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四环教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24145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四环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略谈“四环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略谈“四环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四环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四环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四环教学”县前街小学 李蝴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基础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它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环教学”的教学模式就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自学能力等,使教学理论得以具体化,又能使数学实践得以概括化。四环教学法教学模式一般分四

2、个教学过程:捕捉“生活现象”,激趣导课;联系“生活画面”,自主探究;设计“生活情景”,合作学习;返回“生活天地”,实践应用。一、捕捉“生活现象”,激趣导课。(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地、愉快地获得知识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爱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同时也可应用生动的故事、巧妙的导语、有趣的问题等多重手段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如教学小小图书馆时,先从不退位减法复习,再出现退位减法,紧接着问:“这样的算式你会计

3、算吗?”从而导入新课。学生往往对这种导入方式更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学生带着疑问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行学习思考,势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殊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这重好奇心造就了一代科学巨匠!所以在导课上一定要突出一个“疑”。二、联系“生活画面”,自主探究。(引)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有一辈子自学能力”。现在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怎样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新知识。因此教学中应适时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里有充分理解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投入学习活动

4、中。同时要巧妙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例如如一年级下册“连加”的主题图展示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喂鸡,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来了2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让主题图“活”起来,把主题图由静化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变成动态的过程,这样引导着学生在现实的“生活画面”中一步一步探究出连加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也就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三、设计“生活情景”,合作学习。(诱)讨论交流是在教师的诱导下汇报自己的不同见解。其只要形式有小组合作、集体交流、质疑求

5、异、归纳评议等。诱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个性化、有深度、有广度的认识,让学生自信地、充分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程度,教师可适当点拨、启发和精讲,使学生善于坚持己见,并培养他们求异思维能力。心理学家认为:“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有疑的”,一方面要勤思考,另一方面要敢于质疑,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二册“跳绳”教学,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自己找数学信息、想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时又有学生提出:“老师,有的问题我可以解决,有的我就不会了?像5628”教师适时诱导:“那么同学们试试看”然后出示竖式注意点:(1)要数位对齐(2)“+”“”不能忘(3)要从

6、个位算起(4)个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5)千万不要忘记减掉借的“一”。之后学生自愿结组,合作交流,展开讨论,学习。如有疑问,马上有学生释疑补充。教师只是偶尔地点拨一下。整节课。学生互相讨论、交流、互助、互动,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返回“生活天地”,实践应用。(辅)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实际是对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检测。如果只让学生钻进“题海”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也照顾不了全面。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趣”题易题,先让学生接受,同时还要注意个别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前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所以在辅导练习上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分层培养辅导,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差别个别辅导,使学生各有所得,从而成功。一节课应有三类题出现:(1)必做题;(2)选做题;(3)思考题。我只检查必做题,其他题由学生自检互练。这样没有一个人在任何一题上无能为力,使所有的学生得到了发展,学生智慧的火花总要在这里或者是那里闪光。总之,不管老师怎么教,都要给学生创造一片蓝天,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细心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