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沈洪涛) (2).doc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01KB
约13页
文档ID:561210419
公司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沈洪涛) (2).doc_第1页
1/13

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沈洪涛(暨南大学会计系  510630)【摘要 】本文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下 , 结合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选取了 1999年到 2004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行业的 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 通过对年报进行内容分析 , 构建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实证检验发现: (1) 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好的司特征公司越倾向于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 (2) 公司财务杠杆和再融资需求不影响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3) 包括上市地点和披露期间在内的披露环境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文章还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和监管者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自愿性信息披露  公司社会责任  公司特征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目前 , 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 ,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都是属于公司自愿披露的信息随着我国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 , 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将日益增加 ,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在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发现。

例如 , 阳秋林 (2002)对 5家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 总结了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难以实施的原因黎精明(2004) 选取了分属 6个行业的企业 , 对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了案例研究 , 揭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沈洪涛和金婷婷 (2006) 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出台后有了明显的改善 , 但是在披露内容和披露方式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 , 尤其是在信息披露数量提高的同时 , 披露的质量并未有相应的提高陈玉清和马丽丽 (2005) 检验了市场对全部 A股公司 2003年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反应 , 得出了 “信息使用者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不关注 , 也就是说 , 资本市场对此类信息的需求不强 ”的结论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描述性分析 , 陈玉清和马丽丽 (2005) 的研究分析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 但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的研究至今还是空白本文试图在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下 , 结合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通过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 为认识决定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 也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以及监管者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假设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提出了一些可以解释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公司特征变量 , 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融资需求以及公司所属行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上市交易的场所等 , 由于本研究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属于 C4石化塑胶行业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 所以在公司所属国家和行业上没有差异 , 主要考察其余公司特征变量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一 ) 公司规模Foster (1986) 曾总结说 , 在有关公司披露政策差异的研究中显著性最一致的变量就是公司规模研究通常发现 , 规模大的公司会披露更多的信息 , 但是对于公司规模变量到底代表了什么却依然不是很清楚对此 , 有多种不同的理论解释: 有研究认为大公司准备信息的成本较低 , 同时由于信息披露可能带来的不利竞争的代价也较低 (Meek等 , 1995); 也有研究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 , 认为大公司的代理成本较高 , 所以需要增加信息披露 (Leftwich等 , 1981); 还有研究认为 , 大公司对政治成本更为敏感 , 所以更有动力披露较多的信息 (Watts和 Zimmerman, 1986)本研究认为 , “政治成本说 ”在解释自愿性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方面较其它两种理论解说更有说服力 , 因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公众都对大公司的社会 责任有更高的期望。

由此 , 提出研究假设 1: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二 ) 公司盈利能力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 好的公司为了避免被市场误认为是 “柠檬 ”, 会设法将自己与差的公司区别开来 , 自愿性信息披露就是 “好公司 ”常用的一种做法 (Foster, 1986)公司社会责任研究提出的 “资金提供假说 ”(Preston和 OπBannon, 1997) 认为 , 公司希望在任何时候表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 但是他们能否实现这个愿望以及实际所能采取的行动受到公司资源的约束 , 所以 , 只有盈利好的公司才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由此 , 可以推断盈利好的公司可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 同时为了将其与不承担社会责任或承担社会责任较少的公司区别开来 , 这些公司会选择自愿披露较多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由此 , 提出研究假设 2: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盈利能力正相关三 ) 公司财务杠杆按照 Jensen和 Meckling (1976) 的代理理论 , 财务杠杆越高的公司 , 股东 -债权人 -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越大 , 代理成本越高 , 因此需要披露的信息越多于是 , Meek等 (1995) 的研究提出了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与财务杠杆正相关的假设。

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角度出发 , 财务杠杆反映了公司的风险水平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指出 , 公司与相关利益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有助于公司的经营稳定性 , 降低包括财务风险在内的公司风险 , 相当一部分研究发现了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负相关的证据 , 如 McGuire等 (1988) 和 Orlitzky和 Benjamin(2001)可以认为 , 财务风险高的公司更倾向于建立与债权人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 更有可能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由此 , 提出研究假设 3: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财务杠杆正相关四 ) 公司再融资需求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再融资动机 , 但是 ,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有严格的约束条件 , 除了硬性规定的财务指标外, 公司的市场形象也会影响到公司能否获得再融资机会因此 , 强化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沟通, 提升公司形象 , 成为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的理性选择 (张宗新等 , 2005) 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有更多的动力自愿披露有关公司财务和企业发展前景的信息 , 其中也包括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同时 , 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发现 , 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Botosan,1997) , 可以推断 , 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为了降低其筹资成本也会增加信息披露。

由此 , 提出第 4个研究假设: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融资需求正相关三、研究样本和变量(一 )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 1999年到 2004年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业 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 , 这类公司均属于 C4行业石化塑胶行业由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特殊性 , 在环境保护、员工工作条件、产品安全以及社区关系等方面都比其它行业的公司面临更多的社会责任 , 因此成为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代表性样本公司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都存在鲜明的行业特征 , 所以本研究注意力集中在单个行业 , 以强调研究的内部有效性本研究选择公司年报作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来源同时 , 本研究关注的是无法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会计项目反映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 主要包括来自年报中的公司治理报告、报表附注以及重大事项等部分样本公司的确定是根据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名录市场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均来自深圳市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 “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 ”和 “中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 ”所有样本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数据是根据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网站公布的年报手工收集。

表1为样本公司的基本情况二 ) 研究变量1.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 (SDI)本文采用自愿性信息披露研究中常用的 “内容分析法” ①, 参照 Ernst & Ernst以及 Ingram (1978) 的分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 将样本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分为五大类: 环境、员工、产品、社区和其他相关利益者其① “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公司已公开的各类报告或文件 (特别是年度报告) 来确定每一个特定项目的分值或数值, 然后得出总的评价中环境类是指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活动的披露 , 员工类是指有关员工健康和安全以及员工培训等活动的披露 , 产品类是指产品安全和促进消费者权益等活动的披露 , 社区类是指捐赠现金或产品、为社区提供服务或鼓励员工参与社区等活动的披露 , 相关利益者类是指有关兼顾其他相关利益者利益等活动的披露同时将样本公司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方式分为 “货币化信息 ”、“非货币化信息 ”以及 “无信息 ”三种 , 给货币化信息赋值 2, 非货币化信息赋值 1, 无信息赋值0, 五类信息的权重相同由此得出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 , 取值范围在 0和 10之间。

各年度样本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的描述性统计在下表中列示总的来看 , 样本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 在 0至 10分的取值范围中 , 各年SDI的最大值只有 5分 , 1999年至 2004年样本公司 SDI的平均值仅为 1140分 , 即使在分值最高的2004年 , SDI的平均值也没有超过 2分从时间序列上来看 , SDI在 2001年出现大幅度的提高 , 2001年以后与 2001年之前相比 , 样本公司的 SD I有明显的差异这一趋势可以从图 1中得到直观的体现另外 , 各个年度样本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 , 无论是偏度或峰度都没有呈现出很明显的偏倚或高低峰 (P值都大于 10%) , 说明其分布逼近于正态分布 , 从而保证了在下文的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到稳健、可靠的估计结果2. 其它研究变量本研究中 ,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解释变量包括: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再融资需求 ,同时将公司上市交易地点和信息披露的时期作为控制变量 , 以控制信息披露环境的影响研究变量的定义见表 3其中 , 公司盈利能力分别选用了当期盈余、上期盈余以及两年平均盈余三个指标来衡量。

再融资需求用公司的资金缺口来衡量 , 资金缺口采用 Shyam2Sunder和 Myers (1999) 在优序融资检验中的估计方法:资金缺口 =长期投资的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 +营运资本的增加 +股利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当期财务费用然后再用期末总资产对资金缺口进行标准化处理上市交易地点和披露期间都是采用哑变量来衡量本文的研究期间是从 1999年至 2004年 , 表 2和图1的结果都显示 , 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 2001年后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因此 , 本文将研究期间分为两个阶段 , 即 1999年至 2000年为第一阶段 , 2001年至 2004年为第二阶段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在表 4中列示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一 ) 相关性分析本文首先对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 , 结果见表 5从表 5中可以看到, 公司规模、上市地点和披露时期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之间在 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两年平均的盈利能力与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在 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另外, 上市地点与公司规模之间也在 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在上交所上市的样本公司的规模显著大于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

二 ) 多变量回归检验为更深入地分析决定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