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下总复习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25299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数下总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数下总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数下总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数下总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数下总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数下总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数下总复习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复习教案第1课时 一.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加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 三.复习过程 1. 口算。(口算除数是29的除法算式若干题,选出其中的几道给学生说说除法式子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组活动 (教师准备好除法算式卡片,分发到各小组,按规律把算式分类,然后汇报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分的,举例说明自己是怎样求出商的。)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

2、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4.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5.试试自己的能力(印题发给学生) ( 1 )把正确的商打钩。 497=7. 9. 8. 8 1=7. 1. 8. 42 6=7. 4. 6 . ( 2 )填空 217=() 486=() 72()=9 21()=7 48()=6 729=() 6.比一比谁最棒。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 4 6=()3 2()=3() 7 () 8 2 ( ) 8 24( ) 7.练习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二、复习目标 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三、复习要点 1、复习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说一说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读出下列各数 2563 2506 2056 2560 90806 ( 1 )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 2 )说出以上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 3 )练习 :8469=( )+( )+( ) 5030=( )+ ( ) +( )+( ) 4106 =( )+( )+( )+( ) 3、动手拨一拨(教师口述万以内的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数,然后再读出来。) 4、看实物图写出多位数。然后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5、数的写法 六千 写作_ 二千九百 写作_ 七百八十 写作_ 五

4、千零六 写作_ 四千零九十三 写作_ 七千七百零三 写作_ 6、写出4208后面的三个数_、_、_ 写出8051前面的五个数_、_、_、_、_ 7、游戏活动 说明活动要求:用学具中的数字卡片,在老师的口述下摆出多位数,比一比谁摆的又对又快 8、作业练习: 第三题和第3、4、5、题。 第三课时一、复习内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近似数。 二、复习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近似数 三、复习过程: 1、口算。 2、小组说一说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独立完成第7、题计算。 4、提问:在计算加减法时你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保证你的计算是正确的,把你的好方法告诉

5、给同学们。 5、复习估算 6、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8、题,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7、练习作业教材第5、6、7、题。 8、讲评作业 9、小结 第四课时一、复习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二、复习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三、复习过程; 1、复习克、千克 提问:(1)1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2)1000克与1千克比较谁重谁轻。 引出:1千克=1000克 2、说出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质量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先小组说一说然后汇报) 3、动手圈一圈(完成教材第9、10、题) 4、线(估一估再连

6、一连,教材第9、题) 5、活动内容(每4人一组活动) (1)估一估自己带来的物品各有多重 (2)再估一估老师带来的这些物品各有多重,看谁估的最接近实际重量。然后由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物品的质量贴在物品上的暗处) 6、练习作业:(1)计算: 3000克+5千克=()千克 9千克2000克=()千克 4千克6=()千克 81克 9=()克 7千克+500克 =()克 (2)在括号里填上“”、“”、“=”: 4千克()4000克 48克()2千克 5200克()6千克 50千克()50克 900克()1千克 600克()6克 7、思考: 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

7、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第五课时一、复习内容: 平移、旋转现象。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三、复习要点: 1、举例说明,生活中什么是平移现象,什么是旋转现象。 2、画出 向左移动8格后的图形。(教材第10、题) 说一说 平移的移动方法。 完成作业: 教 材P121第11、12、题。 四、学生小结 第六课时 一、复习内容:解决问题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过程: (一)用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1、从情境中了解信息。(教材第13、题) 2、把上面的信息和问题串连起来,再读一读感受一下题意。 “玩碰碰车每人每次用3元,

8、小明用12元可以玩几次?” 引导学生理解12元里面有几个3元,就可以玩几次。 3、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4、学生讨论完成: (1)“小强有8个碗,18根筷子,一次可以给几位客人。为什么?” (2)教材第11、题。 (3)比较(1)、(2)的异同点。 (二)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二(3)班有男生22人,女生20人,每7人坐一个小组,全班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2、有同学在公路两边种树,每边都种8棵,如果每组种4棵,需要几个小组? 3、讨论以上两题的解题思路。 (三)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教材第14、题 2、A型袜子15元可买5双,B型袜子5元可买1双,C型袜子12元可

9、买3双,这三种袜子你认为哪一种袜子最便宜?(1)你是怎么知道那一种便宜?(2)如果是你购买,你会买哪一种?为什么 (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再各别提问,只要讲出道理即可。) 第七课时一、复习内容:数据收集整理和推理二、复习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使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能推理出有关简单问题的答案。 三、复习要点: (一)复习统计。 1、养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 (教师提前二天布置学生收集本班同学跳绳的数据,填表) 2、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出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3、完成教材第15、题。 (二)复习找规律。 1、数字规律 从图形中找规律的方法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 (学生回顾后说) 2、完成总复习练习 三、全课总结(略) 四、学生置疑: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