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253804 上传时间:2024-03-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下列括号中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干(gn)练 框(kung)架 嗑(k)瓜子 怏(yng)怏不乐B濒(bn)临 山峦(lun) 兑奖券(jun) 畏葸(x)不前C泥淖(no) 锃(cng)亮 紧箍(k)咒 刚愎(f)自用D鞭笞(ti) 潜(qin)伏 捅娄(lu)子 呱(g)呱而泣 1C (A“干”读gn,“框”读kung ; B“券”读qun; C“锃”读zng,“箍”读g,“愎”读b D“笞”读ch,“潜”读qi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融汇贯通 金榜提名 再接再励 山清

2、水秀B积思广益真知卓见以逸代劳闲情逸志C幅员辽阔一泄千里 明查秋毫应接不暇D迫不急待流言蜚语维妙维肖仗义直言2C (A“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金榜提名”应为“金榜题名”,“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B“积思广益”应为“集思广益”,“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以逸代劳”应为“以逸待劳”,“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C“一泄千里”应为“一泻千里”,“明查秋毫”应为“明察秋毫”;D“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维妙维肖”应为“惟妙惟肖”, “仗义直言”应为“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B通

3、过师生共同努力,我们班的期末语文考试成绩差强人意。C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频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炙手可热。D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3B(“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当以_梦寐以求”之类的成语。“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用来修饰商品,属用错了对象。“文不加点”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用之修饰“低分作文”属望文生义的错误类型。)4下列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

4、青海湖水不但蓝得纯净、深湛,而且蓝得温柔、恬雅。B如果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C灯影峡虽是险峻,却干枯无味。D你无论生长在祖国的哪一片土地上,总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4B 关联词“如果”的语序不当。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固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 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5、B C D答案C(句点出对象:种子,突出所处环境对它的敌意。句紧按句,说明种子勇敢面对压力,突出其努力: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抖句承接句,再度强调其努力。句承接句,自然地道出种子努力的结果:变成了嫩芽。句承接句,坚定信念,升华文意)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五经”,指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B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给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C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的诗体可分为

6、乐府、杂言、四言、五言、 七言等。“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诗体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D先秦称诗经为诗或诗三百,其体例为“赋比兴”。诗经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6D(诗经的体例为“风雅颂”)7下列名句与课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瀚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D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7A8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7、倡导怎样的体育精神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请用一句完整的话归纳出“体育精神”的内涵要点。(1)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91获得金牌!这个成绩打破了美国选手阿兰约翰逊的12秒96的奥运会纪录。女子世界跳高纪录,1957年被中国选手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打破,1987年又被保加利亚运动员科斯塔迪诺娃以2.09米打破并保持至今。中国女排继2003年世界杯夺冠之后,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绝地反击再度捧杯。(2)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跳水上,彭勃、王克楠在最后一跳中因王克楠出现失误而与奖牌无缘,彭勃却拍拍同伴肩膀给以安慰,无丝毫责怪。两届奥运会举重冠军占旭刚在雅

8、典奥运会男子77公斤级比赛中冲击三连冠未果,连续三次157.5公斤没有抓起来,比赛失败,但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3)著名韩国女曲前主教练金昶佰近几年带领中国女曲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包括战胜韩国女曲;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中国老女排的核心人物郎平今年起执教对中国女排构成很大威胁的美国女排。(4)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网球公开赛的赛场上:当赛事正在激烈地进行时,一只突然飞进赛场的小鸟,不幸被高速击来的网球射中,落地而死。击中小鸟的运动员顿时神情沮丧,立即放弃比赛,毫不犹豫地来到小鸟跟前,虔诚地向它下跪。 8参考要点:体育精神的内涵包含了更快更高更强,尊重失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尊重生命等要点。 9以下

9、两题,选做一题。(如另一题也做,则作为附加分计入本大题总分) (1)“彭祖寿星节”是彭山对外的一扇窗口,请你为下一届“彭祖寿星节”拟一条标语。标语内容应体现彭山地域特色和“寿星节”活动主题,不超过20字。(2)眉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古到今涌现出不少文化名人,如彭祖、张刚、李密、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虞允文、彭端淑等。请仿照例句,根据所给上联,选择一位眉山历史文化名人,根据其事迹对出下联。例子上联:张刚忠义流百代, 下联:文山丹心照汗青题目上联:仲尼仁爱传千古 下联: 注解:文山指文天祥 仲尼指孔子答案:(1)标语内容体现彭山特点1分,符合标语特点1分,超过20字不给分。(2)如“彭祖

10、寿延八百年” “李密孝心感天地”“三苏文名耀神州”等。(能准确概括眉山文化名人事迹1分,符合对联创作一般要求1分)10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走进同学们的生活,对这一种文化现象,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你是怎样认识的?请从思想内容方面对以下几则节选歌词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歌词简述理由。有个人爱你很久,但偏偏,风渐渐,把距离吹得好得意。晴天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老鼠爱大米我吹吹牛逼败败火值当听个乐和 要是有啥想法 就来中国龙势力团社找我 逼吃 捶 呜了 擂 再逼吃 再捶 再呜了 再擂 东北人不是黑社会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那大地心脏汹涌、

11、不安跳动,全世界只剩下一种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龙拳10答案:通过这几节节选歌词,我们可以看出时下流行歌曲的瑕瑜。在思想内容上,流行歌曲有抒写健康、真挚、忠贞不渝的爱情的(如第则);有表现龙的传人昂扬向上龙的精神的(如第则);当然也有表现低级趣味、崇尚暴力的(如第则)(本题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检测,试题答案呈多样性,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表述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只呈现结论者得2分) 二、古诗鉴赏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12、“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

13、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3、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