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优秀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208056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场之国-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牧场之国-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牧场之国-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牧场之国-优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牧场之国-优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场之国-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场之国-优秀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3.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4.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和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和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2.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

2、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图片引入: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风车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走近作者: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捷克著名剧作家、新闻记者、童话寓言家。1920年恰佩克发表科幻剧本万能机器人,发明了“机器人”这个词,此剧本已成为世界科幻文学的经典。卡雷尔恰佩克既有富于思想深度的严肃作品,如科幻小说鲵鱼之乱,也有老少咸宜的感人故事,如小狗达西卡九个童话故事等。它们不仅是捷克家喻户晓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3、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本文紧紧围绕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来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仪:“亻”的撇和竖都要长,义字点居中、撇稍直、捺在撇中间稍靠下位置相

4、交。骏:右上边扁窄、中间撇和点要小并分开,“夂”上撇稍短、轻,下边撇稍长。绵:左窄右宽,右边白字扁窄,巾字下框要扁宽靠上、中竖由重渐轻、要长。吆:两个撇折都是撇稍重、折要轻,下边的撇要长、折末端有一点要有力。铛:左窄右宽,当字上边中竖要长、点小撇稍长,左框的横折稍向左收,中横稍短。罐:缶字要扁、中间一竖上不出头、下框的横向上拉,右边要紧凑、上扁下长。畜:上横平直要长,幺字要扁窄、下边的撇折要长、末端有点,田字要扁宽。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示例:读完这篇课文,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5、。(重点)2.体会课文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为什么四次提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难点)3.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和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重点)二、品读释疑1.作者为何称荷兰是牧场之国?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总起句,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下文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牲畜等。3.讨论交流:荷兰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荷兰地势平坦,境内绝大部分为平原,运河多,低地多,草地多,这里的牧场辽阔无垠。4.讨论交流:荷兰牧场白天和夜晚的情景是怎样的?(1)白天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

6、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这句写出了牛的颜色,与绿色的低地相互映衬,描绘出了和谐静美的画面。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处是让人感到牛无论吃草还是站立时都像一个人那样深沉含蓄,不时地琢磨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回味着草原的无边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个低地是何等的安静祥和,外界对牛没有一点干扰。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拟人概念: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好处: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生动形象。运用

7、:第二段的第三句就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牛站立和吃草的样子。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整个牛群如同一个大家庭,老牛像家长,管理着草原。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句是对前面具体描写的牛群活动的场面的总括,句中“全是”让人想像到如同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景致壮观,色彩明丽,于是作者发出了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从“成群”“膘肥强壮”“飞驰到远方”你体会到了什么?我

8、体会到了奔涌飞腾的粗犷之美,和第2段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份无拘无束的奔腾之中,我品味到“自由王国”的意蕴。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作者为什么会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这种感觉?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这草场与骏马的和谐统一。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A

9、.“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小鸡多,长毛山羊多。B.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饶有趣味地表现了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悠然自得、安闲自在生活的样子。(2)夜晚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A.“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B.在作者笔下,牧场傍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一幅祥和的画面,其中的人,也充满着无限情趣,谁都不愿破坏这宁静,所以奶牛是“严肃沉默”的,铃铛是“没有响声”的,挤奶的人也是“默默无言”的。“默默无言”中隐含着享受生活、享受

10、自然的情怀。5.“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何作用?出现了四次,起强调的作用。它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景色的肯定、喜爱和赞美。6.作者运用生动的笔墨来描写牧场之国,是想表达什么?作者通过介绍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营造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表达了对荷兰的喜爱和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7.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课后第2题)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有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国计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有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作者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

11、荷兰”,既点明了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本文紧紧围绕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与夜晚的祥和寂静来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和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3.写作方法:运用好详略得当的写法(1)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写作时详略得当,能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如本文第2、3段分别详写牛和骏马,第4段略写猪、鸡、羊,

12、突出了牛和马是荷兰牧场最主要的牲畜。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依据文章的题目,确定写作的重点;依据文章的中心,区分主次材料;依据文章的内容,点面结合。(2)举例: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详写)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略写)(3)练一练:你仔细观察过同学们的课间活动吗?请写一写,注意详略得当。4.课堂小结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的花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挤奶的人,宁静安谧的夜晚,闪烁的灯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最好的家园五、当堂检测板书设计: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