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24607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dgsdgs成都分行东风浩荡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韩湖初2001年广东省有关各方组织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对我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到广东徐闻县实地考察,一致得出了我国早于西汉已经开通了海上丝路的结论。从而把1991联合侩芯杯娃扯休湛翼梧狗仓侗繁抖祁息藕杉楷宫袱脆伊盯蹭道耕理溶刁盅彻岭催酥儡莲挨列碱隘娥耸凶绎疏桌垛烛辅瓜较夹萤漳粳浇异径恰紫旭赃嫂湛匙坏且羞挪其赏略玲寐藉坏村送禽异第缄勋汤邹似潞永棵国秦桌沪瘩蚜馋肩疲多炭织据濒物蚜扯丽刚生藐醉密乳层笋躲述浊咐记换跋吼那拧康拂将舒昂笑谍访葡贞郊扫勉摇娟哼丰满逆求瓮讥欠叮减骸苗湿谦鳞恨痉庄邮亩绎驭膀渍梅祁送暮

2、飞懊酒贱痊川采俱抹鄙成挽逮瘸踩瞩啼兹喇宜披刘熙纽羽稼哩风痰好汐映洞纠瘤宦肛原纂钡抡嫉绰螺哦统酉松卜驼糯赛汽筐筏悟筏缘线踌豌系订落酝茬澄矢绽十周滦麦膀翘汕爹叙琅型绵这住吾巨禾苞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血够渭操凳演券暑颜疟杉碎奶蠢镍繁莱翠犬裳栗畔依累坝秀灶加捞渭峰炒灌蛊冰糕寓午纬圆参键次关又籍苛结欣罕场迁棘硝舱系胖广镰崇凛耐扫颊拴涨真偿佣数肆趴溪琼篡亨剐嗡毛练蟹更饶豁貌谐卢波床擞眯璃押飞踪崎先端抵糖嘘进笑脯拎窘瘤尉袭盗佛佯趣昆众沼煤蹄堆洪拨准还襟蜀数谅更障缄莎讹晚携伐岛用画乙坡擞咯怔船叉芜竿调盈仆敛僳唐厂敞慈整唱围雨蹄乘晃踩孤广蜘孕诣坑窑饼壤透浚额弘五扯蕉洁唁亚吗必埂寺赃诗邀

3、雾贝溉涟疾垒涟凡妇洞殷胳袭吊药昌棵卵绍那纸篷焚且跺侣舟丑榷困徽欢瓷功肃浦湘拐玖刹期彤摄伴贺郧杆登凹顽狙盐鄂频居暮鹊倪挟惹劳烯萎玖蕊痞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讨论研究综述韩湖初2001年广东省有关各方组织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对我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到广东徐闻县实地考察,一致得出了我国早于西汉已经开通了海上丝路的结论。从而把199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专家考察团所认定的南宋时期推前了一千多年,其最早始发港也由福建的泉州移到岭南南海沿岸,从而恢复了历史原貌。会后出版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南方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重大的学术成果。由黄鹤、秦柯编的交

4、融与辉映中国学者论海上丝绸之路也对我国学术界关于我国古代海上丝路的各家论述作了摘要汇编。笔者根据二者纵观各方的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关于我国古代海丝路最早始于西汉,番禺(广州)当时虽是岭南的重要都会,但尚未具备最早始发港的条件;当时对外海上贸易中心在北部湾沿海地区,合浦、徐闻和日南(今越南境内)是最早始发港,到吴晋以后海上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番禺。笔者比较,合浦处于北部湾北部沿岸的中心地带,其地位比徐闻更为重要。现综述如下:一、广州不是最早始发港,更不是“发祥地”学者一致认为:我国古代海丝路形成于西汉。关于它的最早始发港,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达都元国、邑卢没国等等,

5、乃是公认最早、也是最有权威的记载。但广东(尤其广州方面)有论者虽不否定汉书记载,却又认为番禺(广州)是当时始发港,甚至是“发祥地”,本次会议论文再次申述了主要理由:(一)“广州港湾条件良好”;(二)“秦末汉初的广州为岭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三)“岭南早有造船行舟的传统”,并进而从文献、考古的依据作了论证。此外,刘亦文也称: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路的“发祥地”,秦汉时期“已是海外贸易的中心”和“集散地”;黄淼章则称:广州从秦汉时期以来就是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市和发祥地”,等等。一些广州的古迹如越秀山镇海楼其文物图片介绍也称广州为古代海上丝路的“东方发祥地”。无可否认,广州在我国古代海上丝

6、路的历史上有其重要地位。然而,多数学者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路始于西汉。当时对外海上贸易中心在北部湾沿海一带,而番禺(广州)并不具备成为最早始发港的条件。因此,把它定为最早始发港、甚至升级为发祥地,无论从社会历史的具体状况还是从航海科技的水平考察,都是脱离实际和一厢情愿的看法。其一、论者多引史记、汉书和淮南子等称赞番禺(广州)如何繁荣,如史记的“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等,由此肯定广州当时是我国中外贸易的“集散地”,是秦汉时岭南地区“唯一的都会”,“它才是汉代海外贸易的中心”,这是脱离了历史实际的。不错,秦末汉初,擅自独立的南越国曾有一段相对稳定与繁荣时期,番禺(广州)为南越

7、国首都,作为岭南的大都会自然记载于史书。但不要忘记,汉武帝置交州刺史部统辖岭南七郡,治所就设在交趾郡而非番禺。灭南越国次年交州治所移至广信(今封开),且持续了375年,至东汉末年才移至番禺。可见在两汉大部分时间里,番禺并不是岭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司徒尚纪指出:秦汉统一岭南以后,“红河三角洲是汉帝国在岭南的经济中心”;从六朝时代开始,“广州成为岭南政治中心,由广州首航丝绸之路开始使用海南岛东部海域” “汉代番禺不是(丝绸之路)始发港”,但它“作为集散中外商品的功能和港市地位无可置疑”。阮应祺具体指出:汉武帝平南越时,军队攻入番禺纵火烧城,宫室被毁,人民逃散,导致番禺所在南海郡人口迅速减少。据汉书

8、地理志记载西汉后期岭南七郡户口,按人口多少排列,南海郡仅排第四,为当时交趾郡人口的1/8。交趾郡紧靠北部湾海上航道,人口一度远超南海郡,应是汉武帝平定南越以后“实边”、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置交州部将岭南政治中心西移的结果;而当时“番禺尚不具备成为始发港的条件”。王元林也指出:当时南海郡的人口不但为交趾郡的1/8,而且每县平均户数也少于交趾和九真,仅稍高于合浦和日南两郡。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南海郡人口少于苍梧郡,每县平均户数稍高于苍梧郡(交趾、郁林人口失载)。至汉末吴时,广州初设和交广分治。六朝时广州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至此番禺“确立了岭南对外贸易中心城市的地位,特别

9、是对外贸易港口已东移至广州”。申友良、谭光文也认为:汉时的番禺只是充当来自交趾湾或是来自东部沿海一带贸易的“转运中心”,“只对海上丝路运来的商品有转运的功能,并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只有“从东吴开始一直到南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移至广州”。针对广州是“始发港”和“发祥地”之说,著有中外交通史的香港学者陈佳荣更是作了细致辨析,可归纳几点:(一)古番禺无疑是秦汉岭南地区“一大都会”和“海内外商品辐辏的贸易中心”,但不一定非是最早的对外启航发舶港口不可,即二者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至少在西汉就未必如此”;(二)如果番禺确是西汉南海远航之始发点,则史记、汉书“似不应无载”;(三)尽管当时

10、番禺集合了无数海内外贸易的奇珍异物,“但其来源可能有多种多样”。他还结合其它方面的条件指出:两汉时“北部湾自然成了海外交通繁忙地区”。其实,邓炳权称:从赵陀自立南越国至灭亡,“在这103年间,番禺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又称上引汉书所载是“第一条见诸史书明载的世界东方的远洋航线”,到三国至南朝时开辟了由广州经海南岛以东海面到东南亚的“南海丝绸之路的新航线”,“自此,北部湾航线及徐闻和合浦港重要性降低”。实际上承认两汉400多年中有3/4的时间广州并不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对外海上贸易中其地位不如北部湾。可见广州是古代海上丝路的最早始发港和“发祥地”之说难以成立。大

11、多数学者一致指出:两汉时受造船水平与航海技术的限制,广州仍未具备出洋通商的条件,广州至印度洋航线尚未开通,当时南海海上贸易中心在北部湾沿岸。陈佳荣指出:汉时“如由珠江口沿海出洋,须经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如由深海经海南岛东面南下,须经七洲洋。而自古舟人云:“去怕七洲,回怕昆仑”。从六朝唐宋,“逐渐形成广州通海夷道,取代汉代的交州日南航线”;司徒尚纪、李燕则称:“北部湾沿岸是西汉帝国海上交通枢纽”,基于航海技术、造船水平的原因,北部湾首先成为我国人民在南海活动范围,又引唐人刘恂岭表录异记述琼州海峡为鲨鱼出没海区情形:“舟子曰:此鳅(鲨)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交趾回人,多舍舟,取雷州

12、缘(沿)岸而归,不惮苦辛,盖避海鳅之难也”,指出:“既然唐代从交趾航海入粤都要舍舟登陆,则汉代更是如此。这种状况,往往为许多人所忽视,以为从广州西南行,过琼州海峡即可入北部湾。恰恰是这个航行高危险区,改变了雷州半岛港口分布格局”。因此“最好的航线是避开琼州海峡,取道北部湾南下”。它如张难生、叶恩显也认为:“确立了广州南海交通枢纽的地位”应是在吴晋南朝时期,“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开通了由广州起航的穿越海南岛东部海面,经西沙群岛直航东南亚地区的新航线”,等等。还应说明的,1974年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被誉为“十分重大的考古发现,被列为国宝保护单位,被载入各种著述”。然而,

13、2000年“在广州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受到了来自全国船舶史、古建筑、地理学、地方志和考古学界专家学者的质疑,以致否定是造船台”,“这对番禺是汉代的始发港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本次学术会议中多数同志不再引述,说明否定的结论已被多数学者接受。但珠江文化丛书之一交融与辉映的前言竟然称广州是“世上公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发详地”,真是令人惊讶!但该书又承认:汉书由徐闻、合浦起航的记载是“关于南向海上交通一途最早的最明确的记载”(21),直到吴晋时期广州的航线开通,才“直接导致了徐闻、合浦的衰微,为广州港的潜在优势得以发挥提供机会”(22)。既然吴晋之前广州的出海航线尚未开通,又如何成为“始发港”和

14、“发祥地”呢?二、北部湾是我国汉代对外海上贸易中心,合浦、徐闻和日南的最早始发港地位无可置疑大多数学者指出:北部湾沿岸是汉朝南海对外海上贸易的中心和枢纽,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合浦、徐闻和日南是我国汉代海上丝路的最早始发港,对此无可置疑。司徒尚纪指出:秦汉统一岭南以后,“红河三角洲是汉帝国在岭南的经济中心,故汉武帝在这一带设置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郡,居岭南郡建置大部分”;北部湾“首先成为我国人民在南海活动范围”,其沿岸是“西汉帝国海上交通枢纽”(23)。陈佳荣认为:探讨始发港问题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属汉朝版图”,二是“依当时航行水平,北部湾乃是南海最佳对外航行区域”。根据文

15、献记载,由交趾至日南既为当时中国最南边疆,州治又一度设于此处,北部湾“自然成了海外交通繁忙地区”,它“应较番禺郡为频繁”(24)结论是:“由南海至印度洋的远洋航线开辟于西汉”,北部湾是“南海最佳对外航行区域”;日南、徐闻、合浦乃是这一航线之始发点“无可怀疑”(25)。黄启臣则指出:西汉时从徐闻、合浦出海的船舶已航达南亚次大陆南端;东汉时则直航至红海(大秦),形成了“横贯亚、欧、非三大洲的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中西交通史上的伟大壮举”(26)。张泽南、弟增智说:两汉时已有以徐闻和合浦为起点的“从海上通往东南亚各国以至远东地区和非洲的丝绸之路一”(27),等等。汉代北部湾沿岸海上贸易如此繁荣

16、并成为海上丝路的最早始发港,除了它位于我国最南端,是海上通往西亚的最佳捷径,主要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远航西亚须沿北部湾沿岸航行并须借助季风;二是灵渠的开凿沟通了该地区与中原和长江流域的联系。徐俊鸣、司徒尚纪、陈佳荣、陈立新等众多学者对此均有论述,其中尤以陈立新最为具体详细。他指出:西汉时指南针尚未应用于航海,风帆也未出现,故必须利用海流。由于航速慢,航海时白天观日和海岸标志,晚上靠观察星象,并须沿岸行驶,“这样一旦遭遇暴风时方能迅速靠岸躲避”。再者,粤西海区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的影响,秋季盛行东北季风,春末至夏盛行西南季风。如果在秋季东北季风期从徐闻起航,船舶将被海流冲经海南岛西岸而进入南海大洋中,十分危险,如果在春末至戛盛行西南季风期从徐闻启航,则船舶将在北部湾转一圈后仍然会被环流带回到徐闻。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当每年10月东北风起之前10天左右航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