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215198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欢迎下载第四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读书的过程是s zo()人的过程。圣贤书读多了,书中的气质、风骨等会jn rn()、影响读书者。爱读书的人能在淡泊中折射出一种美好的精神追求,周身散发着一种灵气、才气。读书能xn to()人的魅力,能使人表现出不同fn xing()的气质气度,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不避锋芒狡黠回马枪开卷有益B公正不阿诘难寂寥味同嚼蜡C身临其境咀嚼渲染吹毛求疵D油嘴滑舌惆怅缀学信手粘来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凡而义愤填膺,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

2、丽。B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D温州东濒东海,江河纵横,海产品栩栩如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C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D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

3、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中国画以“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B C D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把语段补充完整。(3分)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7名著填空。(4分)(1)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_讲述了一个贫苦孤女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_色彩的长篇小说。(2)简爱与_的主人_先生产生了爱情。梅森阻碍了他

4、们的爱情发展。8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7分)【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终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这些软件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材料二】洋葱数学、作业通、问他作业、作业帮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等广告语抓人眼球。【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

5、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3分)(2)九年级(1)班开展题为“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的辩论赛。作为反方辩手,请你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观点列举几条理由。(4分)二、阅读探究(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

6、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辞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我愿汝曹B11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B12,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B13,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B14。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B15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B16枵腹B17无异。汝辈于此,极B18宜猛省。(选文有删节)【注释】迥异:相差很远。开:开导,启发。古奥:古

7、拙深奥,不容易理解。倍蓰(x):数倍。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华:花。诡僻:荒谬邪僻。左国:左传国语。华腴(y):丰美有文采。曹:辈。拱璧:大璧,泛指珍宝。义蕴:内在的意义。发越:散播。举:举出。去:距。枵(xio)腹:腹中空虚。极:通“亟”,急。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_(2)若朝华夕落若:_(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尽:_(4)然后思通其义蕴通:_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11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

8、读”,其理由是什么?(2分)12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二)2018安顺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让人,乃众妙之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

9、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

10、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

11、,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13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B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C让人,并不是懦弱。D让人,乃众妙之门。14选文第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2分)15选文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4分)16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4分)17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棉花开进阳光里王诣棉花,似乎不能够算作是花的一类,尽管它也能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但开花不是它们的目的,相对于它们的价值,开花只是它们生命中微不足道

12、的一部分。棉花是五月初才开始生长的。当夏天的风吹软了整个乡村,土地,也开始渴望种子的深入。农人用铁锄犁开一条条土沟,肥沃的土地,向人们张开温暖的怀抱,种子们从农人的手里扑向土地,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劳动把种子和土地紧紧地联系起来。天气渐渐暖和,种子悄悄地发芽出土,带着土腥味,在阳光中小心地露出尖嫩的头角。在棉苗的生长过程中,农民完成了与土地的交流,把自己的生命扎进土地的深处;也因为农人,棉苗才得以安然地展枝拔节。农人们虔诚地呵护着它们,好像土地的主人;棉苗却主宰着农人的梦,把这种梦想牵引到八月的天空下去盛开。我不止一次跟着父母去地里侍弄棉苗。五月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弯腰耕作的农民。父亲说,花见花

13、,四十八。意思是说在棉苗开出第一朵花后的四十八天后,就可以捡棉花了。说这些话的时候,棉苗还是三寸来长,暗红的秆嫩绿的叶片,距离那些软绵绵白花花的收获还差着两个季节。但这一点也不影响父亲脸上安稳的笑容,仿佛收获就是明天的事情。风已经很暖和了,泥土里有丰富的水分和养料,空气中有阳光热切的扶持。父亲相信,有这些就足够了,棉苗会放开了脚步,在土地上生长出茂密而丰实的世界。棉苗渐渐地长粗长高,距收获越来越近了,阔大的叶片、红紫色的花、结实的翠绿的棉桃,像一群穿红着绿的农村少女,在阳光和风雨中尽情地展示着健美的生命。棉地里渐渐看不见地皮了,农人们低着头小心地除去一根根杂草,汗水沿着脸颊无声地流淌,滴进脚下

14、的土地里,滋润着棉花。一天就这样滴进了土地;一段岁月,一辈子就这样滴进了土地深处。棉苗一茬一茬地生,农人一辈子一辈子地劳作,阳光永远充满热情,土地永远年轻。八月,才是棉花盛开的季节。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农人劳累而喜悦。那些朵儿从褐色的桃壳中蓬然开放,毫无保留,阳光越是强烈,朵儿越是灿烂。棉花们安然地等候着农人,它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归宿,对土地和农民有着天然的依赖。它们吸足了阳光,骨子里都带着温暖的因子;它们吸足了地气,丝丝线线都带着与土地相连的亲切。它们熨帖地安置我们的身躯和精神。农人变得轻盈而敏捷,走在张扬而一律的棉花丛中,充实而愉快。一朵朵棉花,是汗水在阳光下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农人们快乐地收捡着,搬运着,收藏着,从晨曦中出发,在夕阳中回家。平凡的日子因此厚实而绵长。棉花堆放在家里,发出深长而细密的呼吸,更是牵引着农人的心。站在雪白的棉堆旁边,农人黝黑的脸庞也成了一朵朵棉花。繁忙的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