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地孩子的困惑.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208951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对外地孩子的困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面对外地孩子的困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面对外地孩子的困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对外地孩子的困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对外地孩子的困惑.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幼儿园里看到的家园交流问题与外地家长交流中的困惑与对策现状分析: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劳务人员流动性的变大,带来了外地民工孩子入学流,这给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教育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幼儿园作为教育的最初阵地,给这些外地或者外省的民工家长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他们的初始入园引起了我们老师一度的困惑:个别幼儿的哭闹、个别家长自以为孩子受到歧视的愤恨,方言俗语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情感表达习惯的不同等都使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时而感到手足无措,陷入家园交流的尴尬境地。案例一:甘佳云是大班第二学期插班进来的,刚来两天就可以看出她生性活泼,像个男孩子。那是入园一个星期后的

2、离远时间,家长们陆续来接孩子了,我们三个老师站在门口谨慎的将孩子分别交到家长手中。甘佳云妈妈兴冲冲地也来到了门口,喊起了孩子的名字,我们也帮着一起喊,可是没有回音,一下子我们四个人开始着急了。心头第一感觉让我跑到了阳台上四处张望,没见人,我赶紧又从阳台往下看到一楼,果然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一楼楼梯口出来正四下里张望。我们急忙将她喊了上来,并告诉她:爸爸妈妈没来,不要独自一个人下去!女孩笑着点了点头,拉着母亲的手似乎还完全没有理解我们此时的心情。母亲看着女儿拉紧了她的手,笑着说你真调皮就没再多说些什么了,当我们还想跟母亲多说几句时,母亲招呼着孩子说老师再见,离开了教室。看着母女俩离去的背影,我们充满

3、了愧疚,同时也深感不安!分析:很多外地家长都认为幼儿园只是玩游戏的地方,至于孩子学什么,玩什么,他们都不是怎么关心的,同样他们对孩子安全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由于这里的家长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很多都来自山区,孩子又多,所以他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又加上城市生活的紧张压力,更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更不用说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在幼儿园的不当行为作为家长也应该有所督促,但是有的家长反而觉得这是孩子活跃的表现,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而不加制止,我们老家就是这样随便疯的,殊不知这里不是老家,这里也有纪律,这里还有坏人。希望这样的思想观念在大城市文明的渗透下能转变过来,在我们的家园努力下能够共同协作,孩子在

4、园的安全同样需要你们的配合!案例二:一连几天早班的开门老师告诉我说,“你们班的何娜很早就来了,我没开门前就看到她一个人站在大门外边,实在是太危险了,遇到坏人怎么办?”第二天离园我特意将何娜留在了身边,达到和家长当面交流的目的,可是当我回头再看何娜时,已不见了踪影!三个老师决定明天一定要将何娜留下和家长交谈,试想:意外一旦发生,后果谁也无从预料!这次是爸爸来接的,我盯着她爸爸,生怕再次走掉,并告诉她爸爸:以后早上不要过早来园,孩子一个人呆在门口太危险了,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门口等一下,等早班老师来了再走!爸爸连忙说:“那我上班会迟到的!”“孩子妈妈在家吗?可以让她送啊!”“妈妈上班比我还早呢?”“

5、那还有家里人吗?“没有了,本来我们就是外地人,这儿租房子的!”“那你就可以将孩子独自一人放在门口吗?”爸爸无语,过后又说:“我们也没办法?”可以看出何娜爸爸确实有些无奈,但这样显然太危险了。最后,我们建议他可以请一个可以相信的老乡代替送一下,或者请老板通融一下。从这次以后,何娜早上入园的时间明显晚了,也让我们更安心了,或许他爸爸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或许老板接受了她爸爸的建议!分析:我们这里大部分外来打工的家长,出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孩子不是早上送的很早,就是晚上接的很晚,不是说教师没尽到义务,就是有,长期这样的话教师合理的生活也必定打乱。据调查很多都是在这儿种大棚蔬菜的,也有一部分是在厂里打工的

6、,他们一般都起来很早,种大棚的忙着管理田间的蔬菜水果,又是泥,又是药的,哪还有时间管孩子,就算是在工厂打工的也都是为了能多挣几个钱,很早上班、很晚下班,此时孩子对于他们来讲就等于是能离多远就离多远,很多时候他们早早的将孩子送来就是图个清静,殊不知这样的时间安排给自己方便的同时给幼儿园带来多少压力,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案例三:这天小二班郭琪嘉爸爸匆匆的跑到三楼办公室,不一会儿就传来他爸爸大声的说话声。因为我就在办公室隔壁,所以我隐约听到事情的大概:孩子昨天被别人抓了一下侧脸,孩子爸爸看到这个情景很生气,于是跑到教室直接对抓了自己孩子的那个幼儿进行恐吓,班上老师阻止了他,他感到很不理解,于

7、是跑到办公室向园长告状,说:孩子曾经出现过以上情景,也向老师反映过,但这次怎么又有人抓我孩子,很明显是老师偏袒本地孩子园长听后声音不大,但我还是能听到她在尽力向家长解释:“老师不负责任是不对,但是如果是孩子的问题呢?你已经了解清楚了当时的情况吗?”渐渐爸爸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停顿很长时间后,我看着他从园长办公室走了出来,从他脸上平静的表情我感到:他并没有感到告状后的爽快,反而好像在思考什么?孩子则静静地跟在爸爸身后分析: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无需探究,只是据小儿班老师告知这个孩子确实比较顽皮,但表面看起来却比较柔弱。家长护子心切我们能理解,但是不是太武断了,很显然他的判断也夹杂着个人情感因素

8、。究其原因,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虽然存在着方言的阻碍,但更多的是这些流动人口认为城里人瞧不起他们,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一旦孩子有什么问题他们就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有时候还失口否认孩子的过错,美其名曰“我们孩子很乖的”,从而造成本地与外地孩子交往的鸿沟。对三个案例的思考:这些显形的和隐形的不确定因素时刻敲击着我们教师的神经,就其一点,我觉得家长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了这部分外地家长如此的反映,虽然我们说外地家长普遍的知识水平不高,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有较大需求的。曾经固有的“外地人养孩子就像养小猪”的错误观点已不复存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越来越重视。所以,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其教

9、育行为,解决他们在抚养、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困难,减少与幼儿园之间的摩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应尽量在不同中找到大家的共通,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途径。基于这一点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达到家园交流的理想状态。1.用爱心温暖他们;一个人到了陌生的环境,就有很多不适应,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会有他们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况且这些举家迁移的家庭,他们的抵触和不理解也情有可原。在幼儿园我们尽量将这种隔阂减小,用自己爱心、耐心不分区别的对待这里的每一个外地孩子,让他们安心。老家安徽的盈盈,手好像在哆嗦,我们急忙打电话叫爸爸再送件毛衣来,爸爸不好意思的说,“哦早上来时走的太急漏掉了一件衣服,谢谢老师,你

10、们的心真细。”山东的婷婷大便又弄在身上了,我们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向孩子和家长问清缘由,原来她昨天睡觉的时候着凉了,家长来换衣服时满脸的歉意,我们看着家长满身的露水,特地拿了块布给她。除了从这些点滴入手,我们还积极举办一些家园交流活动:如家长会,请农民工家长也来说说自己的教育期望、迷茫或者对幼儿园的感受;组织孩子就近到他们家里做客;定期家访,当然前提是家长愿意的情况下。一位老师在家长会议上说了这样一段话“海门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你们外地人的辛勤与汗水,我代表这个城市里的一员向你们表示感谢。同时,我也相信既然你们选择了我们这所幼儿园,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会尽全力教育好你们的孩子 ,也请你们为了孩子尽

11、全力的配合好我们老师”台下掌声不断。这是家长们由衷地掌声,这是心与心的交流,让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不是外人,我们没有等级之分,只有诚心相待,只有真心对待,相信这股温暖会一直延续下去!2.用知识丰富他们; 不少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阶段教育的重要作用,有的家长虽然认为现在不读书不行,但他们对自身的教育角色认识不清,对家庭教育的看法较为狭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事,教育就是教知识。他们对自身文化水平、教育能力缺乏自信,如“我们没文化,教不了什么”,知识经验的缺乏,教育观念的落后使他们把自己的教育角色仅仅定位在家庭看护、生活照料。为此我们定期举办一些教育讲座,请他们来听;在宣传栏内张贴一些

12、教育方面的可行例子;推介一些优秀的书籍让他们借阅或者去书店购买;当然对于他们来讲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师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交流孩子在这儿的变化,孩子的进步或者孩子的过错,回家后他们该怎么办?我们则不厌其烦认真的告诉他们,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家长的坚持不懈,需要我们的共同配合。虽然我知道我们的观点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准确,但这些家长往往会百分之一百的入耳,相信慢慢的他们也会一点一滴的不断进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会有一个新的变化。 3.用行为督促他们家长有文化高低之分,更有工作性质条件之分。可以肯定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确实存在困难,但有些年轻的家长却不是这样而是惰性。有些家长再忙都

13、要和孩子交流,而有些家长就只知自娱自乐,孩子不在眼前最好!故存在个别孩子过早的来园,过晚的离园。另外有些家长过分的自褒或者溺爱,即使孩子有过错也往往不加制止。像这些家长我们无需纵容,以更加严肃的态度告诉他这样做的严重后果。例如:有一阵几个外地孩子早上故意早来,我就早早的站在门口就是不开门,几天下来家长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还有,有几个前天犯错的外地孩子第二天来时,我提前走到家长前面问他们昨晚上你们是怎么跟孩子说的?做的家长当然真真道来,不负责任的家长则自惭形愧了!另外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也会给这些家长以影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当然也会言出必行了,也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经济建设的今天,不管是哪个阶段的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需要家长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作为渐渐融入城市文明的一个特殊及重要群体,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子女教育,也不容我们忽视,怎样使我们这两只存异的群体找到一份共通,找到一份融合,减少障碍,为这个城市的明天做好铺垫,是我们不断探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