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25391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与哲学教材常用关键词的归类总结一.基础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2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理基础分别是物质的反应特性、人脑3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7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8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9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二.根本、基本、重要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基本观点是联系的

2、、发展的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4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6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8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9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1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三.途径、方式、形式1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是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

3、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辩证的否定3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或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四.本质、实质、性质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5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8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9科学的本质是创新10美国两党制

4、,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选修3)五.特征、特点、属性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3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相对独立性4实践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物质性的活动;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6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7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六.保证、保障1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七.最、首先1迎接未来科技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2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运

5、动(或哲学)。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3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5人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八.如何1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2如何实现人生价值P103106九.核心、中心、关键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3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5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P77十.前提1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生物的反应形式2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5同一以对立和差别为前提十一.原则、准则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十二.体现、表现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2地理环境、人口要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选修3)5美国的两党制主要表现为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选修3)十三.决定、规定1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2

7、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选修3)十四.目标、目的1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素质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十五.源泉、来源1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4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5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创新十六.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

8、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理想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十七.精髓、灵魂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4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勇于批判、不断创新十八.精神1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十九.主体、主导1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二十.关系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二十一.标准1判断一种文化是不是先进文化,要看这种文化是否站在时代的前列,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判断新旧事物标准,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4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5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6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二十二.主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共同理想二十三.人类特有的1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二十四. 出发点1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