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120270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课程编码C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学时/学分64/3课程标准编制人审定人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机器人方面的综合素质,着重使学生掌握从事机器人加工类企业中机器人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渗透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一、课程分析(一)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总目标,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教材配

2、套,教学、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大纲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齐全,近几年来引入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已初步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全套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课件。根据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和特点,结合学时的安排,从教材的整体内容出发,有侧重地进行取舍,筛选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教学内容,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质量与数量的矛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的基础知识、机器人虚拟仿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工作站构建、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Smart组件的应用、带轨道或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于应用,以及RobotStudio的在线功能,具备使用RobotStu

3、dio仿真软件的能力和针对不同的机器人应用设计机器人方案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机器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二)教学方法分析1、本课程适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际上机训练,切实保证技能训练教学的时间和质量。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可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借用多媒体的声像演示,对实例进行展示,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理论印象。通过实例操作,提高学生对焊接相关知识的理解。3、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4、重视实习教学的过程评价,实现在评价中学习

4、的理念。5、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和安全意识。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了解机器人仿真软件的应用。2、掌握构建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方法。3、掌握码垛机器人工作站、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打磨抛光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4、掌握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能运用所学制图软件在RobotStudio中进行建模。5、掌握ABB工业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方法。6、了解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中的其它功能。(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构建方法。2、掌握码垛、焊接、打磨抛光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理念和

5、设计方法。3、掌握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4、掌握ABB工业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方法。5、掌握ABB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于实际ABB机器人结合使用。(三)思想教育目标1、树立科学、严谨、勤奋的学风;2、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能自觉爱护机器设备。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序号项目内容提供技能标准要求1认识、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1.1了解什么是工业机器人仿真应用技术1.2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1.3RobotStudio的软件授权管理1.4RobotStudio的软件界面介绍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ABB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

6、udio2构建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2.1布局工业机器人基本工作站2.2建立工业机器人系统与手动操作2.3创建工业机器人工件坐标与轨迹编程2.4仿真运行机器人及录制视频教学目的和要求:1. 认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2. 掌握工作站创建方法3. 掌握机器人手动操作及轨迹编程3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3.1建模功能的使用3.2测量工具的使用3.3创建机械装置3.4创建机器人用工具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建模功能2. 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3. 了解机器人用机械装置及工具4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4.1创建机器人离线轨迹曲线及路径4.2机器人目标点调整及轴配置参数4.3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辅助工具教学

7、目的和要求:1. 掌握机器人离线轨迹曲线及路径2. 了解目标点调整及轴配置参数5Smart组件的应用5.1用Smart组件创建动态输送链SC_InFeeder5.2用Smart组件创建动态夹具SC_Gripper5.3工作站逻辑设定5.4Smart组件-子组件概览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动态输送链的创建2. 了解动态夹具的创建6带导轨和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与应用6.1创建带导轨的机器人系统6.2创建带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带导轨机器人系统的创建2. 了解带变位机机器人系统的创建四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教学总学时64学时建议学时分配如下:序号教学内容教学时数1第1章 认识、

8、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42第2章 构建基本仿真工业机器人工作站123第3章 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125第4章 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126第5章 Smart组件的应用127第6章 带导轨和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与应用12合计64五、教材选用及附加说明1、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选用: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叶晖等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教学方法和步骤: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章节进行教学。3、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考核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采取笔试和实操考试相结合方式,学生按规定独立完成实操规定内容的设计或操作。为了更确切的考察学生真实水平,采取增加实操成绩占总成绩的份额的措施

9、。六、实践性教学形式与要求实践性教学以项目为载体,课题为单元,通过实践性、应用性的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堂上学习的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实践性教学要求依据学科培养目标,将学生能力结构的培养设置于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七、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实操训练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操动手操作使得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仿真实训教学、综合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理论教学实行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训室,实行情境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八、教学评价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己的操作动手能力。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具体评价标准:(1)期末考试成绩笔试成绩(40%)+上机考试成绩(60%)(2)实操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每次上机成绩) 40+期末上机考试成绩20九、装备要求一般以50人班型记。每人一台机器,学生可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现场操作。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