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摩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19686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摩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章 摩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章 摩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章 摩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摩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摩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一、教学要求1. 掌握摩擦的分类。2. 熟悉磨损的过程,会分析不同种类的磨损。3. 掌握润滑和密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磨损及其过程2. 润滑和密封是难点。2.1 摩擦与磨损 各类机器在工作时,零件相对运动的接触部分都存在着摩擦,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 免的物理现象。摩擦不仅消耗能量,而且使零件发生磨损,甚至导致零件失效。据统计,世界上 1312 的能源消耗在摩擦上,而各种机械零件因磨损失效的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一半以上。 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则是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有力措施,这三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2.1.1 摩擦及其分类 在外力作用下,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

2、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两物体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 体运动的切向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在两物体接触区产生阻碍运动并消耗能量的现象,成为摩擦。 摩擦会造成能量损耗和零件磨损,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害的,因此应尽量减少摩擦。但有些情况下 却要利用摩擦工作,如带传动,摩擦制动器等。根据摩擦副表面问的润滑状态将摩擦状态分为四种: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如 图所示)1. 干摩擦 如果两物体的滑动表面为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这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的摩擦称 为干摩擦。干摩擦状态产生较大的摩擦功耗及严重的磨损,因此应严禁出现这种摩擦。2. 液体摩擦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油膜(油膜厚度一般在1.52

3、p m以上)隔开的摩擦称为液体摩 擦,如图所示。3. 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油膜厚度小于1p m)隔开,使其处于干摩擦与液体摩擦之 间的状态,这种摩擦称为边界摩擦,如图所示。4. 混合摩擦 在实践中有很多摩擦副处于干摩擦、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称为混合摩擦,如图所示。由于液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都必须在一定的润滑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这三种摩 擦又分别称为液体润滑、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2.1.2磨损及其过程 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磨损。单位时间内材料的 磨损量称为磨损率。磨损量可以用体积、质量或厚度来衡量。机械零件严重磨损后,将降

4、低机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使机器提早报废。因此,预先考虑 如何避免或减轻磨损,是设计、使用、维护机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另一方面,磨损也并非全都 是有害的,工程上常利用磨损的原理来减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如磨削、研磨、抛光、跑合等。在机械的正常运转中,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跑合(磨合)磨损阶段 这一阶段中,磨损速度由快变慢,而后逐渐减小到一稳定值。这是由于新加工的零件表面呈 尖峰状态,使运转初期摩擦副的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压力较大,因而磨损速度 较快,如图中磨损曲线的oa段。跑合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尖峰逐渐被磨平,磨损速度即逐渐减慢。2. 稳定磨损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磨损

5、缓慢、磨损率稳定,零件以平稳而缓慢的磨损速度进入零件正常工作阶段,如图中的 ab 段。这个阶段的长短即代表零件使用寿命的长短,磨损曲线的斜率即为磨损率,斜 率愈小磨损率就愈低,零件的使用寿命就愈长。经此磨损阶段后零件进入剧烈磨损阶段。3. 剧烈磨损阶段 此阶段的特征是磨损速度及磨损率都急剧增大。当工作表面的总磨损量超过机械正常运转要求的某一允许值后,摩擦副的间隙增大,零件的磨损加剧,精度下降,润滑状态恶化,温度升高, 从而产生振动、冲击和噪声,导致零件迅速失效,如图中的be段。上述磨损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是一般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都存在的。必须指出的是,在跑合 阶段结束后应清洗零件,更换润滑油,这

6、样才能正常地进入稳定磨损阶段。2.1.3 磨损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一般工况下把磨损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 疲劳磨损、腐蚀磨损等。1. 磨粒磨损 由于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或从外部进入摩擦表面的硬质颗粒,对摩擦表面起到切削或刮擦作用,从而引起表层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这种磨损是最常见的一种磨损形式,应 设法减轻这种磨损。为减轻磨粒磨损,除注童满足润滑条件外,还应合理地选择摩擦副的材料, 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2. 粘着磨损 当摩擦副受到较大正压力作用时,由于表面不平,其顶峰接触点受到高压力作用而产弹、塑性变形,附在摩擦表面的吸附膜破裂、温升

7、后使金屑的顶峰塑性面牢固地粘着并熔焊在一起, 形成冷焊结点。在两摩擦表面相对滑动时,材料便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成为表面凸起, 促使摩擦表面进一步磨损。这种由于粘着作用引起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粘着磨损按程度不同可分为五级:轻微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咬死。如气缸套与活塞环、 曲轴与轴瓦、轮齿啮合表面等,皆可能出现不同粘着程度的磨损。涂抹、擦伤、撕脱又称为胶合, 往往发生于高速、重载的场合。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如选择异种金属),采用表面处理(如表面热处理、喷镀、化学处理等), 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都可减轻粘着磨损。3疲劳磨损(点蚀) 两摩擦表面

8、为点或线接触时,由于局部的弹性变形形成了小的接触区。这些小的接触区形成 的摩擦副如果受变化接触应力的作用,则在其反复作用下,表层将产生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与 相互连接表层金属脱落,形成许多月牙形的浅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磨损,也称点蚀。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材料的硬度(硬度高则抗疲劳磨损能力强),选择粘度高的润滑油,加入极 压添加剂及减小摩擦面的粗糙度值等,可以提高抗疲劳磨损的能力。4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腐蚀 磨损。腐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气蚀磨损等。腐蚀也可以在没有摩擦的条 件下形成,这种情况常发生于钢铁类零件,如化工管

9、道、泵类零件、柴油机缸套等。应该指出的是,实际上大多数磨损是以上述四种磨损形式的复合形式出现的。2.2 润 滑在摩擦副间加入润滑剂,以降低摩擦、减轻磨损,这种措施称为润滑。润滑的主要作用是: (1)减小摩擦系数,提高机械效率;(2)减轻磨损,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同时润滑还可起到 冷却、防尘以及吸振等作用。2.2.1 润滑剂的性能与选择 常用的润滑剂除了润滑油和润滑脂外,还有固体润滑剂(如石墨等)、气体润滑剂(如空气 等)。1.润滑油润滑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剂,主要有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等,其中应用最广的为 矿物油。润滑油最重要的一项物理性能指标为粘度,它是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粘度的大小

10、表示了 液体流动时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粘度愈大,内摩擦阻力就愈大,液体的流动性就愈差。粘度可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恩氏粘度)等表示。我国的石油产品常用运动粘度 来标定。常用润滑油的性能和用途见表2.润滑脂润滑脂是在润滑油中加人稠化剂(如钙,钠。锂等金属皂基)而形成的脂状润滑剂又称为黄 油或干油润滑脂的主要物理性能指标为滴点、锥入度和耐水性等。3. 固体润滑剂常用的固体润滑剂有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尼龙、软金属及复合材料。4. 气体润滑剂 空气、氢气、氦气、水蒸气及液态金属蒸汽可作为气体润滑剂。常用的为空气。2.2.2 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机械设备的润滑,主要集中在传动件和支承件上

11、。各种零、部件的润滑将在相关各章节中介 绍。2.3 密封装置在机械设备中,为了使润滑持续、可靠、不漏油,同时为了防止外界脏物进入机体,必须采 用相应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密封,即密封后密封件之间固定 不动;另一类是动密封,即密封后两密封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固定密封可采用各种垫片,包括金属、非金属垫片以及密封胶等。动密封又分为接触式、非 接触式、半接触式密封,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接触式密封,它主要是利用各种密封圈或毡圈密封。 各种密封件都已标准化,可查阅手册选取适当的形式。非接触式密封有迷宫式密封、螺旋式密封 (将在该动轴承的密封中论述等,半接触式密封有活塞环密封、机械密封等,其结构较复杂,主 要用于重要部件的密封。滚动轴承的密封在一般常用的机械中,用得较多的密封装置是密封圈和填料。密封圈有各种型式,有带骨 架的和不带骨架的,有普通型和双口型等,应根据使用条件查阅手册进行选择。密封圈也可 作防尘密封件使用,但粉尘严重时,应使用专门的防尘密封圈。采用脂润滑时,可使用毡圈 密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