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大螟影响.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186941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对大螟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度对大螟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度对大螟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度对大螟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度对大螟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度对大螟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对大螟影响.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温度对大螟生长发育的影响:大螟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大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不同温度下的历期间有显著差异。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内,温度与发育速率历期的倒数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2) 温度对大螟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对大螟未成熟期存活的影响因不同发育阶段而异。3) 温度对大螟种群内禀增长力、平均总产卵量、净繁殖率的影响:大螟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与温度之间呈抛物线趋势;大螟成虫的平均总产卵量和净繁殖率均以23为最高,但就未成熟期的存活率,成虫的日平均产卵数即产卵速率和内禀增长力而言,则以26和29时最佳。学习所给文献,了解大螟自然种群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大螟各个虫期死亡率、致死因子、种群存活曲线,联系田

2、间实际讨论指出大螟的田间防治对策。大螟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大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表1),不同温度下的历期问有显著差异(P0.01)。在整个试验温度范围内,温度与发育速率(历期的倒数)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图l)。从表1可知,大螟的不同发育阶段所要求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卵期在17一32范围内,温度愈高,发育愈快,但温度升至35时,历期反而延长。幼虫期在17-32范围内,发育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蛹期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在32下的发育反而较29下慢。在所有的试验温度下,雌蛹发育显著快于雄蛹(P0.01)。成虫产卵前期与温度成反比;在20-32范围内,成虫寿命随温度上升而缩短,但温度低于20,寿命反而有缩短的

3、趋势,两次垂复试验均表现同样结果,这可能是低温对成虫寿命的影响所致。根据17一29温度范围内的试验结果,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得未成熟期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列于表2。大螟各虫态中,以幼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最低(10.57,卵期最高(11.6);整个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0.55,有效积温为649.21日度。2.温度对存活的影晌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大螟未成熟期存活的影响因不同发育阶段而异。卵孵化率在20一29范围内差异不大,均在90%以上,其中以26为最高(95.83%)。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29时,孵化率都下降,但高温的不利影响更为明显(图2)。在17一29温度范

4、围内,整个幼虫期的存活率随温度上升而提高,但温度高于29,存活率显著下降;在35下不能完成整个幼虫期的发育,每次重复都显示,幼虫至多只能发育到第4龄。预蛹在17-32范围内的存活率差异不大;蛹期所要求的适宜温度与幼虫期差不多,最适温度范围为26-29。综合温度对大螟不同发育阶段存活的影响于图3。如图中的存活曲线所示,大螟在17和32温度下,三龄幼虫期前和进入蛹期后的存活率较低,这两个时期的存活曲线下降较陡,且该两种温度下的存活曲线的总趋势类似,说明17和32的温度条件对大螟存活的作用基本相同,只是32下的影响更大。在29温度下,卵孵化率低于26,5龄前幼虫期的存活率较23和26均低,但进入预蛹

5、和蛹期后死亡率很低,所以世代存活率最高。20、23和26三种温度下的存活曲线很相似,各个发育阶段及整个世代存活率高低依次由表3可知,在试验的六种温度下大螟成虫的产卵量、总怀卵量(产卵量+未产出卵)和产卵率均表现同样趋势,以23为最佳。温度低于或高于23,总怀卵量和产卵率均有下降,尤以高温区更明显。解剖检查表明,在32温度下死亡的雌蛾腹内有较多的未成熟卵(未记入总卵量),这显然是由于高温下雌蛾寿命缩短的缘故。如上所述,大螟成虫产卵的适温偏于较低的温度,以23为最适宜。4.温度对内禀增长能力的影响根据上述各温度下的试验结果,组建了大螟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出了该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世代平均历

6、期(T),内禀增长能力、周限增长速率和种群数量加倍时间(t)(生命表和计算过程从略)。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在29温度下内禀增长能力最大。大螟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之间呈抛物线趋势(图4),配得曲线方程式为:Y=一0.24776+O.02325X一O.00040X2式中:Y为内禀增长能力;X为温度()。由上式求得理论最适温为29.06,最大的rm理论值为0.09,理论周限增长速率=1.09。由此可知,在最适温度(29.06)下,大螟实验种群理论上将逐日以1.09倍的速率不断作几何级数增长。Birch(1948)认为,研究种群增长能力必须考虑该种群的年龄组配。大螟种群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年

7、龄组配和瞬时出生率、瞬时死亡率如表5所示。从表5可见,在六种温度下,大螟种群的理论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都占有很高的比例,达99%以上,成虫所占的比例不到1%,尤以29时成虫占的比例最小。这些温度下的大螟种群具有高比例的未成熟个体,都是一个旺盛扩张的种群。因此,在估计大螟的丰盛度和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时,考虑种群现时的年龄组配是很有意义的。概括上述结果于表6。从这些统计量的比较中可知,大螟成虫的平均总产卵量和净繁殖率均以23为最高,但就未成熟期的存活率,成虫的日平均产卵数(即产卵速率)和内禀增长能力而言,则以26和29时最佳。因此,可以认为大螟种群生长的最适温区是26一29。表6还显示,低温对大

8、螟种群生长的不利影响是通过延长发育期,增加死亡率和降低产卵速率达到的;而32以上高温的不利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增加死亡率和降低总产卵量实现的。反过来,也说明了大螟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采取了不同的生存对策。大螟自然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运用生命表方法研究南京地区1981年第二代大螟自然种群动态的结果表明,该代个体死亡主要出现在低龄和老龄幼虫期。就其致死原因而言,低龄期主要是气候因素(暴雨),老龄期则主要是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该代大螟种群的世代存活率为4.99%,种群增长指数为5.43。关键词大螟:种群动态;生命表大螟是一种分布范围较广的杂食性害虫,过去仅是水稻的一种次要害虫。随着我国稻区耕作制度的改革,尤

9、其是七十年代后期杂交水稻的推广种植,大螟的种群数量上升,在部分地区已成为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关于大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有不少报道,但尚未见有大螟自然种群动态方面的研究。而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是洞悉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做好预测预报所必不可少的。本文欲在这方面起抛砖引玉的作用。研究方法该项工作在南京市农科所的早熟晚粳田进行。面积为1.27亩,于6月22日栽插。研究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管理工作与常规田相同。把大田采集的第一代蛹,经羽化的成虫雌雄配对罩在室外纱笼内。收集当天产在水稻叶鞘内侧的卵块,仿大螟自然产卵状,一次性接在研究田水稻的基部倒数第二、三叶鞘内侧。按当时中等发生田的虫口密度,全田共接24个

10、点。每点分别在三穴稻上各接一块卵,总卵量为120一160粒,并插牌标记。在接卵前后五天,夜里罩纱笼以防外来蛾子产卵干扰。根据大螟的生物学特性,在第二代发生期内分卵、1一2龄、3一4龄、5一6龄幼虫、蛹和成虫六个虫期调查观察。各调查时间参照有关资料和室内同步饲养的幼虫发育进度而定。每次调查4个样点,统计各点的活虫(卵)数和存活率。寄生天敌种类和寄生率是由每次调查的活虫(卵)在室内饲养观察所得。各虫期内分别通过模拟试验估计天敌的捕食作用。接虫(卵)前五天,在供试的笼内喷500倍的敌敌畏液杀死所有捕食性天敌,然后接入刚进入观察期的虫(卵),待该虫期完成时调查存活数,同时设有对照.每期三次重复。以无捕

11、食性天敌和有捕食性天敌(对照)的平均存活率之差作为各虫期捕食率的估计值。(一)各虫期的死亡率及其致死原因1.卵期该代大螟卵期历时6天。在接卵后第五天,卵的不孕率达12.0%。所观察的卵中未发现寄生卵。在调查和模拟试验中,没有自然损失发生,但有6.2%的卵被体长只有3-3.4毫米的黑肩绿盲蝽捕食。该盲蝽的成虫和若虫生活于稻丛基部,以口针插入寄主卵内吸食汁液。2. 1一2龄幼虫期大螟卵孵化后,幼虫并不立即扩散、转移,而是仍聚集在原叶鞘内侧取食若干天,至2龄末或3龄初期才开始扩散到同穴的其它稻株上为害,造成枯鞘并出现零星枯心。该阶段虫的总死亡率高达61.88%其中非生物因素引起的自然损失为58.88

12、%,捕食性天敌的作用较小,只有3.00%(图1)。饲养观察和大田调查均未发现被寄生现象。这期间曾连续三天大雨,雨量达52.6毫米,造成稻田淹水。为证实稻田淹水对幼虫存活的影响,作了模拟试验.将初孵幼虫接于盆栽水稻基部叶鞘内侧,一天后人为灌水淹浸不同时间,待发育至2龄后期,结果如表1所示。淹水时间长于1小时,对1一2龄期幼虫的存活有不利的影响,且随淹水时间延长幼虫存活率下降。3. 3一4龄幼虫期大螟幼虫发育至3龄期后,大批转株为害,田间枯心大量出现,同时也给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以可攻之机。该阶段的总死亡率为45.34%,其中捕食率为25.30%,寄生率13.89%,自然损失下降为6.15%(图1)

13、.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螟黑瘦姬蜂、螟黄足绒茧蜂4. 5一6龄幼虫期大螟发育至5龄后,食量增大,转株更为频繁,又一次出现枯心的高峰。从图1可见不同因素对第二代大螟卵和幼虫存活的影响5.蛹期大螟幼虫老熟后转移至叶鞘或留在原稻茎内化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则不易发挥作用,非生物因子引起的死亡率为25.32%。由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分析表明,大螟二代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低龄和老龄幼虫期。前者的死亡主要由不利的气候因素所致,后者的主要是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所造成。大螟成虫产卵于水稻叶鞘内侧,有严格的选择性,其卵受到自然保护,因而外界因素对其存活的影响较小,卵期的死亡率较低。大螟幼虫发育至2龄末或3龄初方始转株扩散的习性,使得1一2龄期幼虫不易受天敌进攻,但气象因子,特别是暴雨造成的田间淹水,对其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在准确预测1一2龄高峰期的基础上适当灌水淹没稻基第二、三叶鞘持续两个小时,可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此时对分孽期水稻来说,淹浸基部叶鞘不会受到不良影响。3龄期后的幼虫转株频繁,天敌的作用逐渐增强,而气候因素对存活的影响减弱。 昆虫种群存活曲线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攻击这些昆虫的寄生物的繁殖对策与害虫的防治是有意义的,并且可以给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有用的线索。种群内约有70%的个体死于3龄幼虫期前,说明3龄前的幼虫抗逆性弱。从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观点出发,在2龄末至3龄初期采取化学防治较为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