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25496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编制科室: 日期:xx医院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制度一、下呼吸道感染(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构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重复使

2、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7、注意腔卫生,防止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

3、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10、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二、留置导尿所致泌尿道感染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4、维护连续密闭的导液引流系统,

4、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5、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 2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15ml以上;每周更换导尿管,若阻塞应立即更换。7、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8、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三、手术部位感染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2、手术室环境清洁,符合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不同类别的手术安置在相应级别的洁净环境下进行;传染

5、病人手术安置在隔离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3、出入手术室应当严格遵循手术室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和罩,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4、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物品,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平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视为污染。5、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手术技巧。必须进行的伤引流,应首选闭合式引流。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门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

6、的走动和交流。6、严格遵守手术切护理和引流操作规程,换药操作时应按清洁伤、感染伤、隔离伤依次进行,特殊感染病人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严格执行隔离措施。7、对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住院日应少于3天,若无禁忌症,术前应使用抗菌皂洗澡。8、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必须备皮时选择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在手术当天或手术室内进行;严格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9、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外包装后存入,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10、遵循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和本省管理办法,严格掌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

7、规程。2、严格掌握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指征,必须时使用,并尽早拔除。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3、医务人员应掌握有关血管内导管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和周围动脉导管的使用、插入方法、维护以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接受相关知识培训,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4、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选择合适的导管,尽量使用单腔导管和抗微生物药物包裹的导管;中心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锁骨下静脉,外用静脉插管应尽量选用上肢静脉。5、妥善固定导管,妥善处置穿刺部位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当覆盖纱布或覆膜变湿、污染时应及时更换。6、三通锁闭保持清洁。输液管更换频率不宜过勤,除非

8、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才更换。7、开展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与反馈。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应立即拔除导管,严禁原位更换导管。8、积极治疗和处理患者原发感染病灶。五、血液净化(透析)相关感染1、严格执行血液净化(逶析)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2、有血液净化(逶析)的操作指南、护理规范及相关感染的控制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3、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应符合国家产品质量规定的要求。4、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器及管路产品说明使用,使用一次性透析管路。对新透析必须做血源性传染病检测,有无传染病性疾病、不同

9、传染病透析人员均应分专机专用。有严格的操作与检测规范,定期进行病原学检查,有完整的监测记录。5、制订并完善血液净化所致的相关感染应急管理预案与处理程序。6、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7、对血液净化(逶析)所致相关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对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六、胃肠道感染1、严格执行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2、按卫生学标准制定食物采购、保管、烹调和往病房输送、分发的相关制度,严格管理并落实;乳汁污染是引起新生儿腹泻的重要因素,应注意无菌操作收集和储存乳汁。3、肠道疾病流行期间(每年5月1日一10月31日)设肠道疾病专科门

10、诊和肠道疾病专用的输液、观察、治疗室;对患有肠道感染病人、产妇及其婴儿进行隔离,直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连续3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时,方能解除隔离;对易感者,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保护性隔离。4、工作人员出现急性腹泻时,应立即做大便常规或培养,可疑为感染性腹泻时应暂时调离食物处理或与病人直接接触的岗位;当临床症状消失和2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后,再回原岗位工作。5、实施胃肠减压、鼻饲等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胃肠减压管、鼻饲等应一人一用消毒。6、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对服广谱抗菌药物,严禁滥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一旦出现腹泻即应警惕,及早诊断、治疗,防止二重感染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加强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管理。病人出院后要进行空气、物品、床单位等的终末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