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魏巍课例.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202219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老师》魏巍课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老师》魏巍课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老师》魏巍课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老师》魏巍课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老师》魏巍课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老师何功伟中学 黄莹【教学内容选择】确定核心教学目标: 1、合理的选材与精心安排; 2、传神、细腻的描写。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1、 品读事件中体现出的蔡老师的特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2、 比较七件事中,事件叙述的完整性,学习记事写人详略得当的写法。3、 揣摩文章的语句,体味关键词句在语句中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播放电视散文我的老师 二、作家介绍。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三、布局谋篇(一)关于选材1、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2、 这几件事情哪些体现的是老

2、师对学生的爱,哪些体现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依恋?3、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蔡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词语)具体分析事例中体现的人物特点。师解说: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特征“温柔和美丽”来选取相应的材料,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使材料的安排集中、统一。(二)关于细节和详略1、各抒己见。品读:这七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感人?仔细品味。(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里寻师。)2、师提示:事件和事件的完整性上有什么不同?(根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完整性区别详略。)师解说:捕捉到事件中的那一个细节,感人的瞬间,展开来描写(细节描写),替代事件本身,更容易打动人

3、。同时详写和略写分明,层次清晰。小结:对于这篇写人的记叙文的选材布局,我们可以借鉴: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实例来写,使材料的安排集中、统一;要以细节描写代替对事件的平铺直叙,用简少的笔墨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合理安排材料的次序,详略得当,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四、情感线索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理清文章的情感脉络。板书设计: 温柔和美丽的蔡老师: 写作方法 1 假装发怒(略) 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2教我们跳舞(略) 3让我们观察蜜蜂(略) 4教我们读诗(略) 细节描写 5看老师写字

4、(略) 6排除小纠纷(详) 7梦里寻师(详) 详略得当的安排结构【精彩部分回放】那么,从这些事情当中可以看出蔡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呢?用课文中的词来回答。生1:蔡老师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师:这些事中怎么体现“温柔和美丽”呢?师2:蔡老师假装发怒时,说“仅仅有一次”,限定了时间,这样的事情只有一次,还有“好像”“落”,说明蔡老师打得非常轻,而且不是真打,“我用石板一迎”说明气氛非常好,如果老师是真打,“我”肯定不敢这样,“教鞭轻轻地敲”也看出老师不是真打,“敲在边上”说明目标也不是真的对准“我”,这些都看出来蔡老师不是真正地发怒,对“我”给予一下警告。师:很对。其他同学还能不能从别的事中看出蔡

5、老师的温柔和美丽呢?生3:我觉得蔡老师喜欢读诗可以看出她很温柔。师:喜欢读诗是体现她的温柔吗?我觉得你可以这样说,蔡老师喜欢读诗,一个人喜欢读诗可以看出她美丽的不仅是她的外表,更是她的内心,对吗?生4:是的,看出她的心灵美。师:她喜欢从平凡的生活发现生命力,发现最美丽的东西,可以看出她美丽的一面。还有吗?生5:我从蔡老师教我们跳舞,想象蔡老师会跳舞,一个会跳舞并且能教学生跳舞的老师,可能在教师工作以外,其他方面也很有特长师:很丰富的生活,这里也可看出蔡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美丽的人。这些事同学们可以研究研究,看看蔡老师是不是个 “温柔和美丽”的人,她假装发怒的方式告诉“我”的过失,慈爱公正地处理

6、“我”和同学的纠纷,这些事都可看出她的温柔那一面,她教我们跳舞,教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这些方面都让我们感觉到她是一个美丽的人,因为她美丽的不仅仅是她的外表,更是她的内心。(过渡)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来选取相应的材料,那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就使得这几个材料之间怎么样?生6:使得这些材料之间有联系。这篇文章从课内写到课外,围绕着人物的性格展开。师: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材料很集中很统一。那么在这些材料中,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感人?为什么?生7:我觉得调解纠纷这件事写得最感人,因为“我”的父亲在部队里没有回来,作者就已经很伤心了,那些小“反对派”们又说

7、“我”爸爸的坏话,“我”很悲伤,这时蔡老师来安慰“我”,相当于雪中送炭,这事使“我”感动,所以难忘。师:说得很好,还有没有同学说一说?生8:我觉得梦里寻师这一段写得很感人。因为学生都喜欢放假,作者却因为不愿离开蔡老师而不喜欢放假,肯定每位同学都喜欢老师,而作者做梦都梦见老师,所以我觉得这段写得特别感人。生9:我想补充一下,我也觉得这段写得非常感人,这段吧,如果和中心相联系,可以更能体现出他对老师的难忘,因为他做梦能梦见老师,还能起来去找老师,想着“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这句话抒情,想念蔡老师,很感人。生10:我觉得蔡老师假装发怒这件事很感人。蔡老师用教鞭假装打“我”,“我”用石

8、板挡,可以看出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一点也不拘束,师生之间充满了爱,“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觉察,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从这也可看出老师爱我们,很感人。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认为感人的时间,你们比较一下,蔡老师假装发怒和梦中寻师,这两件事在事件的完整性上有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假装发怒是不是写了事情的完整过程?生(齐):不是。生11:假装发怒没有写完整的过程,写了经过没有起因;梦中寻师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过程。师:同学们看,无论是完整的过程还是只写其中的一个部分,都能起到很好的表达效果,对吗?同学们如果写起来可能就会交代得很清楚,这样的话行文就会很长,也会很啰嗦

9、,没有重点,不如用一个细节来替代对事件的平铺直叙,不用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交代得特别清楚,只需要把事件中的那一个细节,感人的瞬间捕捉到,展开来,替代事件本身,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师:文中对梦中寻师这件事交代了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是进行了详写,还有没有别的事情也是详写?生(杂):排解纠纷也是详写。师:其他的事件都是略写,这样详略安排得当,才能使文章有层次。这样我们可以总结,要想把写人的记叙文写得特别出色,我们要注意这三个方面: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实例来写,使材料的安排集中、统一;要以细节描写代替对事件的平铺直叙,用简少的笔墨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合理安排材料的次序,详略得当,使文章结构层

10、次清晰。【教后说教】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魏巍忆写儿时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对应地描写蔡老师和儿时作者自身,叙事和写人当中都深融感情,表现了师生间的深挚感情,颇为生动,具有感染力量。因为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取材巧妙、材料安排合理的写人文章,我觉得学生需要通过这一课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其次,它的语言生动传神。因此我确定本课核心教学目标为:1、合理的选材与精心安排;2、传神、细腻的描写。为实现核心教学目标,我通过设计几个与文章事件的例子相关的问题,将对初一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的文章结构章法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解。如让学生概述文章的七件事,分别归类:哪些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哪些体现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从事件本身出发归结材料的共性,都是围绕中心选取的,突出蔡老师是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从文本出发,让枯燥的文章写法有了血肉之躯作为载体。同样,从事件中的感人细节来导入材料的详略安排,和细节描写在文章的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