世界最危险和具侵略性的100个物种。它们的祖先来自中东地区,作为捕鼠能手深得主人们的喜爱。在人类的保护下,猫已遍布世界所有角落。尤其是在海岛上,猫和老鼠一样,都成为了威胁生物链的元凶。无论是瓜达卢佩的卡拉卡拉鹰还是夏威夷秧鸡,都不是猫的对手。据统计,猫已成为导致22

12、种海岛动物灭绝的元凶之一。 (2013年深圳中考)11.第段加横线的词语“据统计”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_答案示例:不能删除。“据统计”在此表明数据来源和准确性,说明猫造成的海岛动物灭绝程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三、假如你是中考的出题者,为下面这则说明文材料出一些题目让考生作答。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