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 (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25520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年的树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去年的树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去年的树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去年的树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去年的树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去年的树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年的树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年的树第三次教学设计(1组)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知道童话中的花鸟虫鱼、日月星辰等都能说话,还知道童话一般都歌颂了真善美。但“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能力欠缺。因此,在学习本文时,结合去年的树语言简洁的特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简洁的语言中去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关心人物的命运,就显得尤为重要。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加之本课生字只有4个,因此识字不是难点,但为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写字的要求,在课堂上还是需要有写字时间的。对于理解课文,感受鸟儿和树的友情比较容易,但对两次“看了一会儿”

2、的内涵不能具体分辨,需要通过想象来补充和区分。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多数学生会罗哩罗嗦,不够简洁,应指导学生运用“画人物关系图”的方法概括内容,并把同类事情合在一起说。学习目标:1认识“伐”字,规范书写4个生字,正确运用“融化”、“溶化”。2画人物关系图,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3给人物对话添加修饰语,分角色朗读。4比较故事结尾两次“看”的不同,想象练笔,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5拓展阅读白蝴蝶,画出人物关系图,想象红气球和白蝴蝶的结局。学习重难点:1. 学习“画人物关系图”的方法,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2透过简洁平淡的语言,发挥想象,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教学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画人物

3、关系图,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找出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并思考: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用简练的语言说给自己听。2.全班交流:(1)交流人物。随着学生的回答,把“鸟儿”和“树”图片贴到黑板上,并板书“树根、大门、小姑娘、灯火”。(2)交流发生的事情。预设:如果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很罗嗦,逐一来谈鸟儿与树根、大门、小姑娘的关系,教师则肯定学生发言完整,同时进行引导:树根、大门、小姑娘都是鸟儿在找树时问路的过程,你能不能合在一起说?让学生懂得“同类事情要合并说”。如果学生把鸟儿找树的过程合起来说,教师则追问“为什么你把鸟儿向树根、大门、小姑娘问路合起来说了呢?”通过学生的回答,使其他同学明确

4、“同类事情要合并说”。(3)小结:人物比较多的童话,可以用“画人物关系图”的方法来概括内容,并且把同类情节合并。(4)再次练说内容:学生对照关系图,说给同桌听。活动二:添加修饰语,分角色朗读对话1学习第一次对话,认识“语言简洁”并展开想象,体会“鸟儿”和“树”的难舍难分。(1)出示第一次对话,学生齐读。再出示幸福是什么中的一句人物语言,比比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幸福是什么一课没有修饰语)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去年的树 “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着说。 幸福是什么(2)结合第一、

5、二自然段,展开想象,给“鸟儿和树的对话”添加修饰语,并说明理由。预设:学生添加的修饰语,“树”说话时可能是:依依不舍地、深情地、伤心地;“鸟儿”说话时,可能是:痛快地、肯定地。如果学生在谈理由时,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教师应引导:他俩是一般的朋友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抓住“天天”一词,体会鸟儿与树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如果学生能抓住“天天”一词来谈,则充分肯定学生能抓住词语谈出自己的感受。(3)小结:有了修饰语,语言很生动;没有修饰语,语言很简洁,但是简洁的语言能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4)根据所填词语,同桌分角色读,并互换角色,进一步体会难舍难分的情谊。2小组合作,依照“填修饰语”和“感

6、情朗读”的方法,继续想象其他三次对话时鸟儿的心情。(1)出示段落,小组合作:结合当时的情境,给小鸟说的话加上修饰语。出示: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树根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你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

7、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2)班内交流。找两组同学交流,说说填的内容,并谈出理由。预设:只要学生所填的修饰词能反映越来越难过、越来越着急的意思,即可。若所填词语不合理,教师应组织其他小组同学补充、纠正、完善。(3)感情朗读。每个同学都当小鸟,根据各组所填的词,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指生读。(4)小结:从简洁的语言背后,依然读懂了鸟儿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的决心,因为他和树是好朋友。活动三:品味结尾,想象练笔。1质疑:自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质疑问难。抓住两个简单的“看”,使学生想象:鸟儿为什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3交流写话,解释疑难。请几名学生到展台前展示,师生合作评价

8、。结合学生所写,领悟吃惊、友谊、诚信、留恋、环保等。此处,评价有三个标准:一是情感体会是否到位;二是语言表达是否恰当;三是书写是否工整。4齐读最后三段话,进一步感受语言简洁的魅力,体味深厚的友谊。第二课时活动四:字词盘点,书写生字。1自读课文,盘点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2规范书写生字。(1)指导“融”字。分五步:第一,先让学生读帖:写好“融”字,必须注意什么?(左右基本等宽,左高右矮)第二,教师范写;第三,学生练写;第四,评写;第五,跟进,再次练写。 (2)规范书写“剩、伐、煤”三个字。 3区分“融、溶”,并正确运用。 (1)出 示“融”的甲骨文写法:字形像很多蛇从地里钻出来。造字本义:冬去春来

9、,大地回暖,虫蛇从冬眠中复苏,恢复生机。虫,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冬眠后蠕动的小动物。 (2)选词填空:融化 溶化砂糖放在热水中,很快就会( )。春天到了,校园里的冰雪都( )了。活动五:拓展阅读,迁移运用。1新美南吉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体弱多病,30岁时英年早逝,对真情非常渴望和留恋。他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深受小朋友的喜爱。2拓展阅读白蝴蝶。自主选择一项学习任务:1.画人物关系图,说说故事主要内容;2.展开想象:红气球和白蝴蝶的结果怎样了呢? (1)学生自读文章,作批注。 (2)全班交流,体会白蝴蝶与红气球不离不弃的深情。活动六:总结提升。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

10、谈对友情的认识,可以谈语言的简洁,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2.如果喜欢新美南吉的童话,课后可找来阅读。去年的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端正地书写“融”“伐”。2.能利用抓主要人物、串联画面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体会“天天”等关键词句在表现树和鸟儿之间深厚情感方面的作用,想象人物心情,能分角色用恰当的感情朗读第517自然段。4. 感受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学习“关注人物、展开想象”的童话阅读方法。尝试在文章的结尾处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引导学生借助预习单自主预习。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去年的树,介绍这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童话。二、预习反馈,

11、练写生字1.反馈预习情况出示预习单汇总表,引导学生关注大多数同学们想要重点提醒的生字。2.自主交流。预设1:融 对策:(1)写正确:学生自主提醒“融“字易错点,并交流识记办法。(2)写端正:投影出示学生预习时写的“融”,请“融”字写得漂亮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绝招。教师相机指导关键点左边起笔“滑滑梯”并范写。 (3)学生练写“融”字。 (4)实物投影展示评价。 (5)互评自评,再次练写。预设2:伐对策:(1)写正确:学生自主提醒“伐“字易错点,并交流识记办法(2)写端正:投影出示学生预习时写的“伐”。引导学生将其和书中田字格中的进行比较,重点指导写好“丿”。(3)师范写,生练写。(4)实物投影展示评

12、价。 (5)互评自评,再次练写。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预设1:内容不完整预设2:笼统 对策: 教师指导:这种叙事性强的文章,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归纳。先来看一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角色?(教师板贴学生所说角色)看着这些角色,回想课文,他们当中谁和谁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学生交流画面,教师随机摆板贴。预设3:鸟儿和树根、大门、女孩的画面重复、啰嗦。对策:教师引导归类合并,鸟儿只向树根打听树的下落吗?因为他们有共同点,所以可以归纳在一幅画面中。(教师画简笔画) 按照顺序把画面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生自由练习。

13、4.练习后,指名汇报。5.小结:像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就可以用“抓住人物、串联画面”来概括主要内容。四、关注词语的反复使用,体会情感,想象画面,分角色朗读1.出示第一幅画面的内容,指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两个“天天”。2.引领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两个“天天”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小结:作者就是通过词语的反复运用,来突出了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4.在体会的基础上感情朗读。预设:没有读好。对策: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他们的感情,朗读时突出重点词语。5.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再读第一幅画面的内容。6.继续运用合适的方法,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第517自然段

14、。预设:学生不能把小鸟寻找好朋友时,越来越着急的心情读好。对策:课件出示故事画面的情境,师语言创境:让我们一起来到那片茂密的森林中,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和树天天在一起唱歌。冬天到了,在飞往南方之前,你们约定明年再来唱歌。盼啊盼啊,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你长途跋涉,终于来到相约的地方。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小鸟小鸟,此时,你在想什么?看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办呀?预设1:因为找不到小树而疑惑 ,到处打听 预设2:对好朋友的关心和担心 ,四处寻找 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小鸟的话,读出小鸟越来越急切的心情。8.小结:读童话时,要边读边想象,可以先想象画面,再想想角色的内心、动作,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情感,把课文读好了。 9.鼓励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同位合作,一人读鸟儿的问话,一人分别读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回答,并轮换读。 第二课时一、聚焦结尾,升华情感。 1.回顾第一、二幅画面内容。2.聚焦最后三个自然段,指读。3.引导学生关注小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象这时她心中在想些什么。预设1:难以置信:不可能,不敢相信,我的好朋友树怎么会变成这样?预设2:恋恋不舍:我怎么舍得离开你啊,以后让我给谁再唱歌,又有谁能再听我唱歌?预设3:陷入对往事的回忆。4.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鸟儿对树的一片深情。二、想象写话,续编故事。1.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注意延续树和鸟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