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马》教学设计(修订稿).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18562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马》教学设计(修订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9、《马》教学设计(修订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9、《马》教学设计(修订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9、《马》教学设计(修订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马》教学设计(修订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9 、马教学设计(修订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品味文章对马的人格化描写语言,体会作者情感。课时安排:

2、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学习方法:读写结合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用激情昂扬的语言赞马,强烈感染学生,引入文本学习。 2、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重点字词音形义:剽悍 pio hn

3、 窥伺 kus 羁绊 jbn 疮痍chungy 阔绰 kuchu 项鬣 li 观瞻zhan 遒劲 qi 妒忌 dj 庇荫 byn 犷野 gung 眷恋 jun 妍丽 yn 畸形 j 颚骨 面面相觑 q 相得益彰 zhng 鞍辔 pi 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迅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一下问题: 、课文写了几种马?找找看课文相应的语段。 、这两种马的有什么特征呢?从课文中找相应词语或句子来说明。 、你喜欢那一种马呢?说说你的理由。 3、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参考: 人工驯养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第一部分(12)写人类驯养的马。第二部分(35)写天然野生的马。 人工驯养的马:(1)勇毅、无畏的

4、精神。慷慨以赴,兴奋鼓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天然野生的马:(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

5、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三、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你从老师的朗读当中听出了什么?明确:就所听到的内容而言,我听出了家马的勇毅、驯良的特点。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马的形貌的语句。明确:被奴役的标志:披着鞍辔 嘴巴变形 腹侧留疤 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标志:带黄金链条 编项鬣细辫 盖丝绸锦毡。3、学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野马特点的词语?明确:天性:自由自在 精力充沛 精神高贵 品德:

6、豪迈犷野 乐于群居 和平生活4、快速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野马的形貌进行描写的? (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明确:身材匀称优美 头部比例整齐 眼睛闪闪有光 耳朵不大不小 鬣毛衬托装饰 尾巴下垂茂盛 皮肤坚实敏感四、联系自己实际,体会作者情感1、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你会怎样想呢?明确: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2、怎样看待人类对马“高贵的征服”?明确: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人类对“它的

7、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人类还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它。更悲惨的是,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把马变成了自己的玩物。3、你体会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了吗?明确:对家马深深地同情,对野马由衷地赞美五、品词析句,发现亮点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美(修辞美 韵律美 画面美)2、品味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还写到了7种其它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通过比较突出的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文章的对比: 被人工改进的家马与美丽天然的野马进行对比野马的形貌与其它动物的形貌进行对比 作者对家马的深深同情与对野马的由衷赞美进行对比

8、。3、找出你认为有疑难或者蕴含深意的语句,进行解读赏析。如:“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讨论明确: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六、总结存储课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被奴役之马的深切同情。七、作业布置1、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2、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附:板书设计马(法)布封家马(人工改进) 对比野马(美丽的天然)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