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58155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 生命科学导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应激性:生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应激性,也就是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2.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虽然需要的量极少,但是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多种有机小分子。3.蛋白质的变性:如果在较为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如加热到60度以上,或遇到强酸强碱,或受到电离辐射照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可能会被破坏,随之,蛋白质的物理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4.细胞凋亡:因整体生长发育或存活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在规定时间内有序死亡,成为细胞凋亡。5.协助扩散:像葡萄糖这样的大分子,虽然也能溶于水,当不能通过膜上的小孔,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仍然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进入细胞,任然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6突触:神经元之间的结合点。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后一神经元的接受表面共同形成,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结构。7伴性遗传: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所决定的性状在后代中的遗传规律与性别相关联,统称为伴性遗传。8质粒:指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以外的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大小为1-200bp,能独立于染色体外进行复制。9不定根:植物除了产生定根以外,从胚轴、茎、叶和老根上也能产生根器官,这些根发生的位置不固定,称为不定根。10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同时受精的现象,称为双受精。11生态平衡: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的

3、时间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平衡,即使有外来干扰,通过自然调节或人为调节也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12类病毒:寄生于动植物体内最小的病原体,线性或闭合性环状的单链RNA,完全没有蛋白质外壳,其核酸的分子量也比病毒的小得多.。13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如根茎叶器官,通过形成不定根和不定芽与母体分离,形成一个新个体。14细胞全能性:指受精卵或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15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

4、过程。16 HGP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以美国为首,中国参与的对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全部DNA测序即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1、 种群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 生态因子: 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3、 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区域内,众多生物群落加上非生物环境成分,构成了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体现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4、 免疫 :生物体具有区别自己和非己,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5、 代谢

5、: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6、 酶: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或者核酸。9、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和核蛋白共同组成的,是基因的载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10、减数分裂: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能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12、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复制完成时将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均与亲代分子相同。13、转录: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的过程。即以双链DNA中的确定的一条链为模板,以

6、ATP、CTP、GTP、UTP四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14、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15、生物技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1.生物模型:在生物学的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通常不能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需要使用模型或替代物。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很低,但是作用不能忽略的人体必需元素。4.主动运输: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帮主,并且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种运输方式。6.细胞信号分子:细胞产生的能影响其他细胞或

7、者自身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等。8.抗体:免疫球蛋白,存在于血液、淋巴液等体液中和存在于B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质。9.单克隆抗体技术:将能产生某种抗体的B淋巴细胞和能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既能繁殖也能分泌特殊的抗体。10.基因重组:将已经存在的遗传物质产生新组合的过程。11.基因工程:根据一定的目的,对DNA分子进行体外加工操作,再引入受体生物,通过改变遗传物质的结构来改变后者的遗传特性。13.基因芯片技术:将大量的核酸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得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14.双名法:每

8、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名次性质且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部分种名,形容词带有修饰限定属名的意思,无需大写。种名后还可以有定名者的名字,均为拉丁文。15.植物生活史:种子植物的种子或者非种子植物的孢子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又形成新一代种子和孢子的整个生活历程。1.蛋白质变构:蛋白质分子的高级结构在生理条件下的可逆变化。2.动作电位:神经元细胞膜的透性急剧变化,细胞膜电位从静息的-70mv变为0的去极化,并持续改变到+35mv的反极化,接着仔极化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就称为动作电位。3.抗原:任何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抗体或致敏细胞的物质。4.免疫应答:免疫活性细胞因识别并结合抗原

9、而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各种免疫反应的这个过程称为免疫应答。5.重叠基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同一段DNA区域称。6.突变:除遗传重组外,遗传物质的任何可检测出来的并能遗传的改变统称为突变。7.限制性内切酶:基因工程中最重要的工具酶,能够识别DNA分子上的特定碱基序列,主要来自于原核生物。8.基因组学:从整体的角度,对基因组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综合研究。10.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者花序的原始体,有叶芽、花芽和混合芽之分。11.孢子:多孢子植物在其生活史的某一个阶段能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称为孢子。13.花芽分化:许多植物经过幼年期达到一定的生长状态后,植物体的某些

10、部位能接受外界信号的刺激,茎的生长锥不再形成叶和芽,而分化出花原基或花序原基,最后形成花或者花序的各个部分,称为花芽分化。14.微生物:是形体微小,个体结构简单,多种类型的低等生物的总称。15.芽孢:某些细菌长到一定阶段,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或者椭圆形的抗逆性结构。1.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类脂A,当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发挥其毒性作用。2.外毒素: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具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3.毒性噬菌体:能在易感的宿主菌内增殖并使宿主菌裂解的噬菌体。4.溶原性反应:噬菌体的DNA与细菌的DNA同步复制,随细菌的繁殖传至后代。6.朊

11、病毒:是一种蛋白质侵染因子,能够引起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多种神经系统疾病。7.生物多样性:来自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生态综合体等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包括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9.水体富营养化:因生物营养物质过多积蓄而引起的一种水质污染形式。N、P元素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10.赤潮:遭到污染、富营养化的江河湖水泻入海,在水流平稳的内海或海湾,由于营养元素的积累,海洋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并聚集在水面或呈块状或呈带状等各种形态漂浮,在阳光下五光十色,以红色为主,这种现象称为赤潮。11.生物防污剂:用现代生物手段从海洋植物或陆地野生植物资源中提

12、取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主的防污剂,具有无毒害、不污染环境、能阻止和驱逐海洋生物附着的作用。12.生物医用材料:用于医疗的、能植入生物体或能与生物组织相结合的材料。13.生物衍生材料:由经过特殊处理的天然生物组织形成的材料。14.组织工程材料:以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制出来的生物材料,用来替代缺损的组织器官,并行驶一定的生理功能。15.仿生学: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以建造技术系统,或着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征或类似特征的科学。1. 转化:将质粒或者外源DNA导入到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表型的过程。2. 转导:由病毒介导的遗传信息转移的过程,通过病毒将一个宿主DNA转移到另一个宿主D

13、NA引起基因重组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3. 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相互融合的过程。4. 类毒素:是将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制成。类毒素失去了外毒素的毒性,仍然保留其抗原性,用于人工主动免疫,如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等5. 病毒复制周期: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最后释放出来,称为一个复制周期。7. 基因库: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8. 人工自动免疫:给人体接种抗原性物质,如疫苗、类毒素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方法。这种方法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较慢但维持时间长,可用于预防、控制传染病。

14、9. 生命的定义: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调节代谢的酶蛋白和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10.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指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技术。 11.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对“自己”物质耐受而排除“非己”抗原物质的生理过程。12. 基因:是核酸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13.生物进化:是在一个种群中导致延续多代的可遗传变化的过程。是生物

15、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其相应表型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14. 组织: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细胞群所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15. 食物链:通过处于不同营养水平的生物之间的食物传递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式关系结构。1. 被动运输: 是顺浓度梯度把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跨膜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的过程,该过程不消耗细胞的代谢能,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2. 气体交换:生物体摄入氧气,把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去,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过程称为气体交换。3. 营养生殖:通过营养器官比如根茎叶等繁殖下一代的

16、生殖方式。5长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它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7生物进化:是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遗传系统随时间而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并导致其相应表型的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改变导致生物总体对其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8.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自然界所有生物的起源、演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广义的生命科学还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9. 植物生活史:种子植物的种子或者非种子植物的孢子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又形成新一代种子和孢子的整个生活历程。11.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