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11).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248865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名词解释(1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名词解释(1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名词解释(1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名词解释(1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名词解释(1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名词解释(11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IC(一)名词解释(111)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2DIC的触发因素(triggering factor)3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继发性纤溶)4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GSR)5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

2、lation test)8显性(overt)DIC9可控型显性DIC10非控型显性DIC11非显性(non-overt)DIC(二)选择题(139)1在磷脂表面的FXa-FVa-Ca2+复合物的作用是: A激活前激肽释放酶(KK) D激活FXI B激活凝血酶原 E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C激活FVIII 2血小板在凝血系统的“瀑布”链中具有下列哪种主要作用:A释放Ca2+ D释放FB激活组织因子 E提供vWFC提供PL3纤维蛋白原被纤溶酶降解后生成: AFPA和FPB DFgDPBsFM EFbDPCPAF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中心环节是:A广泛微血栓形成 D凝血酶生成增加C

3、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E凝血功能紊乱BMODS5在下列疾病中,哪一项是引起DIC最常见的疾病:A恶性肿瘤 D大手术创伤B产科意外 E感染性疾病C代谢性疾病6引起凝血酶生成增加导致DIC的主要机制是:A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DF被激活BAT-活性下降 ETFPI减少CF被大量激活7下列哪项不是DIC发生的直接原因:A大量组织因子释放入血 D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血细胞的大量破坏 E促凝物质进入血液C血液淤血8组织损伤后释放出的TF,通过下列何种途径启动凝血系统:A激活F D激活FB激活F E激活FC形成Fa-TF复合物9血小板膜糖蛋白GPb/通过下列哪个因子与胶原结合:ATM DvWFBF ETFCTX

4、A210DIC患者最初的临床症状是: A出血 D贫血B休克 E以上都不对CMOF 11严重创伤引起DIC的直接原因是: A交感神经兴奋, 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高 D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B大量RBC和血小板受损 E活化凝血因子的清除功能受损 C继发于创伤性休克 12典型DIC的血液凝固性障碍过程常表现为:A持续高凝状态 D原发性低凝状态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 E以上都不对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13DIC晚期发生明显出血时,其主要的原因是: A凝血系统被激活 D血管的严重损伤 B补体系统被激活 E纤溶系统激活,并远大于凝血活性C激肽系统被激活 14继发性纤溶增强的主要实验室检测指标是:A血浆中PA活性增高 D

5、血浆中出现大量的FDPs和D-二聚体B血浆中纤溶酶活性增高 E以上都不对C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15当异型输血造成急性溶血时,导致DIC的主要机制:A破损的RBC释放出大量TF D破损的RBC释放出大量ATP和TFB破损的RBC释放出大量AT- E以上都对C破损的RBC释放出大量ADP和红细胞素16DIC患者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的现象可见于:A代偿型DIC D慢性DICB失代偿型DIC E以上都不是C急性DIC早期17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 其主要原因是: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 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 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E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多 C微循环血流淤滞 18DIC时引

6、起休克的主要机制:A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减少 D出血可影响血容量B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激活 E以上都不对C心肌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影响了心肌收缩力,引起心功能降低。19下列哪项是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发生DIC的主要原因: A大量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酶原 D发热和粒细胞破坏B大量组织因子入血 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C引起广泛的内皮细胞损伤20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时,易诱发DIC的因素是: A循环血液中凝血抑制物减少 D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B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生成增加 E以上都不对C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清除减少 21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时,第一次注射小剂量内毒素的主要作

7、用为:A使动物体内凝血系统激活 D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消耗体内凝血抑制物 E消耗体内的纤溶酶C使血管内皮系统广泛受损22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肝合成凝血因子障碍 D抗凝血酶物质增多B凝血因子大量消耗、破坏 E血管通透性增高C白细胞激活和血管受损23DIC产生的贫血属于:A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C中毒性贫血 2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 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 D微血管内形成了大量微血栓B小血管内血流淤滞 E小血管强烈收缩C纤维蛋白细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 25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 是检测血浆中:A纤维蛋白原的

8、含量 DD-二聚体B纤维蛋白单体的含量 E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26D-二聚体是下列哪项的重要标志物:A凝血酶激活 D纤维蛋白原降解B微血栓降解 EAT-降解C-AP激活27DIC的病理特征为:A血液凝固性增高; B血栓形成;C继发性止、凝血功能障碍; D原发性纤溶功能增强;E以上都不对。28DIC时血液凝固性障碍表现为:A血液凝固性增高; B先高凝后转为低凝;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 D高凝、低凝同时发生;E纤溶活性增高。2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A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B组织因子入血; C血液高凝状态; D白细胞大量激活或破坏;E异物颗粒大量入血。30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A纤溶酶原(Plasminogen, PLg); B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PA);C尿激酶(UK, uPA); D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PAI);E肝素。 31急性DIC时各种凝血因子减少,其中减少最明显的是:A凝血酶原; BCa2+ ; C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 D凝血因子X; E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32DIC发展过程中,激活纤溶系统的主要因素是:A凝血因子Xa (FXa); B凝血酶及FXa;C激肽释放酶系统(HMWK, K, BK); D激肽释放酶系统和纤溶酶原活化素(PAs);E凝血因子XI。 33子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