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150367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范本【精选计划】 2019年中医药工作计划四篇_年_月_日_部门1/14【第一篇】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和0-6 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全方位开展我镇 0-6 岁儿童和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确保20xx 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丰收,现结合我镇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领导,健全班子。为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对全镇上述两项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

2、检查和指导,确保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组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中医科科长任组长、公共卫生科科长任副组长。公共卫生科儿童保健医师和老年保健医师为工作责任人,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和乡村医生直接参与各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在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规范在我镇得到有效执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乃至整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二、注重培训,提升能力。医院将针对 0-6 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 65 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穴位等五种调摄方法的运用等实用技术进行再学习和再培训,做到医院服务团

3、队成员、全体乡村医生和全体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人人参加培训、人人考试过关、人人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成为低成本、易实施、疗效好、受欢2/14迎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 20xx 年,我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专题培训不少于 4 次,每次均按照有通知、有签到、有课件、有影像、有考试、有小结的要求进行,重在解决问题,决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阅读专业书刊、参加上级培训和到村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全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三、形式多样,开展健教。协调老年保健、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等诸多环节,充分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有平台和有效手段,将 0-6 岁儿童和 65 岁以上老年

4、人中医保健知识列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计划通过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入户等多种形式,让中医保健知识进学校、进商场、进机关、进家庭,积极营造了解中医、拥护中医、积极参与和自觉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良好氛围。四、考核督导、常态管理。公共卫生科对全镇基层各卫生室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现场督导每月不少于一次,督查覆盖率 100%。督查时主要对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和电子档案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常态化管理,保证工作的真实性、规范性和时效性。每次现场督导必须有有效的现场督导笔录,并存入工作档案。公共卫生科对各村卫生室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每季进行一次考核。

5、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挂勾,作为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奖惩和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之一。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将对镇村两级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档案工作进行探索。对相关基础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对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表册3/14做好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报告和归档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软件体系。五、咬定目标、整体推进。按照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规范和市卫生局的部署,20xx 年我镇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具体任务目标如下:1、掌握辖区内 65 以上老年人口现状,为65 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1)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

6、录表所列33 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本年末完成中医药辨识 3500 人,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2)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计划完成 3500 人。2、在儿童 6、12、18、24、30、36 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 6 次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内容包括:(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2)在儿童 6、12 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 中医药工作计划 .(3)在 18、24 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4)在 30、36 月龄

7、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3、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资料的收集与录入工作,并及时向当事人书面反馈服务结果,对偏颇体质者进行病因分析、治疗与保健指导。4/14中【第二篇】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满足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要求,切实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继续加强和巩固振兴中医药事业建设成果,按照湖南省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中医药工作计划。1、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我镇成立振兴中医药事业领导小组,我院也相应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中医

8、药日常事务由XXX同志负责(包括中医医疗质量、医疗文书书写、中药药品质量的监督,负责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及业务知识培训等)。2、继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根据20xx20xx 年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参加县卫生局举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不断引进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并在工作中至少引进4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在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中广泛推广应用。医院定期举办中医药学术活动业务讲座,组织全镇中医药人员学习。3、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继续巩固和发展XXX同志负责的中医糖尿病专科、XXX同志负责的中医骨伤科,并新增XXX同志负责的

9、针灸理疗科,更加体现中医特色优势,以提高病人量,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中医药在当地群众中的影响。5/144、加强中医医疗文书的规范和管理。要求中医人员运用辨证论治诊疗疾病,按照中医病历规范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促进中医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进步。5、继续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促进村卫生室队伍的壮大,扩大村卫生室的覆盖面,初步建成网络健全的村级卫生保健体系,同时定期下村督查,包括对其医疗文书、药品质量、环境卫生、技术操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6、继续加强对中药房、中药仓库、中药炮制室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督查,抓好中药饮片质

10、量,做好规范化药房的保持巩固工作。7、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工作。每季度以宣传栏的形式宣传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农村多发病常见病,提高当地群众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认可。8、督促中医管理科履行职责,监督全镇中医药人员做好各项工作,配合医院做好资料收集、整理、上报等各项任务,并及时完成上级布置的相关任务。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将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人员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把今后的中医药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为振兴中医药事业、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效果、解决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篇】20xx 年全市中医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x

11、x 大和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深化医改,落实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完善城乡6/14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立“诚信中医”评价体系,繁荣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一、全面贯彻落实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深化医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问题,协调有关部门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落实在全民医保体系中鼓励提供和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政策和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向公立中医医院倾斜

12、的政策,完善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统筹支付范围并按病种支付或按日间病房管理的政策,扩大试行中医专家存案制度,开展鼓励开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试点,努力推进政策创新。督导各区(市)、各单位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新的政策亮点。推进中医药特色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协调完善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集团内部协作机制。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举办特色突出、服务精良、中药道地的高品质民营中医医院。在李沧区做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部分医院新建60 个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

13、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馆,配备5 种以上中医特色诊疗设备,提供6 种以上中医药服务。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培养300 名掌握 20 项中医药适宜7/14技术、 10 个中药方剂、 10 个保健穴位的基层医务人员,使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增加 100 个,实现中医药服务“广覆盖”。支持有关区、市建设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二、加强中医药内涵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实施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实施中医药优质服务工程,即选择部分单位开展“送汤药上门”服务试点,推进传统中医药事服务特色项目;建立中医远程会诊中心,整合全市名中医资源,发挥学术引领、技术支撑、经验传承的放大效应;认真做好中医医院持续改进,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促进医院科学管理和制度落实,争创示范中医医院;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探索委托特定机构提供集中煎药和送达服务的模式;建设 100 个中医专病特色门诊;推进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建立 6 个综合诊疗中心;完善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监测考评控制中心建设,建立医疗、医技、药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