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建构区游戏观察记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片段一:(小班幼儿第一周的建构区游戏片段)区域活动前,我先向幼儿介绍了建构区中提供的材料:原木积木、胶粒积木、雪花插片、长方 形的牛奶纸盒、幼儿奶粉罐、长放形的纸板(用于架高)。幼儿当时兴趣很高涨,也一同认识了材料的颜 色、形状,以及如何拼搭。五位幼儿进入了建构区:师:“今天,我们来试试用这些积木拼搭好看的房子,好吗?”全体幼儿:“好的。”师:“你打算造幢什么样的房子?”幼:“造大润发:” “造城市客厅;” “造幼儿园;” “造房子。”师:“好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试试,记得玩好之后将玩具整理好哦。”一开始,他们各自从积木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积木开始拼搭。徐辰睿先选择了长方体的纸盒 积木,并将积木
2、横着放在地上。又去拿了一块相似的纸盒,很快他将手上的纸盒也堆在了之前纸盒上,并 高兴的对我说:“郁老师,你看,我房子造好了。”我追问:“你搭的是什么房子呢?”他说:“是大润 发。”然而,一旁的孙璟怡手里拿着圆形的罐子,并将两块罐子叠起来。当我问道:“你搭的是什么?” 她低着头没有回答。而另外三人则是坐在一旁很开心的玩着雪花插片。旁边的几种玩具完全被他们忽略了。区角游戏结束后,五位孩子在堆放玩具没有方法,放的非常凌乱。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完 成。在区角交流时,我将积木再一次介绍给孩子,这次,我介绍了这些材料的玩法。我先拿了两块长方形 的盒子说:“老师先要造房子的柱子,然后要造个屋顶,谁来帮老师选
3、块积木做屋顶呢?”大部分幼儿都 举手了,我请了个别幼儿尝试用纸板架高。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造了一幢类似的房子,并给与了鼓励。我的思考:孩子在活动中的状态体现出他们其实在建构的经验上是很缺乏的,起初他们并不了解这些积 木该如何的组合、拼搭,只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在玩。并没有在区域活动中学到什么。同时,孩 子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合作,整个区域的环境创设对孩子拼搭的启发也不多。幼儿完全在根据自己的已有 经验在尝试建构。经过这次观察与思考,我在环境的创设上做了一次调整。我的调整措施:在区域中我在区域的墙壁上设计张贴一些常见的建筑物图片,激发孩子构建的兴趣;而玩具 摆放的位置贴上标志帮助幼儿可以独
4、立的整理好各种建构材料。并且在区域活动开展前介绍了这些内容。片段二:(环境调整后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一个片段)有五位幼儿进入了建构区,有三位幼儿先看了看屏风上的设计图,然后再选择了积木尝试拼 搭。而有两位幼儿是先尝试自己拼搭,没有参考设计图,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尝试。章哲鸣先选择了两块长方形的积木做了柱子,他一边很认真的在搭建,一边仔细的看着设计 图纸,还说着:“再拿个长的。”于是,搭了两层后,他选择了一块三角形的积木作为屋顶。不一会儿, 他按照设计图纸搭建了三幢房子,基本上是以组合、排列的方式搭建的。而其他幼儿仍然是自己管着自己搭建, 其他三个幼儿分别都搭建出了设计图上的造型,而另一个幼儿
5、搭建的房子基本上是一层楼高的房屋,以长方形纸板为屋顶,是我上一次区角交流时搭建的方式。我暗示三位幼儿:“怎么样能把你们的房子连起来呢?房子和房子之间还有什么呢?”此时,沈为源说:“有路的。”王馨怡说:“还有树。”这时,我追问:“请你们再选一种积木来铺路,把你们三个人造的房子都合起来,像我们的江滨新村一样。”幼儿很快就动手了,三个人分别找了圆形的罐子作为马路,而一位幼儿则是选择了块圆形的小罐子作为树。很快,孩子们的兴趣又开始很高涨,区域内的建筑物也没有原先的那么独立、凌乱。我的思考:通过环境上的调整后,我发现幼儿对建构的兴趣又开始膨胀了。他们渐渐的关注到了设计图,也能完成设计图上的内容。但是对于
6、能力较强的幼儿来说这些设计图上的内容过于的简单,他们一会儿就完成了,但是能力较弱的幼儿仍然只是停留在原地。于是,幼儿现有的建构经验以及材料的层次性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我的调整措施:1 、区域环境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拼搭好的作品的照片供幼儿参考。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可以先看着这些拼搭好的实物图进行拼搭。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照片。比如:大润发、幼儿园、滑滑梯、医院等。这些照片在提供前,事先通过谈话活动、实地参观等方式,先带孩子去认识了这些建筑,然后再投放进区域活动中,也随着孩子建构经验的丰富不断的做调整。2 、材料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树木、花草等,比较形象生动的材料,使整个建筑区
7、更像是一个整体。同时,也增加了一些废旧材料,如:瓶子、旺仔罐、汽车玩具、人行道等。这些材料都来自幼儿与家长们共同收集的,也有部分材料是孩子经常在家中玩的建构材料。幼儿已经积累了一些“拼搭”的经验,因而有选择的将这些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同时也不断的更新。3、幼儿经验的积累:带领幼儿参观中大班哥哥姐姐们搭建的房子,参观他们的建构角。以及带领孩子参观一些常见的房屋建筑,如:我们的幼儿园,欣赏、讨论幼儿园的房子,不断的丰富幼儿的经验。片段三:(第三次调整后的某个片段)幼儿进入区域后,先是选择了买来的积木搭建了几幢房子,并且用长条的硬板纸铺了条马路。很快建构区内的房子一幢幢的呈现出来了,孩子们也利用了废旧
8、的易拉罐做了房子的柱子。凌若轩问沈安琪:“你搭的是什么啊?”沈安琪说:“幼儿园呀,你呢?”凌若轩:“医院啊。”但是他们的建筑物并没有显现出这些建筑物的特征。于是我问道:“看看我们上次拍的照片,幼儿园里有些什么东西?你没有造出来。”凌若轩幼儿看了下说:“有滑滑梯的。”沈安琪:“还有游泳池的地方。”我又问道:“怎么造滑滑梯呢?大家都一起来试试看。”沈安琪幼儿先是拿了块圆柱形的积木作为柱子,再选择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然后很开心的说: “我的滑滑梯好了,老师你看。”周圣易幼儿也模仿沈安琪造了一座滑滑梯。于是我暗示他们:“看看,这些易拉罐和纸板可不可以用来做滑滑梯呢?”不久,大伙儿开始利用这些废旧的材料
9、造了很多个滑滑梯。我说:“那游泳池要怎么做呢?” C幼儿点了点照片,然后直接选用了一个圆形镂空的积木说:“这个可以做的。”我说:“这个游泳池好小哦,大概只能一个小朋友在里面玩,能不能用这些材料造个更大的呢?”孩子们再次开始尝试探索,凌若轩幼儿马上拿了张长长的硬板纸把他折了下围成个圈做了游 泳池。而章彦哲则是用很多块正方形的积木围成了个圈做了游泳池,很不错。我的思考:通过前几次的调整,我发现孩子们对建构区兴趣一直是很高涨。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经常会参考设计图、照片等,拼搭时更有了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搭建。但是孩子们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却是我最为关注的地方。这些材料很丰富,但是孩子们似乎还不是很会玩。原先
10、我认为,这些材料孩子们都是共同收集的,他们应该会将这些材料都运用到拼搭中,但现象表现出孩子们对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还是不尽人意的。我的调整措施:1、提供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将一些废旧材料的使用方法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废旧的易拉罐与积木组合成房子的图片、纸板与柱子的组合等。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参考这些单一建筑物的组合方式,其中包括了排列、平铺、合围等技能的运用。而能力较强的孩子有自己的独特想法时,老师可以继续用绘画的方式添加进去。2、设计图纸更新,结合主题活动。如这个主题是我爱我家就添加一些“我的家”的设计图。设计图的内容包括:卧室、厨房(小床、电视机等)、客厅(沙发、电视机、空调)、大门、阳台
11、等。我的点滴思考汇总:1、建构区环境的创设:环境是首先吸引孩子的地方,也是激发孩子兴趣的关键。因而,经过几次调 整后,在区域的间隔上我选择了一些幼儿常见的建筑物的雕刻作品作为屏风。在屏风的反面则贴上了幼儿 常见的建筑物照片、设计图纸等。也随着主题的更新,改进设计图纸及照片内容。2、材料的投放:更注重层次性,有容易拼搭的易拉罐也有比较难的纸板等。同时,也可以用漂亮的 包装将这些材料重新的装饰了一下。3、家园的配合:部分建筑物材料由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4、幼儿的经验:带领孩子参观中大班孩子的建构区,积累幼儿的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带 孩子有目的性的参观身边常见的建筑物:医院、超市、幼儿园等。5、下一步的思考:幼儿之间的配合及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是我下一步要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