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3.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246768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看出这次会议内容是“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影响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A2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2、。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人民公社制的推行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文革”结束后,农村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项内容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实不符,B、C两项时间不符。答案:D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同的地方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发展后果不同A BC D解析:前者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后者的生产资料归农民私有,因此正确;前者由农民自主经营,后者由国家经营管理,因此正确;前者的产品交够国

3、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而后者的产品实行平均分配,因此正确;前者的实行使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后者的实行阻碍了经济发展,正确。答案:A4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改革的实践中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条道路就是()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确立土地承包关系 D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形象的说明了乡镇企业。答案:B5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从单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转变为以钢铁生产为主,金融、贸易、机械、运输、服务业等产业并举的

4、综合性企业集团。该企业的这一重大发展变化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相关的是()A管理体制改革,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B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分配方面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D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发展加快了步伐,由放权让利、产权分离等政策性调整阶段,转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重大发展变化正是这一改革的结果。答案:D61994年,第一届央视广告大战开始,历年的“

5、标王”争夺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形成了民企、国企、外资三足鼎立的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民营企业参加争夺,说明其竞争意识强B大型国企的加入表明国企的市场意识增强C民企和国企应该联手抵制外资品牌的加入D三足鼎立表明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解析:本题借助中央电视台“标王”争夺战,反映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体现了考纲要求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命题思想。民企的争夺反映了其强烈的竞争意识,A项正确;国企加入争夺表明其市场意识增强,B项正确;三足鼎立局面表明了国企、民企和外企在中国的发展状况,D项正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C7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

6、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 B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并未改变所有制形式,故错误。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改变了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答案:D8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了历史文物。这表明()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政府改变了以行

7、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A BC D解析:1987年我国才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可见错误;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就是改变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开始重视市场的作用,即向市场经济转变,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

8、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三邓小平指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

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管理机构等三方面的变化。(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根本目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要求能从宏观的国内外背景和微观的具体措施去把握相关的知识点。还应该把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答案:(1)政治背景:“文革”结束。经济背景:经济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改善。文化背景:政治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2)经营方式:从集体经营到分户经营。分配方式: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管理机构:从人民公社到乡、镇政府,从生产大队到村民委员会。(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积极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4)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