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技术流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190886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菇栽培技术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菇栽培技术流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菇栽培技术流程(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 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 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培 养基作简单的介绍。1、母种的生产平菇是用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法获得菌丝体后扩大转式管制作母种。特殊情况 也用菇木分离法。培养基:平菇母种分离和菌种保存宜用普通培养基(PDA)。平菇菌丝在此培 养基上生长速度较慢。扩大转管适宜用高粱粉培养基,配方和制作方法是:高 粱粉30克,加1000

2、毫升蒸馏水,加1%琼脂,置于铝锅中加热,待琼脂充分溶 化后搅匀,分装于试管,灭菌接种。平菇在高粱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长势均 匀,菌丝旺盛。高粱培养基适合于生产平菇母种。菌种培养:分离后的平菇菌丝应放在最适宜的温度(25U2C。)培养并经过提 纯、转管,一般培养 710 天菌丝可长满试管。如果没有出现杂菌,分离培养 就算成功。但该菌株是否优良,生产价值如何,还需出菇栽培试验。2、原种的生产母种菌丝数量太少,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把一级种扩大繁殖成二级种(即原种) 才能满足生产种的需要。平菇原种培养基的配制和生产参照制种技术中的木腐菌制种的内容。平菇 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上一般原种2025 天可以满瓶。在麦粒

3、培养基上1520 天 可以长满使用。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有爬 壁现象。原种长满瓶之后,应立即扩大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就会衰老甚 至死亡。麦粒种更要及时使用。3、栽培种的生产原种扩大繁殖就成栽培种。栽培种也就是直接用于大生产的生产种,又称三级 种。平菇栽培在培养料配方、制作、灭菌、接种和培养等方面与原种生产相同,其 培养容器用玻璃瓶子,也有用塑料薄膜袋的。制作栽培种时,由于数量多,往往比较粗放,培养场所不讲究。因此,播种之 前也必须检查菌种有否带螨类或其它病虫害。如果发现菌种有螨或病虫害应及 时杀灭及弃去不用。菌丝生活力强弱与菌龄有密切关系,它直接影响到

4、栽培的成败。菌丝生活力减 弱,播种后不容易成活或菌丝生长缓慢,时间长了菌丝没布满培养料则易感染 杂菌,往往造成栽培失败。所以,控制菌龄很重要,一般接种一个月之内,菌 丝生活力最强。菌种长出原基时为成熟菌种,应尽快用;原基一旦变干枯或菌 丝柱收缩,瓶底出现积液时,菌种已老化,不宜再使用,应淘汰。第四节 栽培技术栽培者的愿望是能获得丰产。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掌握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在 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其各个发育时期对各种生活条件的不同要求,而且要创 造一个最有利于平菇与其它微生物竞争的生活环境。1、栽培季节的选择:平菇虽然有各种温型的品种,适宜于一年四季栽培。但 是,平菇总的属低温型,只不过是人为

5、的选育了少数高温型来满足夏季生产需 要,绝大部分品种还是中、低温型的。根据平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春秋 两季是平菇生产的旺季。高寒地区九月份即是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低热地区 十月份进入中温型平菇生产季节。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 辅之以防暑保温措施和适当的栽培方式可获得栽培成功。2、培养料的配制(1)短木桩平菇是木腐菌,最早是用阔叶倒木栽培,逐步发展到选择材质柔软的树种锯成 短木进行栽培。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木材,可尽量利用其他行业使用价值 不大的树种,弯木、树蔸、枝丫等材料。短木栽培的优点是:一年接种多年采收,用种量少、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产量稳定。缺点是:受资源限制,只适

6、于林区或林区附近栽培。(2)熟料将阔叶树林屑、棉子壳或粉碎了的杂木枝丫、农作物秸杆、废纸等 4 份加上麸 皮、米糠等 1 份,石膏粉 1%,糖 1和适量的水(65%左右)配成合成培养料 装入玻璃瓶或塑料袋后进行蒸汽灭菌(高压 1 小时或常压 810 小时),接种熟料栽培的优点是:用种量少、产量高、易管理、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可在高 温季节栽培。它是大规模工厂生产采用的栽培方式,缺点是:耗费一定能源, 同时要有一定的工作场所和灭菌、接种设备、投资大、生产成本高;栽培者还 必须掌握一定的制种技术。3)生料生料栽培又分粉料和粗料两种方式。粉料配方:用熟料栽培的方式再加%多菌灵或高锰酸钾,也可加1%生石

7、灰粉作杀菌剂拌料后接种培养。粗料配方:将农作物秸杆用2%生石灰水浸泡2天,然后用清水冲洗至PH 8左右时沥干多余水份切成短节接种培养。生料栽培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特别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便于推广。缺点是:用种量大,购买菌种费用大,易受不良环境和气候影响,尤其是高温季节和多年栽培的场地易导致栽培失败。(4)半熟料培养料接种之前,用巴斯德灭菌法消毒,即将培养料浸湿堆积一天之后放在密闭的室内,培养料下桥空以便透气,然后向室内输入蒸气,待培养料冷却后接 种培养。半熟料栽培的优点:可采用简陋的办法搞巴斯德灭菌,投资少,便于推广;产 量稳定,成功率高。缺点是:比熟料栽培耗种量大;菌丝生长阶段易受高温

8、威 胁,管理难度大。以上介绍的几种培养料各有利弊。栽培者应根据各自的资源条件和生产条件选 择适宜的培养料及其配制方式。3、栽培方式(1)短木栽培选择适合平菇生长的材质柔软的树种,如:桐、枫香、白杨、梧桐、枫杨等, 于头年落叶后第二年发发芽前砍伐。这个时期树木营养贮存最丰富。砍树和运 送菇木时要保护好树皮,树头上用生石灰刷满,以免污染杂菌。菇木运回栽培场后锯成 56 寸长的短木,将菌种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后均匀地辅 接在断面上再重叠上第二个短木再铺菌种,再重上第三短木直到再叠就不稳 了为止,又接第二叠。每接好一叠后两面或四面钉上木板条固定,以免松动或 倒塌。锯菇木时要给每段编号打记号,以便接种质量的

9、关键。接好种后要采取 一些保护措施,严禁摇松接种叠保证正常定植。叠子上面要盖上树枝或茅草遮 阴保温保湿。立秋前后十天就要埋桩。房前屋后,树林、竹林,葡萄架下等淋得着雨遮得到 阴的地方都可埋桩。将长好了菌丝的短木一个一个地竖埋到土中,地面只留下1 寸左右高长菇。地面留高了不保湿。桩与桩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以免出菇 拥挤。隔公尺宽要留人行道,以便管理和采菇。出菇管理。910 月份,气温下降,出现秋雨,就要开始出菇。若雨量不足应配合人工浇水。采菇后要停止喷水710 天,改善通气条件有利于出下一批 菇。短木栽培一次接种可收三年,秋冬采菇,春夏息桩。春夏任其自然息桩,秋冬 又可获得高产。若春夏浇水催菇,

10、会导致产量少烂桩快、秋冬还要严重减产, 得不偿失。短木栽培成功率高,每百公斤短木可收鲜菇60公斤以上,高的可达150 公斤 以上。(2)枝束栽培将伐木场或栽培时遗弃的小枝条,城市园林或行道树修剪的小枝条截成1尺长,用铁丝捆扎成直径 5 寸的枝条束。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成深 5 寸、宽尺、长不限的沟。将枝条束竖立排放干沟 中,撒上菌种,上面盖三层湿报纸、再盖草席,以保湿度。23 个月后,确认菌丝已经蔓延,则在枝条束之间填满泥土盖上草席。当气温降至20C。以下时, 就要架高草席进行水分管理出菇。(3)室内床架式栽培法此法适宜于正规化的专业生产,可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便于人工控温周年栽培。 使用此法虽一次

11、性投资大,但周转快、成本收回也快。菇房的建造:选择地势干燥、环境清洁、背风向阳、空气流畅的地段。菇房应 座北朝南。每间 20 平方米左右、高米,墙壁和屋面要厚,可减少气温突变的影 响,尤其是可防止高温袭击。内墙及屋面要粉刷石灰,有利于杀菌。地面要光 洁,坚实,以便清扫保持卫生。门窗布局要合理,便于通风和床架设置。墙脚 安下窗,房顶安拔风筒。有条件的要配备加温,降温设施。现有房屋改选为菇房,主要是开下窗和安拔风筒。简易菇房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地面挖下2 米深,搞半地下式,有利于冬季保 温和夏季防暑。要求在无地下水处建造。下墙壁和地面整实,四周挖排水沟。 从下挖的地面墙壁伸出 45 度坡的排气管道,

12、防止通气不良。上墙用土坯,墙高 米左右。两头留门,墙外用石灰抹皮,用草盖顶。另一种是用木桩扎架,用芦 苇、高粱秆围墙,内外用泥抹面,草盖顶。此种菇房只适应春秋季用。床架的设置:床架要和菇房方位垂直排列。四周不要靠墙,南北靠窗两边要留 2 尺宽走道,东西靠墙要留尺宽走道,床架间走道宽 2 尺。每层架间距 2 尺, 底层离地面 1 尺。上层离屋面 45 尺,床面宽尺。床架必须坚固、平整。床架的材料可以有多种:一种是钢筋水泥结构;一种是木制;一种是铁架,也 可以几种材料搭配制作。最简易的是用砖垒垛,木棒搭横条、芦帘铺层。菇房消毒:菇房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前一天,先将菇房内打扫 干净,再用

13、清水把室内喷湿,以提高消毒效果。菇房消毒通常在栽培前 3 天进 行。消毒方法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如下的一种。 硫磺熏蒸:将菇房密封,然后按每立方米空间5克硫磺的用量点燃熏蒸。 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甲醛溶液1克高锰酸钾熏蒸。 用30%有效氯含量的漂白粉1公斤喷雾。 用 5%石炭酸液喷雾。消毒后开窗通风两天即可用于栽培。老菇房的消毒更要彻底。否则杂菌污染和 虫害发生严重而导致生产失败。床式栽培的培养料可用生料,也可用半熟料。可用粉料也可用粗料。一般采用 层播法,即在床架上铺上塑料薄膜,铺2 寸料,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纸后 复盖薄膜。接种量:麦粒种为料的 510%,木屑种加倍。第一层用种量占总用 种

14、量的 1/3,第二层占 2/3。盖膜前先用木板将料面压平、压实。粉料轻压、粗 料重压。铺料的厚度要掌握天热薄铺,天冷厚铺;粉料薄铺,粗料厚铺。这里 所指的厚与薄是相对而言,最薄不得少于 3 寸,最厚不得超 6 寸。另一种接种法是穴播:铺好料后按3x3寸的株行距打穴,每穴种一块枣大的菌种后撒一薄层菌种封面,压平盖膜。(4)袋栽选用面宽2225CM的筒状塑料薄膜。剪截成50CM长的塑料筒,也可用一般聚乙烯薄膜热粘合为上述要求的塑料筒。袋栽分熟料和生料两种方式。熟料栽培又分两头接种法和两面接种法。两头接种法适宜堆叠式栽培,两面接 种法适宜挂袋式栽培。两头接种法的装袋进程是先将一个直径、长一4CM的硬

15、塑料套进袋口,把塑料 袋口头反转过来,使其紧贴套环后塞上棉塞,将袋旋转一周使其不留空洞即可装料,装好压紧到一定高度,中间打上接种孔,用同样的方法上另一头套环和 棉塞。上甑灭菌。常压灭菌 10 小时,冷却后在接种室无菌操作接种培养。两面接种是把一头袋口扎紧烧熔袋口密封、装料,扎紧另一头密封、灭菌。接种时在接种室用灭过菌的打孔器在袋子的两面各打二个接种孔,接上种后用医 药胶布粘在接种孔上,然后培养。生料(或半熟料)栽培,将没霉变的稻草扎成长2寸、粗1寸的通气塞扎在袋口一端,装入一层菌种接着装料,边装边压,装至袋中央又放一层菌种再装料,最后撒上一层菌种和扎上气塞,即可入室培养。另一种接种方法是混播,即将菌种和料混合后装袋。生料袋栽用种量一定要达到料的 15%,菌种少了易 失败。接种后的栽培袋先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发菌。一般1525 天菌丝可长满菌袋,这 时可搬进栽培。两头接种的菌袋去掉棉塞和套圈,将袋口割掉或向外翻卷,象 码砖垛那样堆叠起来喷水管理,两头出菇,若傍墙堆叠则一头出菇。两面接种 的菌袋,在菌丝长满接种孔周围时,将胶布撕开一角增加通气量,菌丝长满袋 后,用“S ”形铁丝钩将菌袋悬挂起来,撕去全部胶布喷水管理,生料菌袋管理与熟料两头接种袋同。(5)砖式栽培这种方式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由于便于搬动, 特别适宜于山洞、人防地道夏天搞洞外发菌洞内出菇栽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