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203818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地理学考一轮复习文档:第6章 城市与环境 Word版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cb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a b4.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b城市化过程与无特点5.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6.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7.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b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9.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10.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

2、国城市发展趋势b考点一| 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1地形与城市区位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并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2)热带地区的地形通过影响气温而影响城市分布,故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凉爽的高原上。(3)山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2气候与城市区位城市分布有利或不利的区位因素一般规律我国多数城市都分布在年降水量400mm以上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地带;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密度大、规模大中低纬度地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多集中在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气候条件比内陆地区优越密度荒

3、漠干旱地区过分干旱小、规高纬度寒冷地区过分寒冷模小热带雨林地区过分温热3.河流与城市区位区位类型区位优势举例水运的起点或终点人流、物流在此中转江西赣州两河流的汇合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过河口位置水陆交通方便,人流、物流集散伦敦、巴黎、南京、芜湖河口位置便于河海联运上海、广州、加尔各答考点二| 社会经济与城市区位城市区位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自然资源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英国的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大同一直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与石油开采和加工相关的城市:英国的阿伯丁、美国的休斯敦、我国的大庆、克拉玛依和玉门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

4、花交通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石家庄、株洲一直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政治以政治为中心而新建的城市: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自古到今,都是影响城市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军事嘉峪关历史上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宗教麦加、麦地那、拉萨、梵蒂冈、耶路撒冷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弱旅游意大利的威尼斯、我国的三亚、黄山、泰安、桂林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增强 科技日本的筑波、印度的班加罗尔对城市的区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增强 考点三| 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

5、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考点四|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考点五|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功能分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表现特征地价高,是城市核心区。CBD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

6、密集,内部有明显分异人口活动有明显的时间性,尤其是上下班时间更为明显,以致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形成较为明显的早晚高峰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建筑质量上出现分化不断向城市的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形态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占地面积大,成片分布集聚成片状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中间,分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城市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河流下游或下风向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考点六|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

7、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考点七|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1城市化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

8、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高压使城市化获取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4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考点八| 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

9、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目前水平较高,但速度减慢,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目前水平较低,但速度较快,许多国家出现城市化不合理的现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目前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快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所处阶段后期阶段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项目表现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起

10、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速度快,并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城市化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工业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变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人口流动由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生态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不容乐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考点九|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大规模的

11、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城市是人口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不但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3)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4)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城市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2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2)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3)改变了地区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

12、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考点十|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棚户区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解决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

13、绿化面积。章末限时集训(第六章)(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我国北方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交通C资源D政策2今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A沿河流B沿交通干道C沿湖泊D靠近批发市场1A2.B第1题,根据图例信息可知,图示城市分布于河流交汇处,故反映该城市形成时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第2题,随着图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发展逐渐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发展。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城市郊区建设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

14、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读图,完成34题。3关于(销售普通商品)、(销售高档商品)两购物中心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A服务范围为甲城市郊区B服务范围为甲城市及邻近地区C服务范围大于D与服务范围不重叠4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ABCD3B4.D第3题,购物中心销售普通商品,其服务范围不只是甲城市郊区,借助于城市快速干道可扩大到市区;购物中心销售高档商品,其服务范围不只是甲城市,借助于高速公路还可以扩展到邻近地区;由上述可知,销售高档商品的购物中心的服务范围大于销售普通商品的I购物中心;两个购物中心相隔不远,且销售的商品档次不同,又有城市快速干道相连,因而它们的服务范围会发生重叠。故选B。第4题,网购不可避免地对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其营业额增速放缓或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