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58419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陶艺教学初探 镇江市桃花坞幼儿园 高蕾摘要:中国以生产精致的陶瓷闻名天下,而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又是先有陶再有瓷,所以陶艺在中国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陶艺带有很强的可塑性,其表现形式多养、造型多变,符合幼儿好奇心强、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不仅会带给幼儿无穷的新鲜感,更可以令幼儿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而幼儿学习陶艺也是近年来的教育热点。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由此想到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中,体验与创造就好比根和苗的关系,厚积而薄发,苗的茁壮成长来源于根的粗壮结实关键词:陶艺、体验感知、

2、自主发展、生活、兴趣、正文: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由此想到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中,体验与创造就好比根和苗的关系,厚积而薄发,苗的茁壮成长来源于根的粗壮结实。所以,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像力,使他的生活经验能夠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泄,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悅。通过开展幼儿园陶艺活动,我认为获得体验与感知,促进自主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陶艺活动里,教师应积极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为幼儿做好陶艺活动的准备工作,既让幼儿产生玩陶的渴望,又为他们

3、的自主创造活动提供“可能性”。一、突破思想观念,注重因材施教。要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观念非常重要。教师通过追忆童年玩泥趣事活动,真正感受到了玩泥应给幼儿带来的乐趣,感悟到我们的陶艺活动给孩子过多的限制,孩子缺乏自主的空间;活动中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孩子作品的“好不好”、“像不像”,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情感表达和其他能力的发展。通过专家引领和自我学习、自我实践,教师对于陶艺活动逐渐转变了观念,从“教给”到“引领”,从专注幼儿作品的“像不像”到关注“想不想”做到放手而不撒手,给孩子自主而不放任。注重幼儿在陶艺活动中的自由创作,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

4、高的要求,即教师在指导中要有的放矢,做到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我们认为,在陶艺活动过程中,陶艺技能技巧不可缺少,这就同语言一样,人不可能不用语言或运用自己不懂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指导和帮助幼儿探索和驾御陶艺活动。但是,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各异,兴趣亦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做法,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指导。例如,为了让幼儿练习搓圆,我们设计了“有趣的棒棒糖”的陶艺活动。以往的教学,要求全体幼儿按老师的方法去做。这种做法,使已会搓圆的孩子兴趣索然,依样画葫芦般地再做一遍;而对那些还没有很好掌握搓圆技能的幼

5、儿,几次挫折就使其失去了信心。现在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对已会搓圆的幼儿,我们启发他们在搓好圆的基础上,制作动物棒棒糖或设计自己喜欢的棒棒糖;对能力差的幼儿,教师运用儿歌或辅助材料帮助他们进行制作,使他们在练习中获取成功,求得经验。二、挖掘生活素材,确立陶艺内容。幼儿园陶艺主题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以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为依据,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现有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如雪娃娃、可爱的狮子、生日蛋糕、快乐的毛毛虫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熟悉而有一定经验基础的。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进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喜欢以形象

6、来概括、类化理解事物、认识事物。从身体发展看,他们的手眼协调性还未发展到随心所欲的阶段。因此,每次陶艺活动我都从最贴近孩子生活实践和游戏体验的主题活动中取材,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各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运用陶泥再现生活中的经验,激发创造的欲望。如喜爱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可以说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小兔的玩具、小兔的故事、小兔的歌曲更是伴随着每个孩子长大。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小兔乖乖这一主题。从实物、图片、书籍、玩具等各种途径入手,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及时幼儿的关注点,在给小兔喂食中产生小兔采蘑菇青菜萝卜的陶艺活动,在观察兔笼后产生了送给小兔的小碗等陶艺活动。三、创设环境氛围,提供视觉体验。我国

7、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通过实践,我发现,无论以哪种方式组织陶艺活动,只有把幼儿置于与之相关的环境中,在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更有利于他们充分地表现与表达。活动环境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要,能为幼儿陶艺活动的开展提供直观具体的表象。如在房子的主题开展期间,教室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房子图片、图书柜里摆放一些建筑图书、玩具柜里摆放的是建筑模型和立体拼图。这些物体给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耳熏目染中逐渐在脑中形成有关房屋(屋顶、墙体、门窗等)的表象特征,为捏塑房屋作了知识经验铺垫。四、提供辅助材料,开展陶艺游戏。有人说,让幼儿一

8、只手承接生活的原汁,另一只手紧握创造的火把,这时幼儿体验到了对知识的向往,体验生活、体验知识的力量。也就是说,引导幼儿积极体验的同时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探索、创造。教师除了通过视、听、感等多层次的体验来萌发幼儿创造激情外,提供丰富、有意义的辅助材料同样也很重要。孩子的眼睛是彩色的,他们常常会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周围任何物体都能给他们以无限的遐想:一朵云,那是她入睡时拥抱的棉花枕头;一个音符,那是她嘴巴里吹出的会跳舞的泡泡;甚至一块软软的泥巴,也有可能是她的好朋友。所以在陶艺活动里,我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辅助材料,以激发他们动脑、动手、创造的欲望。在有趣的脸陶艺活动里,我设计意图是引导幼儿进行立体

9、脸的造型。第一次活动后,我发现立体脸的塑造明显不如平面“面具”来得夸张、诙谐、有张力。于是,我准备了丰富的废旧材料进行第二次尝试。经过孩子们小手的摆弄,五颜六色的毛根弯曲后成了时尚的发型;大红大绿的鸡毛成为装饰发夹;夹衣服的木夹子成了“小男孩”的耳;开心果、花生等果壳成了眼睛、脸上的痘痘黑痣;乱七八糟的瓶盖子成了孩子头上的帽子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来源于生活又再现生活,大胆、自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泥巴的朴质与废旧物的自然浑然一体,真可谓“稚拙中见生动,平淡中见乐趣。”因此,让幼儿把自然物品与陶泥进行结合,是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趋避

10、倾向-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尤其如此,对于能带给他们快感并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的活动幼儿总是乐此不疲。并能表现出不凡的创造性。”游戏作为幼儿理解生活、表现生活、走进生活的重要手段,它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游戏使孩子自由驰骋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充分展示自我与个性。开展以游戏为主的陶艺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游戏氛围中自发地产生“想玩陶”的愿望,绽放出创造的火花。所以,我把幼儿的陶艺教育定位于“玩陶”“陶艺游戏”。如“奇特的我”是抽象的词语,我利用游戏和形象的教具,诱导幼儿在建立丰富的脸部表象基础上进行五官的夸张变形。如活动一开始,我给幼

11、儿提供各种凹凸镜子和幼儿一起玩“变脸”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变形后的各种怪脸。看到自己在镜子里的怪模怪样,大家都哈哈大笑,连说“真好玩!”。我顺势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笑脸。“小朋友,你们看看xxx小朋友脸上有什么表情?你什么时候也会笑?你是怎么笑的?眼睛变成什么样了?”孩子们兴奋极了,抿嘴笑、裂嘴笑、捧腹笑,千姿百态,创造的火花在这儿闪烁着。接着通过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变形画、与父母一起创造的“有趣的脸”画,孩子们对脸部五官进行丰富的想象:鼻子变长了、变圆了或变大了,甚至变歪了;嘴巴有的成了一条线、有的象灯笼那么大、还有的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花,舌头也比下巴长了;奇思妙想让我惊叹不已:游戏促

12、进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双手捏陶的动作刺激了左右脑的发育,两者结合使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自由表现对生活的感知。五、处于幼儿角度,解读幼儿作品。儿童的创造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成人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儿童的作品,没有与儿童沟通,去认识他的作品,武断地下了定论,这时候他们也会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不成功的,自己的创造是不成功的。一次,陶艺课后,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接走了,最后的一个孩子同同还在兴奋的玩着手里的泥,奶奶来了,很着急地想看看今天的作品,同同很高兴地把奶奶带到自己的作品面前,两只眼睛闪闪的像在等待奶奶的表扬,奶奶皱着眉头,看看孙女的作品很生气地说:“你看看,你做的这是什么呀,老师做的明明是个花

13、盘,你做的这是什么!”然后又把旁边小朋友做的一一比较,“你看,人家xxx的做得多好,你做得一团糟,整个就是一团泥!”本来很开心的同同眼睛里的小星星消失了,头渐渐地低了下去,我连忙走过去问清楚了原因,接过奶奶手里的作品,蹲下来跟同同一起给奶奶描述今天孩子做的什么。“今天我们做的一个花盘,可是在我做的时候,同同就很兴奋地说这个好像大狮子呀,于是就鼓励她做一头大狮子,做完后,同同讲了自己做的狮子的故事,对吗?同同很棒的!”“嗯!”孩子这才开始有了声音。接着,我和同同的奶奶谈了一下,孩子能做得跟老师一模一样那固然说明孩子掌握的技能技巧已经相当熟练,但是,我们不鼓励孩子这样做,陶艺是一科更注重孩子创造能力培养的艺术,所以,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还要抓住孩子们的创造契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如果,我们在孩子尝试创造的过程中去打击和所谓“纠正”,这只会给孩子带来反效果,让孩子觉得我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好,自己做的都是错的,渐渐的自己便会缺乏自信,再也不愿意去创造什么了,就这样,孩子的创造精神便会在童年这个本应该得到鼓励最多的时候抹杀了。总之,陶艺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我们应注重陶艺活动的过程,使每个幼儿在指导中都有所得。 参考文献:在泥塑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于红伟 (学前教育2009.03.)陶艺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下的幼儿陶艺教学初探 谢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