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20209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三五发展规划经过十二五的成功转型,十三五是中心步入加快发展的关键 阶段,为了明确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中心在今后的五 年内得到全面、 持续、 健康、 有序的发展,结合中心实际, 特制订“十三五” 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 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要求,秉承 “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 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生命全 周期健康服务”的宗旨,以满足基本需求、完善服务功能为出发 点,提升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特色。二、总体思路

2、和发展目标坚决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精神,从区域实际出发,坚 持以人为本,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为宗旨,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保障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三、重点工作为巩固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各项成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和北京市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使中心更 好更快发展,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建立专业人才梯 队随着中心业务发展,人才资源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短 缺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中心医疗

3、工作的开 展,制约了中心业务的进一步发展。1、十三五期间,继续呼吁政府增加机构人员编制,达到各 类人员标准配置。目前中心下设4个服务站,辖区常住人口2.3万人,铁路小 区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约5000余人。而中心现有人员编制48人, 医疗专业技术人员40人。按医护防最低配比,应将编制人数提 高到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60人。2、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弥补技 术人员匮乏(1)请进来:结合中心目前实际情况,今后五年,希望在上 级部门支持下,重点引进具有坚实理论基础、丰富临床经验、较 强科研能力、良好医德修养的临床骨干,提高中心整体医疗技术 水平。同时与对口支援医院协商,定

4、期派驻专家开展专家门诊及 带教中心青年业务骨干,提升年轻队伍的业务技术水平。(2)走出去:每年选派2-3名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 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鼓励有能力的员工 继续学习深造,解决其生活、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保证送得出, 学得好,留得住;同时加强内部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 通过三基 知识考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等形式,逐步提高 医 务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作风严谨、 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3)打造品牌科室,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着力于中医理 疗项目和适宜技术的开展,将中医健康管理及指导纳入日常工 作,继续

5、保持中医科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将口腔科作为重点科 室,更换口腔椅等诊疗设备,加强口腔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 高诊疗水平和知名度,使口腔科成为中心的另一张名牌;全科门 诊继续摸索预约诊疗的慢病诊疗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 病为基础,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建立健全预约就诊 制度,提高居民就医依从性。(二)发挥慢病管理优势,继续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十二五期间,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创建了以慢病管理团队 为中心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未来五年,继续拓宽家庭医生式 服务内涵,将服务对象从慢病患者逐步扩大到重点人群及全人 群,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意识。1、利用信息化网络系统,加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高

6、危人群 的新发病例登记管理工作,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体检,早期 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 率。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人自我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患 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参与度。2. 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水平,继续规范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 流程,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减少或延缓慢性 病并发症的发生。3. 以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为契机,探索适合农村地区的慢性 病干预模式。加强慢病管理工作的质量控制,达到慢病管理“提 质不瘦身”。4. 继续强化三级网络建设,筑牢三级网底,加强对乡村医生 地培训,提高乡村医生工作能力。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 解决乡医年龄

7、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三)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居民健康生活方式。1、进一步完善和利用自助式健康小屋的功能,引导居民主 动参与健康管理。加快家庭健康保健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 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功能。2、深化健康教育网络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3、加大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健康意识, 有针对性地推行预防干预措施。4、增加健康教育宣传渠道,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形式 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探索健康教 育新模式,关口前移,将健康教育大课堂搬入学校、幼儿园。二、完善基本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 1、医疗设备:十二五期间,中心已更换或添置了部分医疗

8、设备,如X光机、彩超机,但其他设施基本上已到使用年限,还 需要有计划地添置或更新,如多功能救护车等。另外,4 个服务 站配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如血、尿分析仪、中药煎煮机等。2、信息建设:呼吁相关部门,加快信息系统的功能完善, 实现辖区内尤其与二级医院的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双向转诊平台 通畅,患者辅助检查数据及健康信息无障碍读取。3、环境建设:合理调整布局,继续加大环境整治、污水处 理力度,因地制宜做好院内绿化,美化环境。4、基础设施建设:响应卫计委关于建立医联体的号召,积 极筹建完善业务用房,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完成计划免疫 3A 门 诊建设,打造妇女保健、儿童保健A级门诊,完善母乳喂养室配 置。完

9、善桥梓服务站的配套基础设施;对平义分服务站进行修葺 维修;重新规划北宅服务站整体布局,与北宅村委会、镇政府、 卫计委协商,在服务站原址增建二层楼房,增加服务站使用面积, 改善居民就医环境。三、创新机制,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继续深化由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创新机制,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1、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推 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2、完善中心组织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推行质量 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管理与考核制度的落实,继续强化社会民主 监督与评价制度、环境卫生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制度和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推行民主管理,发挥党支

10、部、工会、 职代会作用,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群众评议会,扩大内部民主; 聘请社区居民监督员,设置服务意见箱,实行主任接待日,保护、 奖励投诉,强化群众参与监督机制,促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素质以先进文化为引领,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相关政 策、措施,使全体人员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真正发挥社区卫生服 务应有作用。推进情感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建设,营造出为民服务 贴心、诊断治疗精心、社会救助尽心的浓厚氛围,真正使老百姓 省心、放心,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成自己的家。通过优质服务和宣传推广,让社区群众认识和接受社区卫生 服务,逐步建立起维护健康的合作伙伴关

11、系,把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建设建筑在厚重的文化基础之上。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宣 传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惠民政策、重大意义,提高服务质 量。制定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行业作 风建设,使社区群众真正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得到社区卫生服务 实惠,从而信任并乐于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十三五期间参加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将中心的文 化建设活动推向高潮。五、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强化社区卫生服务 严格落实基本医药制度,认真执行零差率药品政策。对临 床医生、村医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对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和处方 合格率。中心和村卫生室全部统一配备使用零差率药品,对统一 配送的基本药物实行同质同价,零差价销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