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149251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语文一年级明天要远足教案及教学反思设计说明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布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仆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把握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制造和谐、快活的教学气氛。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仆人公远足前无比感动、无限期盼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承受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培育学生的识字力气,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根底。课前预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预备生字词卡片。(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教师、同学常常会进展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假设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2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ng,左右构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

3、旅行)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生1:小要去哪儿?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提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留意听准字音。2同学们宠爱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生疏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生疏的生字。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

4、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日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4她都想到了什么?(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沟通。)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终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怎么了?(睡不着)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由于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5、。(2)小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3)小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4)在小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5)小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教师)识记“老”字。你能用“教师”说一句话吗?(6)小对教师的话持什么态度?(疑心、不信任)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预设:(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生:从问句可以看出)

6、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7)指导朗读。“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2稳固生字。(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目()耂()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同学们生疏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生疏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需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展识记,并相机进展朗读训练,识字教

7、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设计意图:在课时完毕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展了简洁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连续学习探究的兴趣。其次课时一、复习引入,温故知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2小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设计意

8、图:复习稳固所学学问,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1学习其次小节。指名读,思考:(1)小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预设: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3)小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松软)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松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适。)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秀丽、洁白)(4)相机指导朗读。小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

9、一样的心情。这么秀丽得意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秀丽吗?(5)小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秀丽的呢?(听同学说的)学习“同”字,生疏“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构造。学习“学”字,上下构造,下面是“子”,组词:学习。2学习第三小节。指名读,思考:小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焦急)(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比照)。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有多焦急

10、?(特别焦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迫之情吗?(3)除了焦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沟通)教师告知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既焦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消逝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生读文。)哦,教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焦急、无奈和兴奋。(6)小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欢快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

11、想些什么?(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力气,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的心情,培育朗读力气。三、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2)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字的笔顺规章及间架构造。比方“明”是左右构造的字,左右构造的字的两局部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看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局部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构造的字,引导学生观看“学”字在田字格中的

12、位置,要上宽下窄,构造紧凑,上下不分家。(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4)学生临写。(5)反响沟通,呈现评议,评比“小小书法家”。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根本笔画、根本构造和根本字,书写标准、端正、干净。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微小的笔画、构造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布置作业。小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期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期望同学们能像小一样幸福、欢快。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欢快。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宠爱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熬炼了阅读力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由于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实行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根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