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19643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规律”(一)教学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找规律”(一)教学方案徐州市丰县广宇小学 李连峰2007-7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找规律。它 是第二学段“找规律”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规律,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经历对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以及对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寻觅发现,初步理解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会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习惯。教学流程:流程1:教学例题a 流程2:教学例题b 流程3:教学试一试a 流程4:教学试一试b 流程5

2、:教学想一想 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流程8:补充习题 流程9:课堂总结 流程10:课堂作业 教学流程第一段:教学例题。流程1:教学例题a课件出示例题图:师:请看屏幕:观察这幅图,你发现图上有些什么?哪两种物体可以看作一组?每组中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呢?【学生活动 暂停一】师:图上的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以及大树和绳子各是一组。师:每两只兔子之间有一个蘑菇,小兔和蘑菇是一个隔着一个排的,其余几组也是这样排列的。象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间隔着一个的排列方式,称为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也叫相间排列。师:我们再来观察图上这四组间隔排列的物体,看一看谁排在

3、开始,谁排在最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 暂停二】师:我们发现排在两端的物体都相同。我们可以把排在两端的夹子、兔子、木桩和大树称为排在两端的物体。( 课件出示:排在两端的物体)把排在中间的手帕、蘑菇、篱笆和绳子称为排在中间的物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物体又相同”的这种排列方式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藏有什么数学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出示课题:找规律)。流程2:教学例题b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幅图,数一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并完成这张表格。课件出示:(1)兔子晒了多少块手帕?用了多少个夹子?(2)有几个蘑菇?有几只兔子?(3)有多少块 ?有多少 根?(4)有多少棵大

4、树?有多少根绳子?排列方式排在中间的物体个数排在两端的物体个数间隔排列两端相同手帕夹子蘑菇兔子篱笆木桩绳子大树【学生活动 暂停三】课件出示答案。师:请大家核对一下答案。观察每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 暂停四】师:,我们可以看出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兔子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大树的棵数比绳子的根树多1。师:结合这几组物体的排列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活动 暂停五】师:通过刚才的比较、交流,我们发现图中的四组物体有这样的规律: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排在两端的物体是相同的,那么排在两端物体的个数就比排在中间的多1,排在中间的

5、物体的个数比排在两端的少1。也可以写成: 两端物体个数1=中间物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物体个数。第二段:教学试一试。流程3:教学试一试a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两端物体都相同”的这种排列方式的规律,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来动手试一试。请同桌配合完成以下活动:课件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一个同学任意画几根小棒,中间留空,在纸上排成一排。另一位同学再在每两根小棒之间画一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师:请同学们多做几次这样的活动,并把每次的活动结果记录下来,看与前面发现的规律一致吗?【学生活动 暂停六】课件出示:(5根小棒和4个圆片间隔排列

6、)师:老师这儿有几种排列情况,数一数小棒的根数和圆的个数,我们发现排在两端的小棒的根数总比排在中间的圆片的个数多,反过来,排在中间的圆片的个数总比小棒的根数少。实验证明,这与我们前面发现的规律是一致的。课件出示例例题情境图。师:你认为我们刚才画的小棒,可以代表图中的哪些物体?圆又可以代表图中的哪些物体呢?【学生活动 暂停七】师:小棒可以代表排在两端的夹子、兔子、木桩和大树,圆可以代表排在中间的手帕、蘑菇、篱笆和绳子。同学们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代表这样排列的其他物体呢。流程4:教学试一试b想一想,在相间排列的两种物体中,关于它们的数量之间,为什么会存在这种数学规律的?我们可以在相间排列的两种物体中

7、,从左开始寻找ABABABAB一一对应的现象,发现如果两端的物体不同,那么正好可以完成对应,也就是说,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如果两端所排物体相同,那么两端的物体个数就比中间的物体,在对应时多了最后(右)一个。想通了吧?第三段:教学想一想。流程5:教学想一想师:同学们,你还能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吗?互相说一说。【学生活动 暂停八】师:老师也从生活中找到了一些有这样规律的事物,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图片欣赏(略)第四段:巩固练习。流程6:想想做做第1题师:生活中这种现象还真不少,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马路上来看一看。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读题。“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结合这幅图片

8、,请谈一谈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然后,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学生活动 暂停九】课件出示:24个师:你答对了吗?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有一个广告牌,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电线杆和广告牌是间隔排列的,而且排在两端的是电线杆,排在中间的是广告牌,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可以判断出,电线杆的个数比广告牌的个数多1,所以广告牌有24个。流程7:想想做做第2题师:下面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师:读题。同学们可以用纸条剪一剪,也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线段代表木料,或者采用别的方法,分一分。你能发现木料的段数和锯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活

9、动 暂停十】师:请看屏幕,用这条线段代表木料,我们来锯一锯。通过操作我们发现,实际上木料和锯缝是间隔排列的,木料排在两端,所以木料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锯的次数比木料段数少1。现在你知道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了吗?如果是锯5次呢?课件出示:(2)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师: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学生活动 暂停十一】第五段:补充习题。流程8:补充题师:请看屏幕,小兔子们想把自己的小院子重新用篱笆和木桩围起来,不过,这次它们想围成一圈,小兔子们想用12块竹篱笆,你先猜测一下,能帮小兔子考虑考虑需要多少根木桩吗?【学生活动 暂停十二】师:究竟是13根、12根、还是11根呢?我们

10、不妨动手围一围、试一试看。先数数现在是多少块篱笆,多少根木桩。2课件动态演示围的过程。13师:你发现在接头的地方还需要两根木桩吗?如果两根木桩都放在这儿,还叫间隔排列吗,所以我们要去掉一个?你发现我们需要多少根木桩呢?师:你发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如果排成一圈两种物体之间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活动 暂停十三】师: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的。我们再把它打开看看,为什么是相等的呢?【学生活动 暂停十四】师:你看,木桩和竹篱笆是间隔排列的,可是出现在两端的物体相同吗?对呀,出现在两端的物体不同,一端是木桩,一端是竹篱笆,所以这时,木桩和竹篱笆一样多。我们还可以从圆形的某处开始,顺着一个方向依次划出一一的对应关系,就会发现,相间排列的两种物体在圆上可以完成对应。这也说明在圆上,相间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第六段:课堂总结并布置作业。流程9:课堂总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数数、画图和一一对应的比较等方法,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排在两端的这种物体比排在中间的那种物体多1,如果排成封闭的图形,如圆形,两种物体的个数就一样多了。同学们,生活中许多相间排列的事物之间,都有这种数量上的联系,这就是其中的数学规律。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用你智慧的眼睛观察生活。这样,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流程10: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4题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