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14987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月考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7分)(1)桑之未落, 。(氓)(2)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3)师者, 。(师说)(4)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5)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最难将息。(声声慢)(二)课内文言文知识(15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蒙故业,因遗策(沿袭)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欣赏)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B势拔五岳掩赤城(超

2、出)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所守或匪亲(有时)C数罟不入洿池(屡次,多次) 西举巴、蜀(攻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 赢粮而景从(担负)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喻边防屏障)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 列坐其次(旁边)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吾尝终日而思矣 图穷而匕首见D故木受绳则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下列各句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3分)(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然秦以

3、区区之地 古之学者必有师 自以为关中之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小学而大遗 A. B.C. D.5.下列各句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纳正确的一组是(3分)( )宁许以负秦曲 怒发上冲冠 杖汉节牧羊 欲因此时降武 单于壮其节 羝乳乃得归 间至赵矣 群臣怪之 A BC. D6下列选项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勾践世家(节选)吴王

4、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

5、不受,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

6、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7.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 让:责备。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反:回来。C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君:君王D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 用:因为8.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言直谏的一项是(3分)(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 /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

7、而有功。 / 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君忘会稽之厄乎?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王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杀。C四年后,越国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D范蠡劝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今若反以谗诛我。(3分) (2)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3分)

8、(四)古诗词鉴赏(6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宿山寺贾 岛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1)有人说首句中“寒”字极妙。请结合原诗说说这“寒”字妙在何处?(2分)答: (2)诗中所写的“僧”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其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1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曹操手下谋士蒋干来到江东,想要劝降周瑜。周瑜听到通报,大喜过望,因为他正想要找一个人使用反间计,自作聪明的蒋干正是个好人选。 B.陈宫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佩其抱

9、负而弃官和他一起逃走。在曹操残杀吕伯奢一家后,陈宫离开了他,后来辅助刘备,多次设计打败曹操。但最后被曹操所擒,曹操马上把他杀了示众,一解心头之恨。C.曹操想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紧要处”用笔涂掉。结果这些涂抹让马超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促成马、韩反目。 D.曹操想考验祢衡,给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不满,借机击鼓骂曹。曹操怀恨在心,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掉祢衡。祢衡到荆州,表面赞扬刘表,实际上讥讽他。刘表大怒,将他杀了。 E.群英会上周瑜巧设反间计。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

10、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的情节给蒋干看,使蒋干对书信内容信以为真。 1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孙权见刘备势不可挡,于是把杀死关羽的范疆、张达捆绑起来,押上囚车,送到蜀军营中,并许诺送还夫人,归还荆州,以求罢兵,刘备答应退兵。B蜀军都尉苟安因好喝酒耽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苟安心怀不满,连夜投奔魏军。司马懿让苟安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刘禅听了大惊,让诸葛亮退兵回成都。C看到李胜来到,司马懿披头散发,坐在床上,假装年老耳聋,听不清是“荆州”还是“并州”。李胜见司马懿如此老态不堪,告诉曹操。曹操从此更加信任司马懿。

11、 D邓艾挥师进攻绵竹,刘禅慌忙派诸葛瞻来应敌。诸葛瞻拼死力战,多次杀败魏军,终因寡不敌众,与儿子诸葛尚双双战死于绵竹。E刘禅降魏后,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在席上演奏蜀国音乐,座中蜀官纷纷落泪,后主嬉笑自若。司马昭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主回答乐不思蜀。司马昭见他诚实愚蠢,便不生疑。14.简答题。(任选一题,字数不限)(5分)(1)陶谦几次向刘备让徐州?具体情况如何?结局如何?(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典故,请简述与其相关的情节。三、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让自己成为平民英雄李树杰人民论坛专栏月日刊文,称赞济南特大暴雨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平民英雄,他们奋不

12、顾身,急人之难,帮助他人脱离险境的故事,读来令人感动。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平民英雄还有很多很多,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平民英雄。比如,36岁的重庆汉子刘太权。月日,钱塘江大潮瞬间淹没了多名在江堤丁字坝游玩的人。刘太权在大潮中救起了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其中两个孩子,两个大人,而自己15岁的儿子却被大潮吞噬。从人的本能来说,面对危险,首先想到的是拯救自己的亲人;面对死亡威胁,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逃生。当灾难来临之时,刘太权也想到了自己儿子的安危,但他更不忍心看着眼前的人一个个卷入潮水。正是人类善良的本性,使他们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做出有益于他人的选择。他们的行为,也促使我们进行更

13、多的社会思考和自我反省。作家雨果曾说:“天生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雨果的话不无道理。现在,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我们中有些人善良的本性却在扭曲、丧失,甚至完全泯灭。今年月,一位名叫刘明明的辽宁民工在暴风雪中遭遇车祸,造成多处骨折。同行者为救他性命,曾12次向人下跪,却屡遭他人冷遇。就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道德上都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我们尽管不会去做伤天害理的恶事坏事,但面对周围需要帮助、也能帮助的人和事,会不会伸出温暖的双手?是不是常常报以更多的麻木和冷漠?面对一些不良风气,我们都甚为不满,时常抱怨。可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我们不能从自己做起,该抱怨、该指责的,恐怕正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