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音乐赏析作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15719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响音乐赏析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响音乐赏析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响音乐赏析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交响音乐赏析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交响音乐赏析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响音乐赏析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响音乐赏析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目录摘要3关键字3正文3参考文献7摘要交响是音响逻辑形式的组合、发展,如形态(主题、动机)的重复、变化等等,并且根据其内容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的体裁。交响音乐不是专指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体裁的总称。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 1、 由大型的演奏; 2、 音乐内涵深刻、格调高雅、思想深邃; 3、 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叙事性、描写性、悲剧性、英雄性,抒情性、风俗性等特质; 4、 有较严谨的结构; 5、 丰富的表现手段; 6、 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交响音乐主要是指、协奏曲、交响序曲、交响组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

2、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变奏曲和舞曲等。关键字交响 第40交响曲 赏析 莫扎特 正文莫扎特最后的三首交响曲,即降E大调(K.543)、G小调(K.550)、C大调“朱庇特”(K.551)都是在1788年夏天,只用了六个星期一气呵成的,是莫扎特交响曲的三大杰作,精品中的精品。在降E大调的首乐章中,莫扎特使用了他在协奏曲中惯用的木管乐器,调配出轻盈、活泼的俏丽的色彩;慢乐章的略带艰涩颇具抒情的深度,充满沉思冥想;小步舞曲兼有壮丽辉煌和牧歌的悠扬,单簧管在长笛的呼应下,田园诗般的过渡十分优雅;末乐章是典型的莫扎特式的容光焕发,洋溢着机智和嘲弄。G小调(K.550)第40号交响曲是莫扎特音乐中最

3、受世人珍爱的作品,是超越了一切时代的纯音乐典范,整个音乐史上真正完美的杰作之一。这首作品中,莫扎特使用了罕见的G小调,给人以凄凉之感,但首乐章的悸动式跃进的主题仍带有青春朝气。第二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主题明朗、平和而抒情,但其中闪现的不安搏动的因素,隐含着忧郁。小步舞曲节奏感很强,刚毅而严峻,同一般的小步舞曲大相径庭,三声中部舞曲旋律细腻抚人,犹如明媚的阳光。末乐章的极快板充满狂热的幽默,其主题多少流露出悲剧意味,尽管第二主题是歌唱性的,但中间一段凄厉的和弦互相撞击,结尾收在阴暗基调的G小调上。他的最后一首交响曲C大调(K.551)是以其壮丽、堂皇、大气磅礴而著称。因为有不同寻常的堂皇气象,人们

4、用罗马神话中主神朱庇特的名字来称呼他。其实,它也不仅是大模大徉的,即使在雄赳赳气昂昂的首乐章中,一段轻盈、可爱的舞曲悠然奏出,相当温馨迷人。 至于慢乐章,“如歌的行板” ,那更是清澈、安谧的美丽吟唱。小步舞曲主题的半音进行却非一般小步舞曲所有,具有谐谑曲的色彩。当然末乐章再度壮烈起来,所有的主题交织在一起。在浓密的织体中,贯穿于整个交响曲中的英雄气概得到了非同反响的展示,光华四射,令人眼花缭乱。第40交响曲欢快跳跃的声音在我的耳中一遍又一遍的回响,一股强烈的旋律的美像淙淙的溪流一样流淌进我的大脑,一次又一次惊叹于莫扎特天衣无缝的完美演绎 原来的我喜欢听古典音乐,只是留恋于那一阵阵的悦耳的音调,

5、感觉到有如进入自然的天籁世界,却也说不出来古典音乐是如何一个美法。特别喜欢莫扎特,这位自幼成名的神童总是用他的音乐的超乎寻常的魅力久久的吸引我,却也说不出吸引我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反反复复的回响着主题的变奏曲调,一遍又一遍,弦乐声部似乎在反反复复向我们倾诉着什么,要把自己内心的愉悦传达到每一个听众的心中,传达到他们的内心最深处 老师课堂上提到过这首交响曲以简约的乐队编制,使作品获得了近乎人声的完美和精致。还有今人“不想长大”的仿照之举,我不禁轻轻一笑。莫扎特音乐中的乐观精神似乎穿越了200多年的时间界限仍然成为了现在年轻人快乐精神的一种代表。 即使在最为失落,最为悲哀的时候,我只要一听到莫扎特

6、的这首交响曲,内心的躁动立即会被他音乐的神奇所平复,我惊异于那种不屈不挠的快乐精神,难道莫扎特的内心完全就没有丝毫的痛苦吗?非但没有痛苦,他好像反而要把身边所有的人的精神也振奋起来呢 课上老师的介绍让我明白,莫扎特的一生其实也是一个悲剧,一种人性并不完美的不可避免的悲剧,莫扎特的一生符合着西方价值观评价中关于人有原罪的观点。他狂傲,他酗酒,他至死都没有能够亲自完成安魂曲 那么,莫扎特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呢?我又困惑了。我分明的听到,悲情的底子上强烈的显露着无法掩盖的欢乐之光,它慢慢的浸透开来,把音波所及的一切都紧紧包围了。伴随着中提琴的震音,莫扎特仿佛在对人生进行苦苦的思索和奋力的抗争,显得十分的

7、悲怆、激愤。 六岁开始,莫扎特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旅行演奏,他被称为“神童”载誉全欧洲。但是这十年也是莫扎特身心不胜负担的沉重劳动和考验的十年。为了筹措经费,不顾旅途的疲劳,他的父亲随时都可能要他即兴演奏,还异想天开的要求他满足听众提出的各种苛刻的条件莫扎特所谓的天才的创作才能其实都是在这样艰苦的锻炼和平时不断的钻研下才历练出来的。结束了十年的漫长的畸形生涯,又一个严峻的考验等待着他。莫扎特父子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家里供职的日子里,严厉而骄横的主教只把他们当作仆役看待,连自由的创作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终于,早已受到启蒙意思熏陶的莫扎特同贵族阶层彻底的,公开的决裂了。莫扎特毅然提出辞职,摆脱了大主教的奴

8、仆生活,迎接自己的自由,同时他要面对的还有贫困、饥饿甚至死亡。在命运面前天才的莫扎特丝毫没有屈服,自由的创作中,大量的优秀作品是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由于长期健康收到损害,1791年,这位音乐史上必然会留下光辉名字的伟大作曲家英年早逝 莫扎特将生活中和人性中辛酸和痛苦置之度外,以一种乐天的态度,让自己的艺术永远保持着安详、和谐的面貌,就像这首第40交响曲一样始终散发着“温厚,含蓄,执着”的快乐。不屈于命运的安排的,其实不只是贝多芬,莫扎特也是如此。虽然生不逢时,在法国大革命到来的前夕就早早离开人世,莫扎特仍然创造了属于一个时代的辉煌。他的成功不仅代表了启蒙思想的最终战胜没落的封建意识,更是一种人性力量的体现,一种伟大的悲剧精神的代表。只有体现了整个人类的精神的东西,才是能够真正不朽的。就像这曲第40交响曲一样,恰如一粒用欢笑凝聚而成的晶莹泪珠,在黑夜里也能够熠熠生辉吧!参考文献约瑟夫马克利斯 西方音乐欣赏 刘可希译 1998年出版百度网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