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50808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木兰县东兴镇七屯小学黄建波2006年10月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例谈面对当前高、新教育技术、手段内容的不断创新,我们首要的是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每一个人只要有创新意识的行为都能成功,要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数学教育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开放的,在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探求活动中自我积累和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师生合作,勇于创新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合作、民主关系,做到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动适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需要的状态,带着爱心和学生一起研讨,学习新的知识,

2、这样,感情会更融洽。在教师的幽默风趣中,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的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而使学生学习更轻松、更愉快,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敢于发言、争辩,这才是创新的良好环境,是产生创新的萌芽,并发创新智慧火花的适当环境。如教学“商的近似值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计算10.926.2(保留2位小数)在教学中,我没有暗示,而是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完成。按常规,学生必须除到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而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在其他同学还在计算时,能很快地说出商的近似值是7.6,并能说出这个结果是在当他们计算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后,再通过比较余数是否达到除数的一半来判断是“四舍”还是“五

3、入”,这些思维活跃的淡定生不受课堂教学“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利用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迸发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大胆地探索,是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说明学生学习的潜能是验证以估量的,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我们要善于捕捉,显然学生的算法是带有创造性的成分,算法既简捷又巧妙,具有创造性,对此教师和表扬和鼓励,使得他们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发现和创新的乐趣。二、利用开放式思维,促进好奇心的形成著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说:“强烈的好奇心是科学家的第一美德。”好奇心是所有创造型人才的共同特征,学生有了好奇心,才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去探寻,因此教师要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中

4、,有意识地设置悬念,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利用下面一道竞赛题作为提高题:一个长方体豆腐块长15cm,宽10cm,高4cm,切成若干个小正方体,之后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那么这个大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刚才始摸不到头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个在那冥思苦想。我提示道:在变化前后哪一个量可以看作是没变的?学生们思维活跃起来,说:将长方体割成正方体后,体积没有变。原来长方体的体积:251041000cm3变成正方体体积不变,所以这个正方体棱长为10cm.所以这个正方体表面积为10106600cm2.因此,学生只在产生好奇心后,才能通过探寻,通过实践,用

5、创造性性的思维学数学,不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还能联系学生的创新情感。三、从为什么开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过的:探究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有了疑问,学生心理才会有解决这个疑问的动力,正是通过疑问,创造性思维才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仅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而且能产生新奇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为什么开始,提倡思路的多、新、活、奇。实践证明,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1、在新、奇中悟到解题思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假设、猜测,提出预感性相法,实现了悟出其中道理,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如在教学“行程问题”后,安排了这

6、样的练习题:“有一个人从甲地翻山到乙地去。路程有27千米,共用7小时。已知走上坡路每小时行3千米,下坡路时每小时行4.5千米,照这样计算他由原路从乙地返回甲地要用几小时?”此题解法是:设从甲去乙地上山时为x小时,则得方程:3x+(7-x)4.5=27,解得:x=3即上山时间为3小时,则下山时间为734(小时)。去时上山路339(千米),下山路为4.5418(千米)。返回时要用时间为:上山:1836(小时),下山为94.52(小时),即返回甲地用时6+28(小时)。能否有巧妙的方法解这个问题呢?师生经过讨论,何不用整体分析的方法解答呢?学生说出,既然是原路返回,那么他就走了两个27千米。去时上山

7、的路正是回来时下山的路。同样,回来时的上山路,正是去时的下山路。可列这样的算式:272(3+3)+272(4.5+4.5)9+615(小时)1578(小时)由此可得:那个人由原路返回时所用的时间为8小时。又有一组同学列式为:273+274.59+615(小时)1578(小时)这种解法更是简洁而巧妙。我和同学们都为这种巧妙的新思维而欢呼鼓掌。2、在联想中,想到解题思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悬念,训练学生由正及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联想能力。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联想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个有效手段。如我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就出示一组数:4、6、8、5、7、9、11、15、17

8、、20、19并提问:说出哪个数被3整除?接着又出示334、963、8010这样一组数,看谁尽快说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学生思考一阵,有的学生拿笔去算,这时我又让学生随便在黑板上写出数,考我,当我马上说出答案后,学生们很惊奇,觉得里面肯定有窍门,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之后我们一起合作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综上所述,我认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不断提升创新理念,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形成新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中实施创新培养其实质是创造性,并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每个人都在内,可以享受创新成功的喜悦。创新意识是教学活动中积极向上的富有成果的意识形态,它是我们教好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 的需要。而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动机、欲望、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创新潜力和聪明才能,创造性地解决小学数学课学习中的问题。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