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16960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单位:始兴县墨江中学姓名: 黄开盛2012-4-11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之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结合初二年级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技能的同时,并在轻松的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

2、识。二、教材分析: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本课是一堂复习课,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此技术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本课着重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第二个辅助教材素质练习,通过“每课一练” 的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爆发力和全身协调性,为学生今后升高中体育考试选项打好基础。三、学情分析: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二学生,有56人

3、,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但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及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同时,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这一内容在初一年级的体育与健康中就已经介绍学习,并在之前的学习中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所以,本课练习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创设乐学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传、接球技术的规范性。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五、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六

4、、场地器材: 篮球场二块、篮球16个,障碍物4个。 七、预计“运动负荷”: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最高心率约为160次/分,运动密度约40%50%,运动负荷中。八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 学校:墨江中学 任课教师:黄开盛班级八(10)班学生人数56人课次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原地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尝试体验技术在游戏和比赛中的运用。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练习手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篮球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通过“每课一练”游戏,发展学生的爆发力、速度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游戏,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勇敢、机智、自信的优良

5、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教材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每课一练”(游戏:连续蛙跳接力)课序课的内容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组织形式身心准备10分钟1、 课堂常规(6)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做原地徒手操七节。2、球性练习(4) 双手指腕拨球 单手持球肩绕环 胯下绕环 全身绕环 原地高低运球 原地体前换手运球1、 按课堂常规进行。2、认真听取教师布置课的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要求:充分热身,1、认真听讲、练习动作到位。2、听教师指挥统一进行练习。3、主动体验,大胆表现。1、师生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要求和任务要求:精

6、神饱满、声音洪亮。3、带做徒手操(4*8呼)。教师组织与学生共同参与。1、教师示范。2、 强调动作重难点。3、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全班成四列横队集合以体操队形散开,前后二排,每4人一组进行练习。基本部分30分钟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5)复习巩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4人一组,间隔34米 发展和提高:.迎面跑动传接球方法:将学生平均分组,迎面相距34米进行练习。.圆圈跑动传接球方法:将学生平均分组,先由一位同学在中心做定点传接球,其他学生在外圈匀速运球慢跑及传接球练习。2、“每课一练”游戏:连续蛙跳接力(5)比赛方法:将学生平均分成4组,从中线出发绕过底线的障碍物进行接力游戏,出场顺序由

7、各小组自己确定。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2、自由练习,主动参与练习,乐意接受教师指导。4、分组练习,学生相互评价、反馈。5、发现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1、分组讨论、自行安排出发顺序,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跳跃能力和全身协调性,练习2次,决出胜负队。2、注意安全。1、讲解示范练习内容,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回顾传接球技术要求。2、教师图示练习内容,组织学生练习。3、巡回指导,适时点拨。4、用语言鼓励和激发学生。5、集体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1、教师讲解并示范,引导学生如何各尽其能、协作竞争,并担任裁判。2、胜队做10次原地纵跳“胜利”;负队做10个下蹲 “反思”。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分别在一个

8、篮球场内进行练习。练习1、 练习2、 练习3、 (中心同学可以轮换)根据场地设计。恢复身心5分钟1、放松操上下肢肌肉放松练习。2、课后小结:引导学生收集关于篮球传球图片,或观看动作视频,分析比较双手胸前传球和其他传球方式有什么不同,相同点又在哪里。3、收拾并归还器材。4、宣布下课。1、学生轻松自然放松全身上下肢肌肉。2、学生自评、互评。3、认真聆听。1、引导学生做放松练习,动作舒展。2、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多提出表扬鼓励3、师生再见以四列横队集合,积极放松。场地篮球场二块器材篮球15个,障碍物4 个。负荷预计:平均心率为115130次/分,最高心率约为170次/分,运动密度约40%50%,运动

9、负荷中评价指标组别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四小组认知要领积极参与展示动作合作学习优胜组备注记优/A、良/B、中/C、差/D,得出优胜组课后反思: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为出发点,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气氛,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做到有紧有松,收放结合,减少队伍调动带来的不便,在课中教师巡回指导各组的练习,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做到精讲多练,以练为主,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结合本校教学场地、器材较少、人数多的实际,通过分组练习来克服其不足。本课内容及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能符合学生特点,学生们对篮球运动兴趣浓郁,通过从“静态”过渡到“动态”的传接

10、球练习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通过“每课一练”的游戏练习,使学生们在“快乐” 中提高爆发力、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九年级的升学体育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初升高学生要参加体育升学考试的实际,建议多选用学生们感兴趣球类运动并结合初升高考试的内容进行教学,能全面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集队,报告人数,检查服装。1、师生问好。2、 3、老师宣布本课内容及任务。3、安排见习生。四列横队xx

11、xxxxxxxxxxxxxxoooooooooooooooo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 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准备部分1、绕篮球场慢跑两圈。2、徙手操:(1) 头部运动(2)肩关节绕环(3)扩胸运动(4)髋关节绕环(5)腹背运动(6)膝关节绕环(7)手腕踝关节(8)弓步压腿(9)高抬腿运动队列如图:XXXXXXXXXXXXXXXXOOOOOOOOOOOOOOOO X:男生O:女生1、 学会热身运动的技能。2、 培养学生参与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习惯,达到减少损伤的目的。基本部分1、讲述竹竿舞的起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示范讲解竹竿舞的动作要领。(学生分成2组站在竹竿连两边)3、给全班分组:学生8人一组,自由组合。4、竹竿的摆放。5、组织学生练习“开开合”,“合合开”的敲竿方法,了解节奏、速度。6、让学生学习过竿的跳法。7、初步学习过竿技术(先不动竿再到活动竿)。8、分小组练习竹竿舞9、教师参与各小组练习10、分别指导,11、指导学生合作创编12、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XX OOXX OOXX OOXX OOXX OO 教师1、分小组在不动竿练习 XO XO XO2、分小组练习过4根到8根竹竿X xX XX xX X O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