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215653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突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水县习隆煤矿突出钻场作业规程施工 队伍: 掘进队矿 长: 总工 程师: 编制:宋炳增2010年3月25日会 签 表名 称签 字日 期矿 长安全副矿长机电负责人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员签字日 期瓦检员签字日 期会审意见:措施贯彻学习记录措施名称钻场施工巷作业规程时 间2010年3月 日地 点矿学习室贯彻人主持人学习人员签字第一章 概况一、概况1、巷道用途:本巷道为解决习隆煤矿煤与瓦斯突出试验打钻需要。2、巷道的布置:在副井与总回风巷底部联络巷距总回风巷20米位置开门,先施工20米平巷,然后在按照+25起上山揭穿C8号煤层后,在施工5米平巷。3、施工断面:巷道为梯形,上口2.4米、下口3.0米,

2、高2米左右。4、该工程预计2010年3月下旬动工,2010年5月上旬完工。5、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西部,阿烈向斜北西翼,该向斜全长33km,为一轴面北西倾斜的斜歪宽缓向斜。区内主体构造线呈北东向展布,地层倾向南东,倾角1224,平均14,矿区内未发现断层,地层较完整,地质构造简单。 节理裂隙:矿区内节理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两组。北东向剪节理延伸长,节理面平直紧闭;北西向张节理延伸短,对岩石完整性破坏较大。 综上所述,本区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平缓,断层稀少,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6、水文 根据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断层导水性及动态变化特征,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

3、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准采水平+1680m,水平低于侵蚀基准面(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765m左右,位于矿区2号拐点附近。)综上所述,总之,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掘进迎头涌水量较小,涌水为23m/m,掘进前方无采空区积水现象,在掘进中迎头可能有滴水现象。7、预计掘进迎头绝对瓦斯涌出量0,79m3/min。第二章 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1)班前会议(2)瓦斯检查(3)安全检查(4)人工打眼交接班准备隐患处理隐患处理准备空车(5)瓦斯检查(6)装药放炮(7)瓦斯检查(8)临时支护吹散炮烟隐患处理(9)洒水降尘(10)人工装运矸(11)永久支护(12)铺轨

4、道 (13)工程质量验收(14)交接班(15)下一班2、采用钻爆法施工,手工装煤(矸)作业。3、爆破说明书(1)、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1)、掏心炮眼:中间四眼布置,炮眼间距400mm;2)、边炮眼:距毛断面成熟巷道岩壁300400mm,炮眼方向朝岩壁倾斜。炮眼布置见炮眼布置图。(2)、爆破器材选择:1)、钻具:采用一台电煤钻与一台7655D型风钻打眼。2)、爆破材料:选用煤矿许用安全炸药配14段毫秒电管启爆。3)、起爆装置:选用MFB100型煤矿专用发爆器。(3)、放炮顺序及装药量表爆破图表炮眼编号眼深(m)炮眼角度每眼装药量封孔长度(m)起爆顺序联线方式水平仰角俯角卷千克1、2、3、41.31

5、0101030.450.51串联5、6、71.11010020.300.529、10、111.11001020.300.528、121.1100020.300.524、采用铜芯胶线作放炮母线,放炮母线必须设至规定的启爆点。悬挂距巷道底板1.21.5米,母线连接与悬挂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334条规定,不得失爆。5、放炮警戒点按照规程规定直线距离不得小于100米,拐弯距离不得小于70米。6、放炮前应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7、放炮警戒点见附图。第三章 巷道支护及施工要求1、支护形式:采用工字钢支护。2、材料及规格:(1)前探支护材料:巷道前探梁支护材料为长度不低于3.5m的10

6、0505mm槽钢和长度不小于2m、宽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于40mm的厚木板(方子木)。(2)工字钢支护材料:选用11#矿用工字钢。3、支护间距工字钢支护的间距为800mm。4、巷道临时支护距离:掘进工作面迎头必须采用金属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空顶距离不得大于0.6米。5、巷道永久支护:永久支护距迎头不得大于2米。6、巷道临时支护前探梁吊挂施工要求:(1) 用4寸钢管长10厘米作吊挂材料。(2) 掘进工作面用2根槽钢作前探梁,每根槽钢用3根吊环吊挂在最前三个工字钢梁上上,并用木楔固定好。(3) 前探梁固定好后,将木方子铺在前探梁上,从最前一步棚梁铺到抵齐掘进工作面岩(煤)壁。(4) 放炮前

7、应将木方子撤下,置于距迎头10m以外,以防放炮炸坏,放炮后即刻恢复。 7、巷道永久支护施工要求: 工字钢支护距离为800mm,顶帮必须用厚度不小于40 mm的背板掖紧背严,并按照顶二帮三使用撑杆拉条。 8、巷道掘进施工要求:(1)、掘进施工:每班打眼前必须找准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平巷应以35的坡度按本规程规定的方位定向放线掘进,严格按中腰线施工,控制好巷道的方位和坡度;巷道高度和宽度必须按规程规定尺寸施工,保证内空。(2) 、质量检查:每班作业前必须检查上一班的工程质量,达不到上述巷道坡度、高度、宽度和卷拱砌筑支护的充填等质量要求的,必须进行返工。9、巷道断面图见附图。第四章 通风一、风量计算1

8、、按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4NK=4111.35=59.4(m3/min)式中:Q-工作面所需风量,下同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取11人K-风量备用系数取1.352、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chK/(1C)=1000.791.5/(10.1)=131.7(m3/min)式中:C-工作面进风流中瓦斯浓度,取0.1(m3/min)K-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53、按最大炸药消耗量计算Q25A=254=100 m3/min式中: A掘进工作面最大炸药消耗量,kg。4、按良好气候条件计算Q=60SV=604.20.25=63(m3/min)式中:S巷道断面积4V煤巷允许最

9、小风速,0.25m/s根据以上计算,选取 Q=131.7m3/min为工作面风量。5、风速验算V=Q/(60S)=131.7/(604.2)=0.52m/s0.25 m/s 0.52 m/s4.0 m/s,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1条规定。6、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计算根据我矿实际情况,选用直径500阻燃及防静电风筒供风。Q扇Q/q=131.7/0.85=154.9m3/min式中:局部通风机供风的有效风量率,取0.857、局部通风机风压计算Q均(QQ扇)1/2=(131.788.9)1/2=108.2(m3/min)R=6.5aL/d5=6.5310-4300/0.55=18.72(ku)式中:a

10、-310-4kg.s/L风筒供风长度,取300米d风筒直径,取500H扇RL(Q均/60)2/10018.72300(108.2/60)2/100=184.32H2O根据以上计算,选取1台11KW风机供风。8、局部通风机安设在进风口10米以外地方,出风口距迎头不5米。第五章 排水在联络巷一帮设临时水仓,在平巷与上山巷设毛水沟,把水排到临时水仓,由水泵排到石门水仓,在由石门主水仓主平硐水沟,然后经水沟排到地面。第六章 运输1、 矸(煤)运输:(1)运输工具:平巷用0.8U型矿车接车。(2)运输方式:采用人工装矸,人工推到二级提升车场,由绞车提到主提升车场,再由主提升绞车提到地面。2、平巷采用12

11、kg/m的钢轨,枕木为水泥枕0.6米1根,接头用道夹板和道螺丝联接。第七章 供电及通讯1、局部通风机选用截面为162阻燃铜芯电缆供电。2、局部通风机供电线路:由地面变电所接入。3、在施工地点按照电话与地面办公室直接联系。第八章 防尘系统1、防尘用水由副井下山总防尘管接入。2、供水管采用20mm的钢管,直接供至掘进工作面,以供湿式打眼和洒水降尘。3、要坚持湿式打眼,坚持炮前炮后和溜装煤矸时洒水降尘。第九章 劳动组织配备表及工作面作业循环图(一)劳动组织配备表工种当班出勤园班出勤备注工种当班出勤园班出勤备注直接工打眼工13综合工种作业辅助工安全员13专职放炮工13瓦检员13专职支护工13电钳工13

12、兼职铺道工13跟班矿长13兼职装运工26小计412小计618合计10301、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工作面分早、中晚三班作业。2、每个作业班组上班前,必须提前30分钟到调度室开班前会,接受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3、每个作业班组直接作业人员编制6人,保证出勤5人正常上班。每班进度不得低于1m。搞好支护,保证正规循环。4、班组是煤矿生产劳动的基层组织,班长是当班生产的全面指挥者、管理者,又是安全负责人。当班所有人员必须按作业规程施工,不准违章指挥、作业,必须搞好当班的文明生产,确保当班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二)作业循环图表序号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分)八点(早)班十六点(中)班零点(夜)班早中夜计8161624081交接班555152安全检查555153开工准备101010304打眼1201201203605装药303030906放炮通风303030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