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管理办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225898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设备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产设备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产设备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生产设备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生产设备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设备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设备管理办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设备管理办法公司生产设备管理办法1 总则1.1 本办法是根据公司发展及生产经营的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提高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保持设备状态的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1.2 在公司设备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各设备使用部门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各自承担管理、使用、运行、保养、维修等职责,努力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3.2 公司设备管理员的职责3.2.1 认真履行公司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结合生产实际和设备特点,制订本单位的设备管理细则。3.2.2 合理调配、使用本单位所辖

2、的施工生产设备,按技术规范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确保机械设备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行业标准的要求。 3.2.3 按公司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公司设备技术档案、台账和卡片,做到设备账、卡、物相符。机械设备的调拨要办理严格的出入库手续。 3.2.4 编制公司年度设备大修计划,按要求认真填写和保存各种设备管理用表及原始记录 ; 。3.2.5 定期检查、督促本单位各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工作。3.2.6 制定本单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 , 积极开展设备安全竞赛活动,负责一般事故的处理。3.2.7 负责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招聘、考核、定岗、定级和管理工作。 3.3项目部设备管理员的职责3.3.1 按公司设备管理

3、规定,制定项目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3.3.2 拟定施工现场设备的操作规程; 及时检查施工现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情况; 以施工生产中关键设备为重点,加强设备的状态管理,按照“预防维修,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定期检查”的原则,认真开展设备故障的早期预测和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3.3.3 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施工生产条件和设备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逐步推行状态监测维修,努力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行维修。3.3.4 认真填报项目部设备管理的各项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 3.3.5 制定设备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落实责任到人。协助项目经理处理工地

4、一般事故。如发生较大或重大事故,应立即保护现场,及时向总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汇报。4 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4.2 设备使用管理制度4.2.1 设备使用的基本要求正确使用设备是设备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技术合理和经济合理两个方面技术合理 , 就是按照设备性能、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以及正确使用设备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设备; 经济合理 , 就是在设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较低的消耗,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4.2.2 设备使用实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1)集体使用的设备,由班长全面负责,并指定专人管理和维修养护 ; 2) 分班轮换使用的设备,由操作者全面负责,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

5、3) 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者全面负责;4.2.2 公司指定的重点设备,各单位 ( 项目部 ) 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操作规程, 定岗位责任的原则。4.2.3 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凭证操作制度,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达到“四懂三会” ( 即 : 懂设备原理、构造、性能、用途 ; 会操作、维护保养、排除故障) 。经考试取得设备操作合格证者,才可上岗。4.3 设备维修定期检查制度4.3.1 公司施工生产设备按价值、复杂系数及生产重要性分为A B两类。主要施工生产设备为A类,其余设备统归B类。A、B两类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 A 类设备需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实行定期检查制,作预防性维修。 B类

6、设备一般按照“日常使用、事后维修”的原则。 4.3.2 定期检查制度按检查的周期和内容可分为 : 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专项检查三部分。1) 日常点检日常点检是由操作人员每班对设备进行维护作业的一项主要工作,其目的是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不正常情况并予以排除。检查方法是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检测工具以及设备上的仪表和信号标志等。 2) 定期点检定期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的逐点检查,由专业维修人员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不同设备有不同的检查周期 ( 见附表一 ) ,检查项目要多于日常点检项。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记录出现异常、磨损和损坏等情况,以便确定修理的部位、类别和时间等,据以安排计划修

7、理。 3) 专项检查专项检查是定期点检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定期检查尚不能掌握情况,有必要做进一步检查的重点设备关键部位,由设备技术人员主持,维修和操作人员参加,根据检查情况,填写专项检查记录,并针对性的安排维修,防止故障的发生。4.3.3 定期检查制的内容见下表。定期检查制内容表检 查 检 查 需 用 实 施 执行分 级 对 象 间隔期 目 的 内 容 时 间 部保证设备异响、漏油、有专人日常每班正常震动、温度、设备使用操作操作的每班 10-30 分钟 点检 运行,不发油量、清洁、部门 人员 设备 生故障 紧固、调整测定设备劣定期 保证设备定期 主要 化程度,确定设备维修维修(500 小时的正常

8、技 2-3 小时 点检 设备 设备性能,发部门 人员 以上 ) 术性能 现故障隐患对定期点检保证设备中不能确定专项 主要 根据 达到规定设备维修维修的问题作精 16-24 小时 检查 设备 需要 的技术性部门 人员 细的检查和能 分析4.3.4 定期检查制的操作及要求1) 日常点检的具体做法是由设备操作人员按照生产管理部编制的重点设备点检卡逐点逐项进行检查,并按照点检卡要求以各种符号进行记载。检查中发现不能立即排除的问题,按工作流程反馈给有关部门,安排计划修理,以消除隐患。合理地确定检查点,是提高点检效果的关键。各单位、金结厂设备管理部门制订点检卡点检项时,应注意两种情况: 一是被检查的部位长

9、期没有出现异常,并且同类设备的情况也是这样,就应当取消这个检查项 ; 二是未列入点检范围却经常出现异常,则应在点检卡中加上这个检查点。因此,点检卡的点检内容应在执行中不断调整。2) 各部门专业维修人员应按照重点设备的定检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并认真填写定检记录。当施工期限小于设备定检周期时,施工期间至少检查一次。 3) 对主要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时,要由机械设备技术人员主持进行,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要参加。检查情况要详细填入专项检查记录,并备案入档。 4) 维修记录用表一般与定期 ( 专项 ) 检查记录配合使用。但在偶发故障中,对设备故障的原因及修理恢复情况也要填写记录。3) 3.5 设备大修设备大修

10、必须按大修规范进行,确保质量。大修属全面恢复修理,应达到设备出厂性能和精度。如公司自行大修,应将设备大修方案报生产管理部备案; 如外出大修,应到总公司指定的合格分承包方进行。设备大修要按计划进行,大修计划由各单位年度末提出报生产管理部审核,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后进行。大修完成后,生产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验收。设备的修理费用,谁使用谁负担。4.4 设备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制度4.4.1 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是总公司各级设备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设备保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加强安全生产的全员教育, 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 , 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活动

11、。4.4.2 设备因正常磨损、自然衰老以外的损坏,造成生产中断,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临时失调,经更换个别部件即能正常工作,不留下后患者,称为故障,不作事故处理。4.4.3 设备事故分类:4.4.3.1 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设备事故包括:1) 责任事故 ( 人为原因造成的 ) 。2) 非责任事故( 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外界原因、因设计、制造等先天缺陷造成的事故) 。3.4.3.2 按设备的损坏程度和损失价值可分为 :1) 一般事故: 零部件损坏,补偿因事故损失所需直接经济费用在2000-5000 元范围内者;2) 较大事故: 零部件严重损坏或基础件损坏,补偿因事故损失所需直接经济费用在 5000

12、-20000 元范围内者;3) 重大事故 : 导致设备报废或补偿因事故所需直接经济费用在20000 元以上者。4.4.4 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1) 发生一般事故后,操作人员应向项目经理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并写出事故报告。2) 发生较大事故后,操作人员应保护现场,立即向项目经理和公司经理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报告一式两份, 一份报生产管理部备案。3) 发生重大事故后,操作人员应保护现场,立即向项目经理和公司经理报告必要时生产管理部组成事故处理小组同赴现场,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处理报告单,并向总经理报告。4) 对设备事故必须认真坚

13、持“三不放过”原则 :a 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b 不吸取教训不放过;c 不落实预防措施不放过。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对各类事故的责任者,应进行必要的教育,情节严重者,要给予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直至刑事处罚。4.5 设备报废制度4.5.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考虑做报废处理:1) 经长期使用或发生重大事故,基础条件已严重损坏,即使恢复,其技术性能也不能适应生产要求;2) 淘汰机型,性能低劣,又不能降级使用 ;3) 修理费过高,超过原值50%,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算者; 4) 动力机械消耗超过原额定指标70%以上,即使经修理、改造也不能恢复者;5) 主要部件无法补充而长期失修者。1.1.2 设

14、备报废手续: 由设备保有单位提出报废申请,生产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废设备进行检查鉴定,将鉴定结果提交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总经理批准后,生产管理部会同公司办理报废手续。1.1.3 由单机组成的联合设备机组,其中一台需要报废时,可利用部分重新估价入账。1.1.4 报废设备的处理报废设备由设备保有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报生产管理部审核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批准,由生产管理部统一处理或委托处理,回收价款交财务处,主要用于本单位重新购置设备和大修费用。4.6 设备管理统计报表制度4.6.1 设备年度运行状况报表,以及本年度设备的完好率、出勤率等由设备保有单位设备管理员填写 , 于次年一月十五日前报生产管理部,再

15、由生产管理部汇总后向总经理汇报。4.6.2 及时准确填写领导临时布置的有关设备情况报表。4.7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4.7.1 设备技术档案是指设备从使用开始直至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经济、技术状况的全面记载。它能系统地反映设备“一生”的运行过程,对设备综合管理有很大作用,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7.2 设备技术档案的内容设备技术档案由各单位设备管理科或设备管理员建立, 主要内容有: 1) 设备随机技术资料、文件。包括使用保养维修说明书、出厂合格证、装配图纸、备品明细和配件目录等。2) 运转台时、产量记录和消耗记录。3) 保养、维修记录。4) 主要机件更换记录。5) 事故分析及处理记录。6) 检查、评比及奖惩记录。7) 设备交接记录。8) 设备报废技术鉴定记录。9) 其他属于本机的有关技术资料。4.7.3 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各单位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 收集、整理、保管好设备技术档案和有关技术资料,设备、专用工具的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