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14873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六年级12班 彭建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积累精彩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把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1课件,西北地区土地少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2、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2、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书68页,结合课前的阅读连接语,勾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3

3、、下面请孩子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一)抓“奇迹”。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书:奇迹2、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2)写完了吗?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3、指名学生汇报(1)、出示: 15年啊,绿化了8条,造了7条防风林带,3 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呀?3700亩林网有多大的面积?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

4、。师:这么浩大的工程是谁创造的?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板书:奇迹。多么令人敬佩啊!带这种感情齐读。(2)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这一奇迹的呢?找出来进行交流。出示:第1自然段课文的句子。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景色美吗?这比喻句把 比作 ,请轻轻地读读这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么美山林是谁创造的?(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这是老人用了15年的

5、心血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啊。)指导朗读: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段?(赞美、满腔的欣喜)这么美的句子能背下来吗?试试看,能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吧。你一个人能背吗?请试试看。(3)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这一奇迹的呢?找出来进行交流。出示:第5自然段课文的句子。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

6、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好,我们一起来深情的读读这句话吧!(二)抓“环境”。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预设: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1)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看课件(2)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思。(3)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4)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老师与大家齐读这段好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5)这位瘦小的老头,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阿! 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吧。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

7、方,我面对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2、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3自然段)(1)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出示: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三)抓“看法”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中找出来,齐读课文6、7自然段。2、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 生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

8、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板书:老人精神4、“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生:“与山川共存”就是说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生:“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那样一起发出光辉。5、同学们理解得不错。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

9、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生:我觉得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生:我觉得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要知道15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算短,老农既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要克服艰辛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生:是啊!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生:更重要的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在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难道不是宝贵的财富吗?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

10、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6、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不会老的)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四、拓展积累1、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他叫代喜曾,出示课件“赞青山老人”。2、今天老师再介绍一位护林老人给大家,他叫马永顺。出示马永顺资料,默读。3、今天,我们来到马永顺林,站在墓碑前,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_。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 。同桌互相说一说。五、我为校园环境写提示语在草稿本上写一些,小组评选出金点子。六、板书设计:16*青山不老大 环 境 与山川共存 (险恶) 奇迹小 环 境 与日月同辉 (艰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