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152244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地绿色施工管理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程 绿 色 施 工 管 理 制 度 工程部 目录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水污染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管理制度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 建立健全工程部环境保护机构和自我保护体系,工程部每月组织自检两次,并对检查结果做记录,施工现场设环保员。2、施工现场周边必须设封闭的围挡,土堆、料堆进展遮盖。对施工现场道路进展硬化,在施工现场出口设洗车台,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3、对进出施工现场车辆进冲洗,确保国辆不带驶出工地。4、建筑垃圾严禁凌空抛洒,及时清理,装封闭式容器外运

2、,施工现场内设封闭式垃圾桶站。5、施工现场污水进展合理排放,食堂设隔油池。6、施工现场搅拌机设除尘装置及沉淀池,水沉淀外排。7、强噪声机械设备严格管理,应有降噪措施,并进展外封闭和围档。8、在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叫喊,不得无故摔打模板,乱吹哨,防止人为噪声扰民。9、按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时间组织施工,需夜间连续施工时,提前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前方可进展。10、施工现场办公、生活区卫生责任人,保持窗明地净,干净整洁,工作人员着装整洁,佩戴统一胸卡。 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一、人为噪声的控制管理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

3、的自觉意识。 二、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管理进展强噪声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前方可施工,学生高考期间严禁进展施工作业。 三、强噪声机械设备的降噪措施尽量选用降噪式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四、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那么,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现场噪声测量记录,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调整,到达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施工现场防水污染管理制度一、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

4、易有效的隔油,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二、 制止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三、 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漏、污染水体。四、 厕所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管理制度一、 施工现场防扬尘管理制度1、 撤除旧建筑物时,配合洒水减少扬尘。2、 土方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撒飞扬,减少扬尘。3、 回填土施工时,应配合洒水杜绝扬尘。4、 施工现场洒水降尘,配备专用水车,指定专人负责随时洒水降尘,视地面湿

5、润情况,阴雨天少洒或不洒,晴天及时洒水,保持现场清洁。5、 楼层垃圾清理用专用编织袋装运,严禁随意抛撒造成扬尘。6、 各楼层作业面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时清理干净,尽量减少垃圾,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7、 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场区道路硬化,未硬化地面用密目平安网或多层板覆盖,8、 清理施工垃圾应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9、 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在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10、 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

6、扬尘的季节,施工现场采用洒水降尘。二、 搅拌站的降尘措施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三、 本工程生活用热水采用电开水器设备,冬节采暖拟采用市政热力管网或电锅炉供暖。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1、 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到达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2、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3、 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4、 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图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防止和减少三次搬运。5、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6、 应就地取材,施

7、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的70以上。7、 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给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构造工程使用散装水泥。8、 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9、 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10、 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钢筋及钢构造制作前应对下料单及样品进展复核,无误前方可批量下料。11、 优化钢构件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构造宜采用工厂化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12、 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构造等专项施工方案进展优化。13、 门窗、屋

8、面、外墙等围护构造选用耐候性及耐欠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XX封性、 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14、 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材料。15、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抺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16、 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构造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17、 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展总体排版筹划,减少非整块的数量。18、 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代替木质板材。19、 防水卷材、

9、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防止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20、 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21、 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22、 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23、 优选制作、安装、撤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展模板工程施工。24、 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那么,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25、 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展优化,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26、 优化高层建筑的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27、 推广采用外墙保温

10、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28、 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档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档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档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到达70。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1、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2、 施工现场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用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3、 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经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4、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

11、率。工程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5、 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6、 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7、 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展计量考核。8、 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展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9、 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10、 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

12、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局部生活用水。11、 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12、 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分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13、 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14、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防止对人体安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1、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2、 施

13、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展计量、核算,比照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3、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防止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4、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5、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6、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防止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14、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开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7、 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8、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以根据需要在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9、 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层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10、 合理配置有暖、空调、风扇数量、规格、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11、 临时用

15、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12、 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那么,照度不应过最低照度的20。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1、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2、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安康与平安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3、 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展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4、 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