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6-2导学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23547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6-2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单元6-2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元6-2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6-2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寓言两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难点) 2.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思考,讨论,指导朗读。(重点)课时划分:二课时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二.作家、作品 1、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

2、毒死于狱中。 2、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3、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三.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教材助读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预习自测1、注音:

3、 履( ) 遂( ) 宁( ) 度( ) 涉( ) 遽( )契( ) 矣( ) 若( )2、自学。(1)、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2)、重要语句、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重点语句(3)、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4)、是吾剑之所从坠。注:、是,指示代词,这儿。、所者, 的地方。、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若,像。、“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6)、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坠”写出楚人的慌乱,“遽”写出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我的疑问:课内探究探究点一 复述故事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探究点二 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你怎样看待“楚国人”,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 探究点三 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当堂检测 (读古文 复述故事 说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