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171259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历史电子题库第一单元第2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题库(含解析) 第一单元 第2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 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位学员艾迪、夏天、李天翼、梅友、茹丝表演了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B道家C儒家 D墨家解析:选C。“仁”与“礼”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内容。2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

2、,君为轻”解析:选D。孟子主张“君轻民贵”,而明太祖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孟子的主张不利于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3建立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和谐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长远大计,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与此相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庄子 B荀子C孟子 D韩非解析:选A。4“守株待兔”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整理痛恨批判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A孟子 B墨子C韩非 D庄子解析:选C。韩非反对“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52012年“弘扬民族文化”再次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要命

3、题,百家争鸣是整理中国民族文化无法回避的主题。阅读材料:材料1:孟子说:“人无有不善。”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材料2: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1)材料1体现了人性问题的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2)孔子和墨子主张的“爱”是否一致?并说明理由。为什么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不被人们重视了?(3)假如你是一位战国时期的君主,你会采用哪一家的学说?为什么?答案:(1)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2)不一致

4、。孔子的“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有等级差别;墨子的“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不为统治者重视。(3)法家。原因:法家主张社会不断发展变化,需要变革创新,为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既适应了战国时期趋向统一的社会形势,也能顺应君主的个人要求。一、选择题1(2012临沂高二测试)温家宝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改革及廉政建设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下列政治主张与总理观点有一致性的是()A道家的“理治”思想B墨家的“尚贤”主张C儒家的“仁政、德治”主张D法家的“法治、变革”思

5、想解析:选C。实现人民愿望,解决人民的怨气,与儒家“仁”、“仁政”主张的主观目的一致,故选C。2(2012济宁高二测试)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B出现学术下移的现象C官办学校在逐渐消失 D思想控制在日趋加强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受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的影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学术开始下移,思想领域日趋活跃。但是在这一时期,官办学校仍然是教育的主体。因此,A、C、D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3(2012济宁高二考试)国家十二五规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放在首位,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下列主张与上述执政理念不

6、一致的是()A“为政以德” B“兼爱节用”C“克己复礼” D“经世致用”解析:选C。“克己复礼”强调恢复奴隶制的等级秩序,与“民生”主题无关,故选C。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C道家 D墨家解析:选B。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B正确;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不符合君主统治的需要,A错误;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C错误;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D错误。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7、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解析:选B。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是:要视他国为自己的国家;视其他人的家为自己的家;对待他人像对待自己一样。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没有等级差别的爱,这是墨家的“兼爱”思想。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解析:选A。根据各家主张的特点分析,对应的分别是儒家君子、墨家侠客、道家隐士、法家英雄。7孔子主张“仁者

8、,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解析:选C。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展,提倡“仁政”。墨子“兼爱”、反对战争的思想体现了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的渴望,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82012年2月和讯网一笑话,大意是韩非抱怨说“做好人难,做一个勇于改革的好人更难”。韩非生前,下列哪一类人特别不喜欢他()A秦国君主 B秦国农民C新兴地主 D各国奴隶主贵族解析:选D。由韩非倡导中央集权,赏军功、奖农耕、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等主张,可知D项正

9、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墨子在尚贤中说:“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他在墨子经上中又进一步指出:“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材料2:管仲帮助公子纠同鲍叔牙帮助的公子小白争夺王位时,管仲在两军阵前,偷偷地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即王位后(即齐桓公),要鲁国交出管仲才能讲和,鲁国只好用监车把管仲运到齐国。鲍叔牙向齐桓公请求赦免管仲时说:“当时各为其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管仲是个奇才,能力胜我十倍。”(管子小匡)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劝告,赦免了管仲,后来又立他为相。材料3: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

10、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重用人才的社会背景是什么?(2)墨子、孟子、齐桓公在用人标准上有何异同?(3)以上材料中介绍的用人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解析: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当时背景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回答。第(1)问实际上考查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第(2)问要求吸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比较其主要观点;第(3)问在第(2)问的基础上,结合战国时期齐国的发展状况分析归纳。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变法图强,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广招人才。(2)共同点:任人唯贤。不同点:墨子:不分贵贱

11、,唯贤是举;齐桓公:举贤应不避个人恩怨;孟子:体现“民贵君轻”的思想,贤愚应由国人决定。(3)作用:善于用人、任人唯贤使吏治清明、国家安定富强。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10)请结合上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思考文化觉醒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诸侯争霸、兼并土地的战争不断;“士”阶层在政治上崛起,在学术上异常活跃;私学兴起,文化下移。这些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此社会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又为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二、解析与探究

12、(教材P11)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儒家学派成为显学的原因。提示:儒家思想中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学加以改造,使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自我测评(教材P11)1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提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重民,提出人性本善说,提倡“养浩然之气”。荀子主张“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13、“尚力”、“节用”、“节葬”。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在人生观上庄子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孙膑。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他的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一书。2概括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

14、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外交、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四、活动建议(教材P11)“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越俎代庖”、“螳臂当车”、“井底之蛙”、“贻笑大方”、“朝三暮四”、“得心应手”、“踌躇满志”、“望洋兴叹”、“游刃有余”等成语,以及“哀莫大于心死”、“人生如白驹过隙”、“化腐朽为神奇”、“失之交臂”、“溢美之言”、“大相径庭”、“吐故纳新”等话语都出自庄子这本书,或者从庄子中的用语演变而来。请查阅工具书,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和思想。成语出处现在意思东施效颦天运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就胡乱模仿邯郸学步秋水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越俎代庖逍遥游比喻超越自己的权限办事或抢别人应做的事螳臂当车人间世比喻不自量力,必然失败成语出处现在意思井底之蛙秋水比喻见识短浅,却又妄自尊大贻笑大方秋水让内行人笑话。常用为谦词朝三暮四齐物论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得心应手天道指技艺纯熟,心里怎么想,手上就能怎么做出来。也形容使用非常顺手踌躇满志养生主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者成就非常得意望洋兴叹秋水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无可奈何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