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生理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121747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动物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野生—动物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野生—动物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野生—动物生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野生—动物生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动物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动物生理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生理学复习题第一一章、细名胞的词基本解功能释:1、阈强度:当刺激强度固定某一值时,要引起组织兴奋,都有一个最小的刺激强度,称为 阈强度,或称阈值。2、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 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3、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外正 内负。4、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触发其产生可传 播的瞬时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5、绝对不应期:在去极化后期,Na+通道很快失活,锋电位迅速下降,细胞处于快速复极阶段,在这一短暂的时间内,细胞不再接受新的刺 激而出现新的锋电

2、位,因而称绝对不应期。6、单纯扩散:也称简单扩散,是一种最简单的物质转运方式,不需要专一蛋白质的协助,物质顺其浓度梯度进行扩散。7、易化扩散:也称易化转运,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质顺化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扩散,主要运输非脂溶性和亲 水性物质,如糖、氨基酸、核苷酸和无机离子等。8、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9、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逆化学或电位梯度 跨膜转运的过程。第五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清:采出的血液若未经抗凝处理,静止后将凝固,先生成血块,随着血块收缩后会析出淡黄色的清

3、亮液体,称为血清。2、血浆:是有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成分复杂,除了大量的水外,在 8%10%的溶质中主要是血浆蛋白质。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 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3、血液凝固:是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4、溶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因水分的渗入而膨胀、破裂的现象称为溶血。5、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称为红细胞 的渗透脆性。6、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均匀的悬浮于血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7、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4、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 态。第六章、血液循环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2、心率:单位时间的心动周期数称为心率。3、心力储备:心输出量的大小是和机体的代谢水平相适应的,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4、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需要 0.1s 的时间,这一现象称为房室延 搁。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6、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7、心输出量:通常指每分输出量。即一侧心室 1min 搏出的血量。8、代偿间歇:在期前收缩后出现的较长时间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9

5、、收缩压:在心室收缩中期,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或高压。 第七章、呼吸名词解释:1、肺通气:是指呼吸运动中气体出入肺脏的过程。2、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主要包括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 程。3、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4、肺活量: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5、解剖无效腔: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之间的气体因不参与气体交换过程, 故将这部分结构称为解剖无效腔。6、余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被呼出的气体量。7、氯转移:由于红细胞膜不允许正离子自由通过,只允许小的负离子通过,C1- 由血浆扩散进入红细胞,以维持细胞内外正、负离子平衡,这一现象

6、称为氯转移。8、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第八章、消化和吸收名词解释:1、消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等)在消化道中被分解为可吸收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2、吸收:饲料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3、反刍:反刍动物将吞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到口腔仔细咀嚼的特殊消化活动称为反刍。4、嗳气:是反刍动物特有的生理现象,指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气体经由食管、口腔向外排出的过程。5、机械消化:又称物理消化,通过咀嚼和消化管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使其与消化液混合,不断向后端

7、消化管推移的过程。6、化学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 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 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 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7、胃排空:是指胃内容物分批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8、排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名词解释:1、体温:一般是指机体的内部温度,它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 果。动物体温有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2、基础代谢:动物在基础

8、状态时的能量代谢水平,称为基础代谢。即维持基本 生命活动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水平。3、能量代谢:是指动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而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 利用的过程。4、呼吸商:在一定时间内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第十章、泌尿 第十一章、神经名词解释:1、肾糖阈:一般把尿中刚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值称为肾糖阈。2、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3、骨骼肌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引 起收缩的反射活动。4、腱反射: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是在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 为被牵拉肌肉迅速而明显的缩短。5、肌

9、紧张: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是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 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持续发生紧张性收缩,致使肌肉经常处于轻 度收缩状态。6、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会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特 别是伸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角弓反张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7、脊休克:与脑断离后的一段时间,脊髓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 无反应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8、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 累“经验”的反射活动。第十三章、生殖名词解释:1、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2、授精:因精子一般仅能在液体中

10、运动,所以作为受精的前提条件是需要 使精子和卵处于同一液体介质中,特别是在多细胞动物,把充满这 种受精条件的称为授精。3、性成熟:幼年动物通常没有生殖能力,待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生殖器官发 育基本完全,才具有生殖能力,这一时期称为性成熟。二、简答题与论述题:1、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答: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于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1) 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2) 安静时膜对K+的通透性远大于Na+, K+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电-化学平衡。(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2、动

11、作电位产生机制?答:动作电位上升支主要由Na+内流形成,接近于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1) 细胞内外Na+和K+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Na+而细胞内高K+。(2) 细胞兴奋时,膜对Na+有选择性通透,Na+顺浓度梯度内流,形成锋电位的 上升支。(3) 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3、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答:(1 )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传向肌细胞深处,并激活三联管上的L 型钙通道。(2) L型钙通道的变构或钙离子的内流一激活终末池 RYRf钙离子释 放一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近百倍一与 肌钙蛋白结合一肌肉收 缩。(3 )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肌质网上的钙泵一回收钙离子 一钙离子

12、浓度降低一肌肉舒张。4、什么是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机制及特点? 答:(1)易化扩散也称易化转运,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借助膜转运蛋白质顺化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扩散,主要运输非脂溶性和亲水性物 质,如糖、氨基酸、核苷酸和无机离子等。(2)机制:某些物质与膜转运体蛋白结合,并发生结构改变,顺浓度梯度 出入脂质分子构成的细胞膜,实现跨膜转运后,再与该物质分 离。特点: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载体通常只结合并转运含有特定化学 结构的物质。 有饱和现象;膜一侧物质浓度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转运量 就不再增加。 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如果两种结构相似的物质都能被同一载体 转运,则另一种物质将

13、通过竞争性地结合转运体而削弱另一种 物质的转运。5、神经肌肉接头突触传递的过程? 答:(1)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2) 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3) 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6、血液凝固的过程?答: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复合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 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7、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答: (1) 红细胞的生成受红细胞生成素控制。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于肾脏,可促 进骨髓内原血母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促进成熟的 红细胞释放。(2) 红

14、细胞的生成受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改变调节血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量将改变红细胞的生成量。正常状态下,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处于一 基础值,红细胞数量处于一动态平衡状态。8、什么是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答:(1)动脉血压是动脉血管内血液对动脉管壁的压强。(2)形成过程:血管内的血液充盈:循环系统中血液充盈的程度可用循环 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 成动脉血压的前提。 心脏射血: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一个主要因素。心室肌收缩时 所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是 血液的动能;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并使血管壁扩 张(压强能)。 外周阻力:指小动脉

15、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形成过程,是形成动脉血压 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在心舒张期,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 又将一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血液的动能,使血液在血管中继续向前流 动。影响因素:每搏输出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 上升较舒张压明显,脉压加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 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 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脉 压加大。 大动脉弹性:大动脉管的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当 大动脉硬变时,其缓冲作用减弱,收缩压会升高,但舒张压降低, 脉压明显增大。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当血管系统容积不变,血量减小 时(失血)则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血量不变而血管系 统容积加大时,动脉血压也将下降。9、什么是心动周期?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的变化与泵血的关系? 答:(1)心脏一次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